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梳理第一、二、三单元

单元导语,精读课文的课文预习和课后习题,自读课文的课文旁批

第一单元  人与自然的单元  学习本单元,1要重视朗读,2要把握重音和停连,3要品味语言

1 春 朱自清 

初读发现盼春、绘春和赞春,精读绘春部分,品读赞美春天,热爱生活的文章内涵。小组合作讨论:课文描绘的春日图里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幅图。并说说你的理由,师:指导朗读-分析好词好句-分析写作手法。(喜欢春草图,钻字,破土而出的力量,小草的生命力,作者的惊喜;偷偷地,拟人手法,喜爱之情)(春花图,分析比喻,排比,带领学生想象百花盛开,百花争艳的景象,品味写作语言的魅力)。



2 济南的冬天 老舍 

第一段就告诉我们济南冬天是温情的,然后重点讲解山和水的具体段落,师提问,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图,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说明理由。阳光朗照的山(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重音和停连,可爱,摇篮等词语重读,你们放心吧,这儿保准保暖要轻读,舒缓),薄雪覆盖的山(你为何喜欢薄雪覆盖的山?因为美丽秀气。从哪个句子体会到了这一点?那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那试着从修辞的角度试着赏析这个句子?,“害了羞”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薄雪覆盖的山拟人化,写出小雪在冬日黄昏中尽显娇媚、秀气之态,写出了山腰景色的美丽。本句是山腰之景,联系上下文划表地点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写经顺序是从上到下,清晰有条理地刻画了山尖-山坡-山腰的小山坡被薄雪覆盖时秀气、美丽的景色。


3※ 雨的四季 刘湛秋

有课文旁批,开篇点题,总起表达对雨的热爱。从春夏秋冬四季的雨,一个季节一个季节描写下来,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表达对雨的喜爱之情。精讲描写四季的雨的好词好句。

合作讨论时提问学生喜欢哪个季节的雨,说说理由。为什么喜欢春雨?带同学读一读,读出舒缓的语气,轻快的语调。你能结合具体句子分析么?(因为春雨美丽娇媚,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写出了雨后的景色清新,美丽,让人神清气爽。)这里作者不直接写春雨,而是写出雨后万物的情态,有什么好处呢?(这是侧面描写,展现了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委婉地抒发了作者喜爱之情。从视觉,听觉,嗅觉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辅之联想与想象,带我们感受春雨过后的美丽。)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曹操

观海的地点:东临碣石 

写实(壮丽景象):1海水,山岛;2树木,百草;3秋风,洪波  想象(博大胸怀):1明月;2星汉。

表达曹操统一北方,建功立业的志向。小组合作讨论:诗人登山临海,看到很多,你对哪一处感触最深?

答: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见,诗人曹操看到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写实的23,“萧瑟”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展现的画面,想象一下,这是什么样的景象?如何读出这样的壮阔和雄浑。同学们读的非常好,读出了饱含激情的慷慨。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七言绝句,前两句诗描写景物,描写事情,后两句借景抒情。

小组合作讨论:诗人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抒发情感?

(一)寓情于景

哪一句呢?(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这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杨花、子规)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杨花就是柳絮,具有漂泊不定的特点;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联系写作背景,思考杨花、子规与王昌龄有什么关系?(以杨花比喻王昌龄,表现他被贬在外的漂泊;以子规啼叫渲染王昌龄处境的凄凉,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

(二)拟人

哪句话运用了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愁心”指什么?(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对长途跋涉的担忧。)为何要将“愁心”寄托给明月?(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只有依

靠明月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在诗人的笔下,明月富有了人性,增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请读出诗人对友人的这份深情。(指导朗读)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中间两联写景,引导学生学习

小组合作讨论:这首诗情感真切,意境广阔,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妙?

