历史随笔4

  童年是在沂蒙山腹地的一个军工三线企业渡过的,大约六七岁的时候跟随父母举家搬迁到三面环山的一条山谷里,住的地方当时叫“西沟村”,我们一家五口就住在用石头垒的两间小房子里,房子的屋顶是用麦秸和黄泥粘合的,上面再覆盖一层瓦片,其简陋程度现在城里的孩子简直无法想象。

  那时候我们唯一的文化娱乐就是周末看电影,除了《地道战》、《地雷战》以及《红灯记》那八个样板戏,其他的就是上一篇我已经提及那几部外国故事片。尽管如此,每次在操场上放映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放学以后就拿着小板凳早早的去操场“占地方”,以免吃完饭去晚了银幕正面没了地方,只能在银幕后方看“反面电影”了。

  那时候对外国的印象也就是那几部电影所展现的场景,阿尔巴尼亚是“一盏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报纸都是这样一种标题,但欧洲在哪里?欧洲还有其他什么国家?我们也不知道,大概都和阿尔巴尼亚一样吧,反正外国人都有一个大鼻子。因为,除了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我们也看不到其他的历史、地理书籍,电影就是我们的课外知识来源。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又陆续引进了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阵营里的电影,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才知道欧洲国家还有很多,至于英国、法国、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地理历史知识,都是在上了高中以后才陆续了解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随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