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连载短篇小说·第二章)

清华岁月·攻关

“欢迎大家来到200号,我们的队伍又壮大了!”迎接他们的是张磊老师,三十来岁,一看就是性格大大咧咧的那种,他是带课题组的组长,大事小情他都由他负责掌管,所以大伙都管他叫掌师傅。他说的200号指的就是核研院,应该就是科研机构一种番号,排序排下来的。

掌师傅带着他俩到各个实验室参观,介绍给不同项目组的同事认识——大龄单身,核研院最爱美的博士后姐姐韩星,年龄最小,胆子最小的准博士冰冰,做事一丝不苟,偶尔爆出一两句金句的小宁,还有实验室无所不能的老大哥二强。很快,林希和刘真就和大家嘻嘻哈哈打成一片,“这是实验室氛围最好的一个了!”林希心想,这时他看到刘真目光看着一处,半天没有动,顺着他的目光,一位女孩在远处的实验室里正聚精会神的做着实验,窗外的阳光洒在她白色实验服身上,闪着金色的温润的光。

“她是中科院派来的实验员,是来跟李老师合作项目的,她叫苗苗,是我最好的徒弟啦!”掌师傅得意的说,“走啦,小伙子,别愣神了,李老师让大家开会了!”

林希缓过神来,跟着大家一起去了会议室。

新能源所的全体师生以及博士工作站的博士都到齐了。这是自清华学堂之后,林刘二人再次见到李益中教授,目光如炬,神情奕奕,还是当时那种令人神往的风采。掌师傅通过展示PPT,给全体师生介绍新能源所今年开始承担的项目总体情况。工艺的流程是,含纤维素工业废料经过生物工程技术,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并应用到工业生产。核心技术,也就是最终目标是提高菌株各项性能,包括酶活力,糖醇转化率,耐受性等。

在选择课题时,林希选择做菌株条件优化工程,刘真选择做菌耐受性的基因工程。

虽然选择的课题不同,但都是整个生物质项目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工作就是在每一个细小领域不断的钻研,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哪怕每次只有一点点的进步,汇聚成的点点成就,就是推动整体向前的质的飞跃。

夜幕降临,月儿爬过了山头,一股寒风从窗户的缝隙中卷了进来,要承认的是,山里的温度和城里还是有很大温差的。结束一天忙碌的实验,回到宿舍,林希冲着刘真诡谲一笑,“你瞧,这是啥?”从书包里掏出一瓶二锅头来,“咱们的宿舍实在是太太太冷了!有了这个,保证咱们能睡得暖暖和和的。”

“这就是你说的抗寒的核武器啊”刘真苦笑了一声。

“来吧,别扫兴,都累了一天了,把你的茶缸子拿来,满上,满上!”

两人推杯换盏的对饮起来,不大的功夫,一瓶二锅头就见了底。

“哎,你~,你说,咱实验室里哪,哪个女生最好看啊?”林希迷迷糊糊的,舌头已经不听使唤。

“谁啊?我没注意”刘真扶了扶快散架的林希,让他别摔倒。

“你没看见吗?就最后坐在冰冰后排的,那个中科院的小姐姐,我~,我觉得挺好看的,呵呵。”林希还要端酒杯。

“你看上人家了啊,你可别祸害人家啊”刘真给他倒上酒,给自己也慢慢倒满了酒,这时,他的脸红胀得厉害。

“怎么是祸害呢,我~,我是好人啊,我就是感觉我一看她,就~,就心跳有点快,我好像喜欢上她了”林希摇摇晃晃的酒杯,没有拿稳。

“喜欢的话就要拿稳。”刘真死死的注视着自己这杯酒,一饮而尽。


转眼间,秋风萧瑟,天空阴沉。偌大的核研院里,寂静无声,只听得呼呼作响的西风,像一名老者在低沉着诉说古老的故事。

与此不同的是实验室里热火朝天。这里每个人都是以秒为单位在忙碌着,你不会看到有人看报纸喝茶虚度时光,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在很多高校并不常见,但这并不是说,清华的学子都是书呆子,即使工作一天很累,中午大家依然会热情高涨的踢足球,搞活动。“Work hard.Play hard.”这是掌师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林刘二人从开题到原料准备、菌株的初筛,环境条件优化,等等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为了能够顺利毕业,晚上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检索中英文的文献,撰写论文。所里定期还要召开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每周、每月还要对照实验数据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