(一)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一、“客路”是什么意思?(旅人前行的路)这一句写了什么内容?(“客路”延伸到青山之外,“小舟”行驶在绿水之间。)假如你是诗人王湾,身处“客路“行舟”中,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漂泊孤苦、思念家乡。)联系下文,与哪些意象遥相呼应?(乡书、归雁)

(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有人说“阔”用的妙,你认为妙在哪?(阔是潮平的结果表现出春潮把江面变得邈远无际,给人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音响亮。

小组赛读,看哪个小组更能读出这种画面感。(配乐朗读

(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句诗描绘了什么时候的,怎样的画面?(春日早上,红日冉冉升起的画面)多读几遍说说,诗句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思?(感慨时光飞逝,令人思乡思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小组合作讨论:全曲无一“秋”字,却传达出浓郁的凄苦之感,你从哪个句子体会到这一点?

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本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景物是并列组合,但也体现了一定的顺序。想想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排列这些景物的。(由近及远的顺序)假设你在这样的画面之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凄凉悲苦)为何你能从景物之中感受这种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人”是什么样的人?(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你认为因何“断肠”(思念家乡,漂泊孤苦)设想自己远离家乡与亲人,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思念家乡之情,漂泊无依之苦 )你还能想到哪些游子思乡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第二单元  人与社会的探讨,本单元时人间亲情的单元。学习本单元,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5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小组合作讨论:作者是如何刻画母亲对“我”怎样的爱?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一)动作描写,感受母亲的小心谨慎和细致入微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母亲的小心谨慎和细致入微?(“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为什么要“悄悄地躲”,又“偷偷地听”?(母亲宽容我,担忧我,时刻挂念着我。)一“扑”一“抓”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母亲急于阻止我自虐,是关爱我,心疼我的表现。)“挡”住的是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挡住萧条景象,怕“我”触景生情,伤感痛苦。感受到母爱的深沉细腻,同时看出母亲希望我能好好活着)体会想象母亲的心情并指导朗读。(心痛,无能为力,小心翼翼的感觉)

(二)语言神态描写,体会母亲的坚忍和无私

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母亲的坚忍和无私?(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眼边儿红红的”说明了什么?(说明母亲偷偷哭过,又强忍内心的悲痛,无私地呵护我,母亲为什么要“忍住哭声”?(因为母亲看到我自虐非常痛苦,但为了安慰我强忍自己的悲痛)从母亲的“憔悴”和“央求”中你看出了什么?(憔悴表示母亲的绝症对她身体的折磨,又表示了我绝望的状态对母亲心理的折磨。而央求明虽然母亲遭受了我多次的拒绝,但她从未放弃,从未改变对我的关怀。)

6 散步 莫怀威

小组合作讨论:散步是一件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在本文中却蕴含深刻,结合课文语句说说你的理解和看法。

(一)从散步中看到了“我”对母亲的孝心

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母亲本来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如此,才应该多走走。”)为什么“我”执意要母亲出来走走?(我认为走走对母亲的健康有利,是关心、孝敬母亲的表现)还从哪些地方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从我解决分歧的决定中—一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己短。我说:“走大路。”)

二)从散步中体会到了人到中年在家庭的责任和担当

哪些语句体现了“我”是家中支柱呢?(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样的情况下,我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呢?(我感觉责任重大,因为母亲、儿子、妻子都听我的,一切取决于我。在自己的这个家庭中,对上承担着赡养老人的责任,对下肩负着培育子女的责任。)

(三)从散步中感受到了一家人的互敬互爱、互相谦让

哪里最能体现呢?(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为什么要改变主意嗯?(因为母亲疼爱孙子,因此宁愿自己累点,也要尊重孙子的选择。


7※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 泰戈尔

小组合作讨论:本文描绘了三幅孩子与母亲嬉戏的画面,你认为哪一幅画面最能打动你,说说你的感受。

第一次嬉戏: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让母亲闻花香呢?(因为金色花代表神圣美丽,意味着自己给母亲的爱也是如此,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从这个举动中你看到了一对怎样的母子?(爱母亲,感恩母爱,天真细心;母亲是美丽善良,虔诚的教徒)请读出小心翼翼地语气

