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让我玩个拼图游戏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蹦蹦跳跳真可爱!”

      有音乐的童年才是完整的童年,可惜的是我们长在音乐匮乏的年代。当有人问我,童年时印象最深的歌时,我的脑子里居然神一般回旋着:“小喇叭开始广播了...”,那像歌一样的节目开场白。

      中学里听歌和看小说都还处于偷偷摸摸的状态,但相较之下,音乐还要滞后一些,于是音乐那道门就那样若有若无,似是而非的半开着。

      大学时光是对于我,或者大多数的我们,音乐不是以一种开窗开门的模式面对我们,而是是打开天頂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一直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光,因为太多新的元素站在你面前,如果用“纷至沓来”这个词应该不为过。

      古典音乐因为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也变得不那么遥远不可及,抱着吉他弹着“致爱丽丝”的人多得如同蝗虫,但散得也快,能留下的人,都成了偶像派。古典音乐对一般大众来说是品质的标签,好像能在古典音乐里打一转,那么不论性情还是品质都高出一个台阶,古典音乐在中国人心里比西方人更神秘。对于门外汉来说,古典音乐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迷宫的高墙阻挡了所有的视线,墙外的迷茫与墙内的孤独相印,多少有点悲情色彩。许多年里多少人努力着,而高墙依旧在,不过现在至少透明了许多。

      我不知道摇滚算不算古典音乐的对立面,但从某种意义上是,你闭上眼睛都能想象出这两群人的差异,但风吹来了,你抵抗不了。崔健和Beyond横空出世,光芒四射,土也好,洋也好,如果热血没地方撒,就撒在这里吧,这批土地上没有鲜花,却长满绿草,风吹雨打都不怕。随后的黑豹、唐朝、零点,以及摇滚的鼎盛时期,是在我们走出校园之后,而我也只用了半个耳朵来听,摇滚不是个独乐乐的东西,如果年轻的时候根埋得不够深,那就是偶尔的娱乐,不过嗨还是蛮嗨的。而以后来自外来的冲击更多重,风格更多元,以一种无法被忽略的姿态让你一遍遍重新燃烧。

      我们那个年代校园里的主流是港台歌曲 ,当时所谓的华语流行音乐,和内地音乐几乎没有什么关系,风格虽然变得更多元化,但其实每个人听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流行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个性只有共性,所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扑面而来的每个名字,都是一个个群居的回忆杀,定格在你的记忆里,任何时候再听到,都会哼出味道。那是一串好长的名字,你说三个,我补上两个,磁带里的歌不断重复播放着,我们还回得去吗?

      我把最重的一笔留给了民谣,因为没有比它更能回想起校园里弥漫的空气,以至于后来有了校园民谣这个专用名字。那时候有一部电影《欢颜》,里面的主题曲“橄榄树”,当片头放着这首歌,一帧帧停顿的慢镜头,唯美到没有语言可以形容,我们都记住了胡慧中,站在这首歌背后的是李泰祥、三毛和齐豫,阵容强大到无以伦比,却沦为了省略号。但民谣的魅力却留在了校园,以后的高晓松、老狼终于将校园民谣推上了顶峰,直到朴树、有李健的水木年华,后来的民谣更都市化了,但我的最爱还是留在了那个更干净的地方。校园民谣的鼎盛时期,我们已经走出了校园,就像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余温依旧,尾巴里那些歌都在,忧伤是淡的,思念是绵的。

      音乐那时就是架三叉戟飞机,高分贝音速飞行着。

      走出校园后,音乐在生活中的配比在减退,那一群闲着浪费时间的孩子,开始养家糊口了,每个人沿着自己的轨迹滑行着。

      我的轨迹在收到一套外国经典流行歌曲集的磁带后,开始有些不太一样了。 那也是很长的一串,Sound of Silence、Country Road、Five Hundred Miles、Yesterday Once More、Say you Say me,整体还是偏民谣风格,至少比较抒情,那个时候刚刚离开校园,对这些歌完全没有抵抗力,就觉得好听,好好听。以前零零星星地听,这是第一次这么大量密集反复地听,所以印象无比深刻。

      从那以后接触了更多的国外不同的音乐风格,这个不用列表,没法列,喜欢的也不少,感觉就是从大锅里捞一瓢是一瓢,没什么章法,随心所欲,有偏好而无绝对锁定,而我最爱的风格,是微醉的有点迷幻的,很多从黑人音乐衍生出来的物种。

        写到这里,我想文章的名字应该叫“我的音乐简史”,现在写“简史”好像很流行,而“简史”除了事实,还有感触和评论,所以我也想出个全套的,玩个杂乱拼图游戏吧。不拼专业的,这个玩不转,拼感觉的,这个对不对没关系,自己的。

音乐 绘画

      音乐是不是受绘画的影响,不太好说,但音乐流派和绘画流派肯定是有相似之处的,都是人类在还原自然与释放本能的一种尝试。而且它们好像有同步的振频,我其实一直没有想过这事儿,1234567(哆唻咪发嗦啦西)和赤橙黄绿青蓝紫,虽然都是七个元素,但对应起来有难度。

