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1、伦理(ethics):人际角色关系中互动行为的规范;
2、专业伦理:专业人员的专业人际角色与他人互动行为的规范。
3、与伦理相关概念
(1)价值观:个人认为是否有意义或是否值得做,想做的问题;
(2)道德:根据社会标准来评判行为的好坏/是非/好坏(与伦理关系最密切);
(3)专业精神:从事专业工作的所应持的精神。
4、伦理与道德的区别
(1)道德较着眼于个人对自我的要求,而伦理较着眼于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原则(黄光国,1996);
(2)道德较偏重于一般性的判断个人与他人互动行为的对错,而伦理较强调客观性的理由(牛格正,1991;Van Hoose&Kottler,1977)
(3)道德较具主观、主体、个人、个体的意味,而伦理较具客观、客体、社会、团体的意味(何怀硕,2002)
(4)道德比较是偏重个人行为对错的判断,往往较为抽象与主观,而伦理则较强调人际关系中互动行为的规范,通常较为具体和客观。
5、专业伦理的分类
(1)柯瑞的分类(Corey, 2001):
·强制性伦理:最低标准(不能与个案有性关系/不能造成伤害);
·理想性伦理:最高标准(如免费服务无支付能力者/尽最大努力满足来访者需要,促使其进步)。
(2)赛普瑞分类(Sperry, 2007);
·个人伦理:指引行为合乎道德的信念和价值观;
·专业伦理:专业人员和当事人互动时的行为规范。含有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由专业学会或公会制定发布,如注册系统的伦理守则)、执业标准(standards of practice,由专业学会或公会制定发布的执业的准则,如美国心理学会制定的执业指引)、法律法规(由立法院通过的法律和各级政府公告的行政命令,如台湾的心理师法、中国的精神卫生法)。
6、法律与伦理守则的区别
(1)伦理守则是用来规范专业人员执业行为的自律法则,而法律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标准;
(2)伦理守则是规范专业人员行为的高标准,而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低标准;
(3)伦理守则是引导专业人员行为的标准,而法律是管理各级政府和人们事务的规则;
(4)伦理守则是激励专业人员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法律是定义出社会可以容忍的人们行为的最低标准;
(5)伦理守则是违反后由专业组织进行调查、审议和制裁,而法律是违反后由法院审议和制裁。
7、伦理守则是专业的圣经。
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学与实践的人们会发现,在国外,几乎所有的咨询与治疗的教科书都把相关领域的伦理守则作为附录放在书的后面。伦理守则就像是专业“圣经”,是每一个咨询与治疗领域从业者必须阅读并熟知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侯志瑾
8、专业伦理的必要性
(1)过去60年来,许多确切的证据指出,接受心理咨询是一种有效减慢痛苦情绪,及增加生活满意度的干预方法(Duncan, 2010; Lambert&Ogles,2005; Seligman,1995)
(2)Warmpold(2010)研究发现,80%参与心理治疗者的情况比选择不寻求协助者更好,心理治疗的效果量达到0.8。教育的资料也支持学校心理咨询能够提供学生有效的服务(Carey, 2008)。但Lambert(2010)研究显示,有5%到10%参与治疗的当事人在疗程结束时感觉更糟糕。
(3)造成恶化有很多原因,当事人本身困扰复杂是原因之一,但许多恶化结果往往和治疗师能力不足,在工作中对伦理缺乏敏感度,或忽视当事人的福祉有关。因此必须要落实伦理守则及提升专业能力(Elizabeth,2012)
9、专业伦理的意义
(1)对内规范:专业人士的专业行为,提升专业服务品质;
(2)对外作用:建立公众信任感,维护当事人权益。
10、专业伦理对谁有益?
(1)对来访者;
(2)对咨询师;
(3)对行业发展;
(4)对社会及其他领域。
二、咨询伦理Counseling ethics
1、咨询伦理是指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时所应遵循的指引和规范,是对咨询师的基本要求。
2、咨询代理代表专业的价值,包括五方面:具备充分的知识/技巧与判断力开展有效的干预;尊重当事人的尊严和自由;负责任地运用专业的权力;所作所为能提升大众对专业的信任;将当事人的福祉视为第一优先。
3、专业技能与伦理规范像助人工作者的“翅膀”,两个翅膀都要硬,才是有效能的有胜任力的。正如学习驾照,先学《交规》,再学如何开车。
4、伦理学习的重要(以台湾彰化师大为例):本科有36学时,硕士有54学时,博士有54学时,获得执照12学时,是必考科目之一。可见,伦理学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
5、伦理涉及领域:咨询、督导、测量、研究、培训。
6、不同咨询形式的伦理议题:家庭治疗、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等。
比如团体咨询中团体成员的筛选非常重要。
7、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常见伦理议题:双重关系、保密问题、专业胜任、知情同意。
三、专业伦理的发展简介
1、专业伦理建设:伦理问题关系到一个专业的发展,关系到专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寻求心理学服务者的切身利益,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
2、伦理规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依靠政府、专业组织、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3、助人专业伦理体系的建立
(1)建立专业伦理委员会
(2)制定专业伦理守则
(3)处理伦理问题的程序
(4)专业证照制度的建立
4、美国心理学伦理建设
(1)1892年成立美国心理学会APA;
(2)1947年成立了“心理学家伦理标准委员会”。
(3)1952年,APA的第一个“心理学家伦理标准”问世,随后每隔几年就有新的修订版出台。
(4)2003年6月,最新的APA心理学家伦理原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十分详尽的工作手册(APA,2003)。