第二次嬉戏: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我为什么在午后做这件事?(妈妈午后读书为她遮挡刺眼的阳光,不让阳光伤害妈妈眼睛,为她送去一丝淸凉,让妈妈更加舒适温馨生活)这里读出一个怎样的孩子?(关心体贴母亲,爱母亲)做这些事孩子希望妈妈猜到吗?为什么(不希望,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你认为这一句应该怎么朗读?(轻轻地温柔地语调读)

第一次嬉戏: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为什么要“突然”出现?(相给母亲惊喜)从求着母亲讲故事中看出孩子怎样的特性?(天真、顽皮)


红莲·母亲 冰心

小组合作讨论:作者多次写到红莲,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红莲?心情又如何?

第一次:开满亭亭 烦闷

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我的心情?(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为什么要描写天气?

(衬托了我烦闷的情绪)哪一句看出红莲的状态?(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

立着。)联系前文说说为什么要先写白莲?(将白莲和红莲进行对比,突出了红莲的生机和活力)

第二次:左右敲斜 不适意

你觉得作者从烦闷到仍不适意的原因是什么?(越来越猛的雨令我感觉不适意)从红莲的被雨击打的情形中你感受到什

么?(红莲无处躲藏,东倒西歪、艰难生存的情状)面对雨中红莲“我”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担心,有心帮助却无办法

第三次:覆盖不动  不宁散尽

我的不宁为什么散尽了?(看到了荷叶覆盖红莲,红莲在荷叶的保护下不动摇)从作者的情绪变化中,表现了什么?(表现了作者对红莲的喜爱和对荷叶护连的感动。)荷叶是怎样保护红莲的?(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由此“我”想到什么?(触景生情,看到荷叶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为红莲挡住风雨侵袭,联想到母亲对儿女呵护,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8《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小组合作讨论:文中哪里可看出谢道韫的才华与智慧?

(一)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能具体说说吗?(柳絮因风起诗意盎然,有一种美感,可见谢道韫的才气过人)。欣赏撒盐视频与柳絮飘飞的视频,说说两个比喻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呢?(“撒盐空中”好,更形似——雪的下落之态跟盐的下落比较接近,而柳絮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柳絮因风起”好,更神似一一表现出雪的轻盈之态,有美的意象,另外,柳絮在春天飘飞,又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更深刻。)从中你觉得年幼的谢道韫是个怎样孩子?(才思敏捷,聪慧过人)分角色朗读指导,如“未若”重读,读出谢道韫的自信与才气

(二)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本句并无对谢道韫的直接描写,如何表现的?(谢安的“笑”“乐”是对谢道韫的赞赏,侧面写出了谢道韫才气过人)发挥想象,谢安在这样的神态下会说些什么?(这孩子果然聪慧过人,前途不可限量啊!)补录谢道韫的身份能否删掉(不能,作者补录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他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突出了中心。)

陈太丘与友期行

小组合作讨论:你认为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明理聪慧

从哪看出来的?(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联系上文说说元方的回答说明了什么?(说明元方清晰地表达出父亲是因为父亲的友人不守时才走的)父亲友人听完元方的回答有什么反应?(怒责陈太丘)面对友人责骂父亲,元方是如何回答的?表现出了他怎样的特点?(针锋相对反驳友人,指出对方言而无信、无理骂人。表现出元方虽然年龄小但是明白事理,有理有据,聪慧过人)

二、方正率直

哪些语句表现了元方的方正率直?(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不失礼,首先,元方是个7岁孩子,有点个性是正常的;其次,元方这样做是在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失礼,友人已经认错,既是长辈又是父亲的朋友,即便有错也该以礼相待。)

第三单元  学习生活的主题。这个单元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了解不同时代的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重点学习默读;把握内容,了解文章大意,研读重点关键语句。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主要分为两个大部分,表达了鲁迅热爱自然,追求新知,自由快乐的主旨。文章一是写百草园:看有趣的景色;挺神秘的传说;捕觅食的鸟儿。二是写三味书屋:入学拜师,后园寻乐;师生读书;做戏画画。

