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我知道+我不知道

1665年,牛顿从剑桥三一学院毕业了,成绩一般,就在这年夏天伦敦发生了鼠疫,让一万多人失去了生命,当时的医疗条件除了放血疗法也没有什么了,大家都只有想办法逃离伦敦,牛顿也是其中一员,他到乡下躲避瘟疫,自我隔离,不串门、不逛街、不参加聚会,继续学习。

牛顿在伍耳索普乡下,舅舅家中待了18个月,刚好这里还有一个表妹,喜欢听牛顿讲他正在研究的事情,牛顿把高深的数学、物理学、天体理学等知识,一一的讲给表妹听,或许还有那个苹果砸到头的事情,虽然表妹听不懂表哥在说什么,或许是牛顿对研究的热情,感染了表妹,每次听表哥即兴讲话的时候,保持及其专注和好奇,还时不时的问问表哥。

当牛顿回到三一学院的时候,感觉就是一路开挂,一年获得硕士学位,然后他的老师巴罗教授主动让贤,并推荐牛顿继任“卢卡斯自然科学讲座”的数学教授,那是牛顿只有27岁,以后的事情大家就知道了,在学术的成就让牛顿收获颇丰,当了皇家学会会长、铸币局的局长,现代科学的基石。

更让人记住牛顿的还有他说的金句,例如:“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这句话是牛顿的谦虚,也是说明了他的研究很多是以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诸多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为基础。

现在中学课本中的经典物理定理,已经是学生们学习的基础知识,也是让人煎熬的知识,回想起中学时代,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物理头大、化学还是头大,然而用自己现在用穿越回高中时代的来看,当时的题目也不是很难啊,难道是自己变聪明了,还是其他原因?

其中很大的可能性就是,现在学习动机更加清楚,在现实生活中,不学习真的会被时代抛弃,原来更多是为了考试;学习目标更明确,针对工作学习,面准问题学习,原来是为了考大学;学习资源更丰富,在高中时代一个老师要管理几十个学生,加上高考的激励因素,老师最好的选择是管理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也就是基础好的学生,其他学生就随缘了,而现在自己学习,可以听课、看视频、看书、组团队,很多资源汇聚到一个人身上,只是当初无法比较的;学习方法更科学,高中时代的学习很多是重复式、教条式学习,也没有人教什么学习方法,回来和班上的学霸们聊天,原来人家都是有学习方法的,只是人家自己知道就好。

读牛顿的故事,他很多时候,就是自己学习、自己挖掘、自己检索、自己研究。牛顿或许是一个天才,这是上天给的,没有办法复制,然而他的学习方法是可以学习的,他的方法,个人认为就是,学习=我知道+我不知道,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以教为学,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模式,教给当时的人,让自己的知识牢固,并成就他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我知道+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