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中的那些“吃一堑长一智”

1.生病了,别慌!

医学越进步,我们人类被发现的病就越多,如果有一天你不幸被查出了某种病,一定要记住的是,别慌。

别慌,如何看待某种疾病、治疗某种疾病,这取决于很多因素,既和医疗理念的进步有关,又和具体医院、医生的素养更有关。所以说,作为“疑似”病人,在第一次被“确诊”某种病的时候,千万别慌。

是的,你需要冷静。

第一,你要学会利用现在大城市中越来越惠民的优质医疗资源。学习了解医院、医生的信息,包括医院的声誉,医生的出诊时间。这些资料可以在医院网站或手机App 查询。

第二,病情不清最好到三甲医院确定一下。我的朋友曾因车祸引起胸腔积液,在地方上照B超诊断积液达10毫升,而到了某权威医院,医生给出的结果是0.1毫升。应该说,无论是医疗设备、技术,还是医生的医术水平,三甲医院应该说都是更加过硬的。当然,三甲医院的看病的病人更多、号源更紧张、费用相对更高,但请不要对这些望而生畏。最重要的是,他们能给你一个相对权威的诊断、相对安全的用药方案,以及更加成熟的手术操作。因此,对于比较复杂的病,或重病,我更推荐去排名更高的医院治疗。

2.三甲医院初次看病应该挂普通号

当你跋山涉水到了大医院,千万别被人山人海的患者大军吓倒,千万别被高楼大厦和各种窗口、队伍搞晕。

你要做的最基本就是挂号-等待-看病。其中,看病环节是医生的事,等待环节没有技术含量,顶多是提醒你“实在怕累的话,不妨带个小板凳”。对于病人来说,最需要做好决策的事就是“挂号”了。

病越重、越怪、越急,我们往往就越想挂专家号、特需号。但也难免走进误区—这就是不理解专家的真正价值。

专家不是神仙。除了中医或精神类疾病,很多科室都不是靠望闻问切来诊断,医生需要依靠现代技术来了解你的情况。如验血、B超及各类医学检查检验。没有这些检查检验,即便是名医也无法对我们的病情做出准确判断。

因此,去大医院看病,首先要找对相应的科室。其次就是先挂个普通号,争取把各项该检查的指标都查明白,再去看专家。否则,你辛辛苦苦各种排队挂上的专家特需号,换来的只是专家用5分钟时间帮你开了一堆化验单,然后就无情地被“扫地出门”了。你的很多问题专家都没法直接回答的,别抱怨,因为——他们不是神仙。

另外,还有一点,在有些医院里,专家也出“普通门诊”。也就是说你花的是普通门诊的钱,其实给你看病的人是专家。我在看内分泌的时候就遇到过一次,那感觉倍儿爽。

所以,三甲医院其实就是很善意的,医院流程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尽最大努力 让我们“病有所医”。普通号的号源是最丰富、最容易挂上的。所以,初次就诊,还是先挂普通号吧。

3.不找黄牛,也可以通过网络问诊找到名医

当你检查完各项指标,真的需要挂专家号时,可能会遇到某些著名专家的号怎么也挂不上。这时候,也不要去找黄牛。

我找过黄牛,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太贵了”,这对医生和病人都是不公平、不划算的。

不找黄牛,应该怎么办?

其实有个App叫好大夫,你可以在上面电话问诊。大概是200-800元一次不等,通话15分钟。你先把自己的病情填写全面,把各种化验单拍照上传,医生会在休息时间(一般是晚上)与你通话。通话时可以问问医生如何面诊,一般医生这时候都是同意给加好的。

4.看病真不能马大哈,社保卡拿好了

我经常一天看两个甚至三个医院,也经常犯马大哈的错误。其中最要命的就是把医保卡弄丢。

那么,医保卡丢了怎么办?

别急,先在丢失的原路找,如果找不到,可以先电话挂失,或直接到方便的社保服务网点办理。在北京,北京乡镇都有一个这样的服务网点。至于挂失电话和各网点电话地址,可以在我们所在城市的人社局网站上找到。只要注意点击网站上的“社会保险”相关窗口就好了。

医保卡补办一般需要五个工作日,但实际用不了那么多天。补卡期间可以用临时卡就医。但临时卡其实并不方便,需要全额缴费,再由单位人事给做手工报销,着实麻烦。

5.缴费那些事

先说缴费方式。虽然现在医院都有自助缴费终端机,可以用微信、支付宝等方式缴费,但为了以防万一,最好带上银行借记卡和充足的现金。

再说缴费时间。其实很多医院化验单都是7天之内缴费有效的。所以如果当天缴费不便,也可以再来一次。例如医保卡丢失时,可以等卡补好后再缴费。

6.抽血的小提醒

第一是带好化验单。有些医院在缴费之后,直接刷就医卡就可以化验。但是也有很多医院,抽血的时候是要扫描或提交化验单。我有一次就是忘带化验单,需要找收费处的人补单子,非常麻烦。

第二是赶早不赶晚。有很多时候,抽血都需要单去一次,而且是要求空腹。如果是这样,一般来说,最好是赶早不赶晚。

多早才算早呢?

最好提前问一下医院几点开始抽血。在北京,大多数医院都是8:00开始看病,而医院的抽血时间大都是早于8:00,有的是7:30,有的是7:00。如果实在忘了提前问也没关系,一般抽血的单子上会写清楚时间和地点的。

总之,看病路上,愿我们平安、冷静、机智。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病中的那些“吃一堑长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