小组合作讨论:你最喜欢文中描写百草园的那些部分?说说理由。欣赏分析有趣景色: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等等。神秘传说是长妈妈告诉我的美女蛇的故事;还有雪地捕鸟的分析鉴赏。

小组合作讨论:你最喜欢文中描写百草园的哪些部分?说说理由

(一)有趣景色:文中哪些部分是描写景色的呢?(第2自然段)作者从多个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绘,你能从感官方面说说都从哪些角度描写的吗?(视觉:碧绿的菜畦……听觉:蝉鸣、蟋蟀弹琴……触觉:按住斑蛰,味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你们见过作者提到的这些动植物吗?(出示图片或者视频)作者写了百草园的这么多景物,用什么句式把他们串联起来的?有什么作用呢?不必说……也不必说…和单是……就是…前一个句式从整体上勾勒出对百草园的印象,后一个句式过渡到局部描写。)你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百草园怎样的情感?(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深深地留恋之情)

(二)神秘传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作者在描写百草园的过程中加入传说故事是什么写作手法?(插叙),这个传说故事是否是多余的,可以删掉么?为什么?(不多余,不能删,传说故事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雪地捕鸟:描写捕鸟动作的词有哪些?(扫,支,撒系牵看拉罩)作者详尽的描写这一系列动作有什么作用?(准确而生动的记叙了捕鸟的全过程,写出百草园给作者带来的无穷乐趣。)这些动作的顺序是否能够调换?(不能,因为是捕鸟的连续性动作。)想象不了的画面,带着动作读一读这一段。(指导朗读。)


10※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全文分成两个部分,在老师来之前,“我”是愤怒苦恼、渴望光明的,而老师来之后“”我”的生活有:得到布娃娃;听写单词;认识事物;获得幸福体验。表达了海伦凯勒对老师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小组合作讨论: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结合课文说一说。(课文中,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布娃娃……到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屋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老师是一个富有爱心、耐心,富有智慧的教育家。)

(一)富有爱心、耐心。

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这一句中哪些词语令你感受到莎莉文老师母亲般的爱心?(动词握和抱)如果是你,你心里会想些什么?(感到温暖和亲切)想想莎莉文老师为什么一见面就这么做?(她懂儿童心理,希望拉进我们的情感距离,给我爱和安全感)还有其他语句吗?(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布娃娃。

(二)富有智慧的教育家。

为什么这样说呢?(莎莉文老师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如在我玩布娃娃时教会了我拼写单词,在井房散步时通过对水流的触摸让我理解了“水”的意思。)我从这个事情中还获得了什么样的启发?(老师的这种直观教学,还唤起了我认识世界的欲望,给我带来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指导学生,带着豁然开朗和喜悦的心情读一读课文。


11《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一、四、五、十二;学习态度:七、九;个人修养:一、二、三、六、八、十一、十二;珍惜时间:十。孔子的《论语》十二章揭示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通过小组探究:你最喜欢哪一章内容?并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理解。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章讲的是哪方面?你怎么理解的?(这章讲了学习方法、交友乐趣和为人态度。孔子认为学习和复习需要结合起来,交友要交志同道合的人,待人要宽容。)这一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有什么作用?(排比和反问,加强了语气和气势,有说服力,读起来朗朗上口。)你赞同孔子的看法吗?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的每日三省指的是哪三省?说说具体是什么意思?(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自我检查象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听老师的课是否有复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句话的顺序是否能换?(不能,因为对象是由“他人”“朋友”“自己”的顺序,由疏到亲,先人后己)从中你感受到曾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严于律己)

(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可以做老师了。”)那“温故”和“知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温故时没有深入思考,就不能够获得新知因此温故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温故的延伸。)

你可能感兴趣的:(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梳理第一、二、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