心理学家承诺要增加有关行为科学的专业知识,增加人们对他们和他人的了解,并且运用这些知识来改善个体、组织和社会的状况。心理学家尊重并且保护人们的权利,并且十分重视人们在被研究、教学和发表文章中的自主决定权。心理学家们致力于增加人们在行为中作判断和选择时的能力,因此,他常常居于不同的角色位置,例如研究者、教育者、诊断者、治疗者、督导者、顾问、管理者、社会干预者、专业证人等等。该伦理规范提供了一系列的原则与标准,心理学家们用它来建立自己的专业和科学的工作。——APA,200301
(5)八大伦理主题:咨询关系;保密、沟通特权和隐私权;专业责任;与其他专业的关系;评估、测量和解释;督导、训练与教学;研究和出版;解决伦理议题。
(6)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刊登违反伦理情况:专业资格问题(不能胜任工作);不成熟及考虑不周的职业关系;非专业的广告宣传;心理测验及治疗服务的声明不正当;不负责任的公开交流。
(7)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刊登违反伦理情况:保密(18%),双重关系(17%),付款纠纷(14%),培训和教学中的问题(8%),司法心理学问题(5%),科研、同事的行为、性、评估、干预等问题(各3-4%)。
5、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建设过程
(1)1989年中国心理学会首次提出的“心理治疗师的道德准则”,由北京大学心理系的钱铭怡执笔撰写,这是我国心理治疗职业伦理规范的建立与发展标志。
(2)1993年,这个标准经过钱铭怡进一步的修改后,发表在中国心理学报(第2期,223-224)。
(3)1999年,该准则经过再次修改后,经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下发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学界,成为国内较为公认的心理治疗职业的伦理规范。
(4)2001年,伦理原则专业化讨论兴起;
(5)2003年,由钱铭怡发起,与陈向一、候志谨和李鸣在深圳组成“心理治疗师伦理守则修订工作小组”,定期讨论国内的心理治疗伦理的状况、翻译介绍国外伦理守则的发展等;钱铭怡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7期组织伦理讨论;
(6)2005年,北京大学心理系开设职业伦理规范的一门课程;
(7)2006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的注册标准与伦理守则专题讨论会,会上对新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草案)》进行了认真的逐条讨论和修改,最后获得通过,同时起草了伦理工作委员会工作章程,并建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一起协调参与规范的编制工作。2006年5月在杭州举行了第二次专题讨论会,所有注册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成员对草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修订,形成草案第二版。同时开始准备报中国心理学会总会批准和准备具体实施的工作。
(8)2007年1月在北京,委员们第三次就草案进行最后讨论并定稿,上交中国心理学会总会批准。2007年2月5日中国心理学会在北京召开的常务理事会一致讨论通过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的注册标准及伦理守则等文件。2007年3月15日注册系统网站(www.chinacpb.org)正式开始运行,接受注册的申请,同时公布了第一版的心理治疗伦理规范守则。(9)2017年,第二部伦理守则问世,并于2018年在中国心理学报发表。
四、注册系统及其伦理守则
1、注册系统CCPRS全称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增加了注册标准以及伦理守则两个重要文件。
2、注册系统框架包括注册标准制定工作组、注册工作组、伦理工作组、秘书组、监事组。比如注册工作组主要为个人(助理心理师、注册心理师、注册督导师)与机构及方案(本科培养方案、硕士培养方案、博士培养方案、继续教育、实习机构等)。
3、督导点的建设,目前有20多个督导点、1个督导培育点,1个中小学分点。
4、开展了一系列注册系统会议,2019年第六届,近2000人,规模越来越大。
5、人员构成:个人开业者、护士、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心理学教学人员、大学咨询师、中小学心理老师、其他;
6、必修课:伦理培训证明、接受专业督导证明、撰写案例报告。
7、评审制:每年4月和10月,提交评审材料及案例报告;
8、申请制:每年6月底和12月底,提交申请材料,三年后再进行评审。
五、伦理守则
1、定义:由专业组织制定,代表一种专业工作中理想的目标或者规范的行为准则。
2、目的:使专业人员提高伦理行为的敏感性,增强伦理的判断能力,以协助专业人员去面对各种伦理问题和两难困境,以作出合理的实务判断,以避免不合伦理行为的发生。
制定本《守则》旨在揭示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服务工作具有教育性、科学性与专业性,促使心理师、寻求专业服务者以及广大民众了解本领域专业伦理的核心理念和专业责任,以保证和提升专业服务的水准,保障寻求专业服务者和心理师的权益,提升民众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本《守则》亦为本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心理师的专业伦理规范以及处理有关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伦理投诉的工作基础和主要依据。
3、2007年第一版伦理守则:总则;专业关系(13条);隐私权与保密性(7条)、职业责任(8条);心理测量与评估(6条);教学、培训与督导(9条);研究和发表(7条);伦理问题处理(8条);附录专业名词定义。
4、2017年第二版伦理守则(修订):总则;专业关系(18条);知情同意(5条);隐私权与保密性(7条)、专业胜任力和专业责任(6条);心理测量与评估(6条);教学、培训与督导(13条);研究和发表(13条);远程专业工作(网络/电话咨询)(5条);媒体沟通与合作(6条);伦理问题处理(9条);附录专业名词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