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亲子阅读百科新知系列之《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861天。


说到二十四节气,很多家长朋友们可能会认为,现在的小朋友们长大之后又不需要种地,还需要学习节气的知识吗?

其实不然,二十四节气表面看来跟农业有关。实际上,它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总结,学习节气规律能够帮助小朋友们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在2016年11月30号,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足以说明,二十四节气是值得被我们骄傲的文明成果。

简单说来,二十四节气是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规律的特定节令。节气当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的物候变化的,也有反映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古人通过它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当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虽多,但有一首朗朗上口的节气歌,能让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快速地记住二十四节气,还有它的顺序。“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四句话分别对应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面的所有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说的是春季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夏满芒夏暑相连,说的是夏季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秋处露秋寒霜降,说的是秋天里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而冬雪雪冬小大寒对应的则是冬季的立东,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

只要背下这首韵味十足的节气歌,二十四节气很快就在你的脑海当中了。但其实记忆节气的日期并不像记忆端午节,中秋节那样容易。因为节气,不论在阴历还是阳历上,都不是一个固定的日期。

二十四节气本质上反映的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所确定的,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要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阳历日期每年都大致相同。

有人问,古人并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他们是如何确定二十四节气的呢?

起初,人们通过一种利用太阳影子计时的工具-日晷,发现影子的长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循环变化,然后将影子最短的这一天定为夏至,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后来又把昼夜等长的两天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

所以在商朝时就出现了这四个节气。当时叫做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而周朝时出现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四个节气,分别代表了四季的开始。到了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发展得很完善了。

今天的二十四节气,首见于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著的《淮南子》第三卷《天文训》当中。公元前104年,二十四节气正式成为历法,收录在《太阳历》当中。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能否准确地反映季节的变化成为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并且逐渐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结合起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岁时节令文化。除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仅仅具有借鉴意义。

如果你想要带孩子一起系统地认识二十四节气。这套精美的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一定能够成为你的好帮手。书中以小女孩牙牙到乡下爷爷家度过一年的故事贯穿全文。

我们可以跟随牙牙的步伐,体验二十四节气,看看何时种豆,何时摘瓜。书中不仅能够体验到农业的趣味,还有各种好玩的民俗活动。比如春风的竖蛋游戏,还有中元节制作荷花灯。这些小游戏可以帮助大朋友,小朋友们一起玩转节气。

书中还甄选了适合小朋友们诵读的节气的诗句,还有谚语。方便孩子记忆和理解传统文化。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听故事,关于节气,可是有不少有趣的传统故事呢。

就拿冬至来说吧,各地在这一天会吃不同的美食。这其中就有不同的故事。北方在冬至这一天会吃饺子。相传饺子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原名叫做“娇耳”。有一年的冬天张仲景回到家乡,见到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伤了。于是就发明了“祛寒娇耳汤”。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在锅里熬粥。煮好之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下锅煮熟之后,分给百姓吃。人们吃下祛寒汤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耳朵也变暖和了。一段时间之后冻伤的耳朵就痊愈了。张仲景施药一直持续到了大年三十,大年初一这天。

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耳朵康复,就模仿娇耳的样子做成了食物,并称之为“饺耳”、“饺子”。此后,“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所以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而老北京则早有冬至吃馄饨的食俗。

有一种说法是,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当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地凶残,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称之为“馄饨”,吃掉它们祈祷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

江南水乡在冬至这天,有吃红豆糯米饭的习俗。这里有一个神话传说,相传水神共工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作恶多端,死在了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了散布瘟疫的疫鬼,继续残害百姓,而这个疫鬼最害怕红豆,于是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红豆糯米饭来驱赶疫鬼,祛病防灾。

单是一个冬至就有这么多的传说,还有故事。一定要为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骄傲。二十四节气能够流传至今,甚至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它也是具有很高的当代价值。它的当代价值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计时方式,使中国在与世界节奏保持一致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而直接与气候、物候相关联的节气名称,比公历更加地直观,鲜明地提示了时间,季节的转换。

第二,二十四节气诞生以来,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虽然伴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还有气象学的进步。这种指导作用大大地下降,但长期以来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具有本地优势的节气文化。如今在农业指导上仍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第三,除了指导生产,二十四节气在指导养生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处暑酸梅汤,暑气全消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等等。从穿衣饮食到娱乐休闲,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二十四节气提醒我们跟随自然的节拍生活,对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四,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其中蕴含着中华文明顺应天时,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价值理念。这是我们认同自己民族,独有的文明的重要载体。或许大家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呢?这背后一定有着特殊的条件。

首先,合适的自然环境是产生二十四节气的基础。节庆是人们总结一年四季气候、物候变化的规律而得出的。这就需要一个四季分明,周而复始的环境。符合这种条件的就是地球的中纬度地区了,而黄河的中下游地区,恰好在北纬30-40度左右。符合产生二十四节气的环境条件,而向赤道、南北极附近的地区,气温变化幅度很小。自然就很难产生复杂的节气概念,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二十四节气只有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最准确。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相差自然也就很大。所以,漠河和海南地区的朋友们就不必执着于跟着节气去做农活了。可是处于中纬度的国家可不止中国一个,比如西欧的很多国家,都跟中国处在相同的纬度上。为什么没有产生二十四节气呢?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文明是农耕文明,而且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所以,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才有了产生的土壤。而西欧地区的文明则偏向于游牧文明。虽然也产生过农耕,但是主要还是为了服务于游牧。比如为家畜提供草料而产生的耕种。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只需要粗浅地了解四季变化规律就可以了。像二十四节气这样详细地划分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不同的文明造就了古代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国,稳定地在这片土地上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唯一一个语言和文字不间断的文明体。而游牧文明为主的西欧,则产生了征服与殖民的生活方式。

当然,农耕社会只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土壤。它的产生还需要相应的农学思想和理念来进行配合。公元前五世纪前后,是人类文明取得突破的重要时期。被哲学家称为“轴心时代”。这个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比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的孔子等等。他们的思想影响至今,当时中国各种思想百家争鸣。农家是其中的重要流派,而强调“道法自然”的老子思想和崇尚自然的庄子哲学对农家影响深远。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促使人们合理利用农时,形成精耕细作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发达的天文学知识也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直接催生二十四节气的因素。那就是中国传统的重农制度环境。我国的重农抑商传统思想影响深远,发展农业历来是重中之重。而秦汉时期的重农政策和中央集权制度,直接催生了二十四节气。西汉初年的产生和推广也就顺理成章了。

总体来说,二十四节气的产生需要合适的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的主观愿望,相应发达的天文知识以及政策的强有力推动。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够促成这种独特的文化。所以,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

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我们可以适时地将这些传统文化传递给孩子们。把《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作为一档钥匙,开启孩子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大门。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自然,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发现自然的乐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861】亲子阅读百科新知系列之《这就是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