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又到“第一课”

随着公历八月的结束,新的开学季如期而至;而随着新学期日历的翻开,围绕开学,特别是“开学第一课”的相关话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公众街谈巷议的热门。时间依然流逝,但有的因为触碰到公众的敏感神经反而变得热络起来。近几日,关于开学第一课的相关议题必然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频率最高的内容。

很显然,任何一个话题能够成为热门,甚至引发公众的吐槽,自然有其产生“轰动效应”的由头。这种由头除了外在的因素,更多当源于其自身。随便点击2018年秋学期围绕“开学第一课”催生的新闻热度信息,从字里行间稍微用心就能够读出个中味道。在言语相对开放的时代,普罗大众在没有触碰国家纲纪底线的情况下,对什么新闻事件都会从不同的角度选择话语言说的切入点,而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粗线条梳理各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宏论评说,基本上呈现一边倒的态势。这种一边倒,不是给予很高的赞誉,而是在微词中略带激烈,甚至是毫不留情。

之所以出现这种预期与事实相左的尴尬,更多原因当出自节目的本身。从国家层面看,每一个学期的开学季国家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利用主流媒体的黄金时段在全国开展开学第一课的宣传教育,其初衷不仅是为了体现从国家的高度对教育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全国性的宣传尽可能能够科学理性的做好开学的相关工作,能够对一学期的教育教学起到很好的引领和示范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在“刚起头儿”早做谋划,在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的有序推进,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可是,纵观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由于尽最大可能地把高科技的元素植入节目中,让今年的第一课显得格外绚丽夺目,高端大气的舞台辅之以声光电,表现出极强的时代感;而随着各位娱乐界“小鲜肉”和“老鲜肉”登台亮相,并用他们极富鼓噪力的演技把开学第一课借助央视公共媒体平台上的热闹非凡,精彩纷呈。抛开活动的主题,单就活动的本身看,这场面对全国开放的大型“晚会”收到了娱乐轻松的效果,是非常成功的。

给予它如此的评价所建立的基础平台是不受主题的限制,纯粹从艺术呈现的形式和艺术的效果的角度。不过,对一件事情的评判,不能完全从自我需求的出发,出于各司所需而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千头万绪、“百花齐放”的喧嚣。内容决定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传统的框定事物的标准在当下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性的价值与意义。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或活动,虽然“存在都是合理”的,但放置到现实中进行权衡时,实效性和鲜明的针对性还是应该具备的。如果一味地追求“哗众取宠”的悦人、媚人效果,而撇开实际,很可能就会闹出“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话。就“开学第一课”而言,从宏观上看它的题旨是围绕发展和振兴国家教育而展开的;从具体的指向看,则是为了从总体上指导和规范学校开学第一课的上课行为;而从师生的层面,则是通过第一节课的示范,可以明白课堂教与学的形式,同时可以指导老师以什么样方式授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保证今后课堂教学有序而高效的推进。由此可知,不论是从国家层面,集体层面,还是从个人角度,“开学第一课”尽管形式多样,但其旨归与本质属性不会发生改变,即它是教育,是以引导和锻造人为目标的。如果偏离了这一点,再“好玩”的内容都会变质变味。

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审视2018年的开学第一课,因为一群“奶爸奶妈”的亲情加盟,加上大量广告的植入,而让其表现出浓郁的现代社会的气息。这种气息不是令人心旷神怡、沁人心脾,而是让人眼花缭乱、五味倒翻。快节奏发展的时代也刺激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与之相匹配的则是新词新语的不断出现,诸如癌瘫、娘腔娘调等。这些词的来源是取自于生活,但因为其具有高度的浓缩性而又高于生活,而且其所具有的普世性价值更大。但是,从词语蕴涵的意义和带有的色彩看,这些词带有鲜明的贬斥色彩。而央视开学第一课邀请的娱乐界的所谓大咖,从他们的仪表与语态体肢看,奶油粉面、嗲声嗲气,加上不时的搔首弄姿忸怩作态,尽态极妍地向全国观众展示阴气十足的阴柔之美。这可能是为了迎合一种时代的“主旋律”——很多领域都出现,阴气旺盛,而阳刚不足的阴盛阳衰之势——而精心包装起来的。姑且不论他们所扮演内容传递的信息,单就视觉效果而言,当那些处于成长与发育的关键期,对事物缺乏基本的甄别能力的孩子看到这些身为男儿身,十足女人味的人在光鲜亮丽的舞台上尽情释放自我时,对他们心智的成长会引发什么样的效应呢?值得深思。

既然是剑指教育,就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身。因为教育是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其内在的特质更多是为了促进人“三观”的健康发展,其目的更多聚焦的是人的心性的养成,品格的塑造,以成长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作为开学的第一课,就应该把这些作为活动的要义,选择适合、符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内容,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加以呈现。这样,才会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多元化的时代,快节奏的发展,我们需要以与时俱进的思维去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但对那些需要坚守的东西不能因为追赶时尚而弃之不顾。教育是朴素的,从学在官府到私塾教育,从精英教育到普世性教育,虽然教育的形式和对象在不断变化,但其本质属性没有改变,就像千百年来对教师使命的定位一样,“传道受业解惑”这个大的框架不变,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其中的精髓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充实而已。

“开学第一课”,不是为了娱乐大众,也不是为了宣传商业品牌,而是为了指导教学,服务于教育,也是为了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的意志,传递国家的声音。如果忽视了这些,其应有的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发挥,还有可能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无生命的客观之物如果不合格,我们可以回炉再造,对人的引导和教育,一旦误入歧途,就不可能重回原点,再“而今迈步从头越”了。(安徽省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陈士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学又到“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