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有感(上)

很久没读古文了。

少年功底仍在,有些能通篇背诵。

忽然想起自己总是背诵,从未走入作者。

逼着自己写些感悟,和作者纠缠一番。

不知不觉就写了大段文字。

小时候真的是机械背诵。

长大才懂一点陶渊明。

也不太懂。不求甚解。

通过他来看到自己,即可。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五柳先生,指的正是陶淵明自己

此文開創了用第三人稱以自述的寫法

後世多有模仿者,例如王績《五斗先生傳》

白居易《醉吟先生傳》


為什麼要用第三人稱呢

第一人稱,容易被理解為自誇

或者過分自謙

第二人稱,自說自話感太強

第三人稱,顯得客觀

帶有自嘲意味

跳出來看自己,也別有一番風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

為什麼用這樣的開頭?

不知道是哪裏人,也不知道名字

陶淵明是有叛逆心的人

從他辭官就可見

此人對世俗所倡一直保持距離

未必因為亂世如此

此乃文人天性

總願意離人群遠一些

與其說是孤傲

不如說是一種自我保護


為何從短短一句話可見陶淵明

世人做文章

尤其是傳記,中國傳統傳記

必然交代籍貫名字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到了自己身上 ,反而不好開口了

自己已經剝離了世俗身份

安心做一隱士

哪裏需要什麼籍贯名号呢


反正是寫給自己看的

也不必追究過去了

用門前的柳樹為名號即可

当下即安然

故而有了下一句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以樹為號即可,何須名字?

名字是用來表顯世俗身份的

五柳先生,只是一個簡單的符號

後世不知還有多少家住柳樹旁人

皆可以此為號


五柳,樸實如柳樹,如此便足矣

這是陶淵明對自我形象的描述

現實中他是否如此不要緊

他心中理想的自己就當如是

這就像微博微信上的人設

只是

陶淵明的人設是給自己看的


有了簡單的號了

該給這個人的性格一個速寫了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五柳先生的形象出來了

他悠閒,安靜,不愛說話

對待名利,不羨慕,不追求

中國古代文人的外在期許

就在這八個字中


中國文化,對不愛說話這件事是讚許的

敏於事而納於言

薛寶釵寡言安靜,為大家閨秀典範

哪怕心裏有想法千萬

也不必宣之于口

正如對待名利一般


一開始,大家應該是羨慕這樣的人

有很多想法,但是不招搖

安靜自持,穩重端莊

對於名利,能真正看破看透

不放在心上

慢慢地,都希望成為這樣的人

努力想要做到這樣的境界

漸漸的,有些人可以做到

有些人做不到

做不到的人就乾著急

只好擺出个樣子來了


陶淵明希望自己是這樣的

到底他做到與否

我們不曾得知

也許祇有他自己知道了


這個人的特徵既已概括

可以對此進行細緻的刻畫了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古代的筆法

但是讀來很有趣味


第一個細微特徵

“好讀書”

文人嘛,書是第一要緊事

他已經辭官,本可以不读书

被要求的讀書

和沒要求的讀書

和書的鏈接大大不同


想起自己的特徵,陶淵明第一個想到的是書

他覺得自己可堪表彰的

除了不愛說話,不貪圖名利

就是愛讀書

讀得好不好不要緊

強調的是喜歡,而不是讀得多好


“好讀書,不求甚解”

我衹是喜歡讀書

我不需要特別懂,不需要精深

因為那個部分是多餘的

這句話在説什麼呢


我喜歡讀書,喜歡的是那種感覺

也就是王羲之說的“若合一契”

和作者有了一份默契

這是一種感覺

一種碰撞的愉悅


你要我把這種感覺掰開了揉碎了

給你講出一條一條的道理來

這種“甚解”,我不喜歡,也不追求

這也是後頭說的“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每次能和作者達成這種默契

覺得自己有了知己

有人理解了自己

自己原來不是孤獨的

那種感覺

能讓人欣然忘食

欣喜愉悅,連飯也顧不上了

精神滿足,豈是口腹之欲可比擬呢


喜歡讀書

但怎麼个喜歡法呢

从哪個角度喜歡呢

有些人喜歡咬文嚼字,感受文字的精美

有些人喜歡鑽研文意,感受思想的深刻

自己是哪一種呢

好像都不是

喜歡的是讀到和作者契合處的會心一笑

喜歡的是有人理解自己的欣慰開懷

喜歡的是那種思想碰撞的感覺

卻不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它弄清楚想透徹


可見陶淵對自己瞭解的細緻程度

我對自己的特徵能概括得如此精准

同時又能清晰到如此地步嗎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柳先生传》有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