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生涯理论看职业倦怠
根据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舒伯的中国本土化解释,我们把中国人关键的年龄节点分为六个:18岁,23岁,30岁,37岁,45岁,60岁。
在每一个年龄节点我们都会面对不同的压力,需要承担不同的人生角色。
比如18岁之前,我们需要做好知识储备,应对高考压力,主要扮演学习者、子女的角色;23岁,即将大学毕业,面对就业压力,开始步入社会,承担工作者角色;30岁,面临婚育压力,需要承担家庭责任,扮演恋爱者/配偶/持家者/工作者/父母等多重角色;37岁,职业可能需要转型,需要进行再度学习或者晋升等;45岁,达到压力顶点,可能面临中年危机,所有角色都需要你持续的投入时间和精力,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变成了平衡;60岁之前,需要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做好退休的准备等。
当前每一个阶段或好或坏的状态,都是你上个阶段的选择和努力的结果。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当前这种全民焦虑、教育内卷的残酷现实中,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很难独善其身,不被现实裹挟着前行。
教师所谓的职业倦怠, 大致产生于37岁至45岁这个阶段。
30岁之前,工作处于上升期,精力旺盛,时间充沛,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大有人在。为了心中的那一份热爱可以全情投入,这个时期可谓各个方面都是最佳状态。
30岁之后,意味着多角色的冲突开始出现,你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枪匹马。在工作者的核心角色之外,你还有沉甸甸的家庭责任,男性稍好一点,女性压力就更大,因为回到家里还要完成生育、哺育、教育孩子等任务。
尤其到了37岁,最为重大的压力是职业转型或晋升,多角色冲突和压力持续,人生如逆水行舟,变成了一个更为艰难的选择……
二、打破固化思维,为自己赋能
1、关于压力的认知
大多数人一听到压力,第一反应就觉得不好,好像压力是一个贬义词。其实压力恰恰是适当条件下对应激事件的积极反应与应对,所以才会有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的说法。
你在意一件事,所以才会打起精神去面对它,而在意就是最好的动机来源。压力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更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个性,比如完美主义者遇上考试焦虑就很麻烦了。
压力源可能会造成压力反应,不良的认知也会带来更大压力困惑,因此调整认知也可以缓解压力。
2、职业倦怠是瓶颈也是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老师中,超过80%反映压力较大,近30%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职业倦怠是生涯中的必然现象。既然如此,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我不能改变环境,那就调整自己的心态。
而改变自己,其实才是最难的挑战。当你对接下来的职业生涯开始感到迷茫,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就已经意味着你面临着一个危机。
决定职业发展的两大要素是职业视野和持续的学习能力。
你对自己的定位决定了你接下来的发展。你如果喜欢现世安稳,你可以忍一忍,耐心熬过这个时期。
你如果不甘于就此被束缚,并做好了准备,那就来吧!
三、持续学习,自在成长
所谓成长,就是成为游刃有余地驾驭人生多重角色的老司机。
所以打破僵化的教师角色,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让自己置身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走进学校,你可能是一个兢兢业业传道受业解惑的师者;走入社会,你可能在其他方面还是一个需要学习提升的小学生。
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划定自己的边界。你可以培养自己的喜好:运动健身、书法、音乐、阅读、旅游;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也可以学习几项新技能:写作、理财、创业……
总之,和时间做朋友,开启学习和成长复利模式,充分激发自身的潜能,慢慢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所谓终身成长的意义,就在于具备转换角色的灵活性,所谓构建人生的意义,也在于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中确定自己想要的生活。
按你的想法去活,而不是按你的活法去想,这也是人生的另一种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