      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描述,“音乐是流动的绘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和绘画的几乎同步的发展史,各个流派之间的对应性还是比较明显的。所谓的艺术也许就是对现实世界一种含糊而又能引起共鸣的表述,音乐比绘画隐藏得更深。音乐和绘画都是人创造的艺术,一个时代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与之匹配的艺术,同步应该是在情理之中吧。

音乐 文字 本能

      人的情绪里有两个端点,一个悲,一个喜,其他情绪就如同鸡尾酒,调出来的味道千千万万,文字的表达及其有限,无论任何语言,形容词只有那些,中文已经是其中的佼佼者了,最高境界也只能是贴切。而音乐显然更有优势,无论是情绪本身,还有想象空间都是开放式的,你能听风听雨、听自然万物,听心里的潮起潮落。音乐比文字要原始得多,本能得多,而文字的确是音乐的助燃剂,把不同的音乐带到人们的视线里,好的文字吸引着你,去接触更多的音乐类别,帮你开门,给你一个尝试的机会,去拥抱和你最能产生共鸣的那个篇章,还原你的本能。

      文字与音乐一直紧紧相随着,一首动人的歌是文字与旋律的总和,包括音乐剧、歌剧都是这样,而且很多纯音乐的东西也受到诗歌或一些文学作品的启示。在中文歌里词的作用好像走在曲的前面,是歌的灵魂,而在旋律、节奏上略逊一筹。好像没必要再说林夕、方文山之类了吧,感动与佩服。

音乐 等级

      这个有点像个假命题,什么是高低贵贱?又不是论钱财,没听说过听什么音乐,能让你更富有。

      然而音乐游荡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不是每种音乐风格都平起平坐呢?我说一样,你信吗?共生没错,但江湖还是有地位级别的。如果古典音乐让出老大的位置,那还有谁可以走到塔尖,因为它真的是精致到极点的。

        人生而平等,而人类也在这条路上努力了很久,但社会有它极其顽固的形态,齿轮的驱动来自压力,无差哪来力。这世上存在许多假的命题,但并不表示它就是错的。

      然而就音乐等级来说,普通人并没有音乐人那么敏感,但大众的评判很难完全脱离专业音乐人的影响,音乐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商品,噱头还是要的。

      音乐的等级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技巧、激情、生命力的持久,甚至主流与小众,有些标准衡量起来容易,有些却充满争议。这个时候文化、背景、环境,甚至政治都会产生影响。感觉这个话题好累,我说不清楚。

音乐 口味

      这个话题我喜欢,好像可以将我从刚才那片混沌的大海里捞出来,可以简单粗暴,不用伤脑筋,“我爱,所以我任性!”

        邻家的小哥好酷,连耳钉上的锥子都闪着刺眼的光芒,可他听的东西我完全不明白,但是还好,我没指望他爱上我,我打开我的盒子听我爱听的歌。

      那个任性的女孩,那个固执的男孩是年轻时的你吗?时间的轮盘转呀转,我需要怀疑自己吗?我需要去追随吗?

      音乐铺开了就是一桌满汉全席,我不知道家门口的小面上不上得了桌面,而且我爱的还是那碗没加葱花的阳春面。我每天坐在那里,是不是真的自由自在,有没有人去介意你的口味,而你在意吗?

      成长是个谜,没人能说得清。

音乐 幻想

      生命里最能让你产生勇气的东西一定是音乐,音乐里激昂也好,温柔也好,都是有魔力的。  “真正震撼我们灵魂的狂风暴雨,可以是最弱的,最温柔的 ”,音乐展开的一种意境。

      音乐也许不能帮你完成什么,所以它给你的不是梦想,而是幻想。幻想没有目的,它没有疆,甚至不需要马,旋律的冲击,散射出幻影,语言失效了,快感却有了。

        幻觉一般都很短暂,有的时候音乐就像毒品,迷失在毒品里的音乐人数不胜数,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我猜。

音乐 个性

      音乐的标识性很强,一个人喜欢什么的音乐风格和自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这里的性格不是表面的大性格,每个人内心其实都有很多小性格,这些性格有些和表象相同,有些却截然相反。但喜欢一种音乐的时候,一定有身体里某种东西与之契合。

      大众流行歌曲里有很多人性本身的共性,比如爱,比如现实的无奈,比如压抑后的释放。但小众是另一种东西,一般会离真我更接近些,中国有句俗话“字如其人”,字是可以练的,所以音乐也有修为的高低,音乐里“修”是一部分,“本性”是另一部分,而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像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无论专业人士评价如何高,听不进去就是听不去,而有些东西听第一次就会着迷,那就是个性在作祟。

    拼图拼到这里其实有点乱,因为有很多东西是混杂在一起的,分开说不太尽兴,合起来又说不清楚。一人一世界,音乐应该是你世界里避不开,也不应该避开的东西,也许是茶余饭后,也许是追求,格式不太重要,但在心。其实说了这么多七七八八,只是想表示,音乐是个最普通的东西,用最普通的方式和它相处,最合适。

     

       

     

你可能感兴趣的:(音乐让我玩个拼图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