林希总说自己并不聪明,而是通过后天不断的努力才有一点点的进步。两个月下来,林希忙的瘦了一大圈,可依旧每天早晨第一个到实验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为了实验经常在实验室熬夜,通宵做着实验,可是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差距。

“苍天啊,为什么我的菌株耐受率总是上不去啊?”刘真指着天发誓,“我就不信了,我一定能成功!”天上的星星眨了眨眼,似乎在回应他的誓言。

“外在培养环境的改变是不可能驯化目标菌的本质属性的,要是谁都能调调温度,改变pH,那早就有人成功了,还用等到现在?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这道理不用我说吧,林老板。”刘真一边走,一边嘲讽着这个最倒霉的娃。晚上结伴同行的同事都在哈哈的笑着。

“以我现在的实验数据来看,TSH菌株只有从基因水平改变,才是突破的方向。”刘真抬头望着墨蓝色的天空,苍穹之上,星罗棋布,每一颗星星都有不同的亮度,不同的色度,要辨认它,就要依据位置、角度,分别进行归属和归类。

刘真接着感慨道,又像是自言自语:“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上天注定的。生在富人家里,比那些生在破败的家庭,享受更多的财富和体验,也会有更多的选择。寒门出贵子是异常艰难的。”

刘真回想起曾在BBS上发帖,说:有这么一片广阔的草原,草原上有一大群正在吃草的羊,这个数量为13亿的羊群呈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队形拥挤着向草原深处前进,寻找有更多鲜嫩多汁的青草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最前方是这群羊的领头羊,挨在它后面的是小领头羊,依次向后直到三角形的底边,就是众多最普通的羊。普通的羊吃到的都是前面的羊吃剩下的干草根和碎草。为了也能吃到鲜美的青草,后面一排的羊都想拼命地往前挤,但由于前排位置有限,越想往前越挤,而到了顶点只能容下唯一一只领头羊。于是有的羊想另辟蹊径,脱离队形,去找另一块鲜美多汁的草地,设想一下,一旦脱离羊群,三五只羊根本算不上是个群体,抵挡不了暴风雪,也威慑不了恶狼,很容易被冻死或者吃掉。单独的一只羊更不用提了。

刘真写到,我也曾是一只最后面的羊,不甘心只能吃前面的羊吃剩下的草根,也想吃到比现在更新鲜的青草,也想追求前面的更漂亮一点的母羊,我不会选择成为想往外跑的那些疯了的羊,那样的成功概率极低,如果没有找到草地再跑回来追赶队伍,只能耽误时间,失去原来的位置,落在更靠后面。同样也失去见到心仪的小母羊的机会。经过计算,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羊群的中心区域,要尽可能的向中间挤,远离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边。要做只做大概率的事,这有这样,你才能活着,这个残酷世界才会有你的一块生存之地。”

“我不会放弃的!”

他的思绪被林希的一声大吼,拽了回来。

林希激动的说:“只要我足够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司马迁他老人家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刘真拦住他:“别瞎扯了,你也不好好想想,蚂蚁再努力,对大象进攻都是徒劳。选择大于努力,你连赛道都没选对,怎么能到了终点呢!”

林希眼都睁圆了:“你才是胡扯!没有经过尝试就断然否定,这是不科学的,是武断的,你不懂就别说!”

两人火药味越来越浓,这时,苗苗赶紧来救场,说:“两位才子别争了,你们再吵就把狼招来了,到时你们都跑了,我可就喂了狼崽子啦。”

“不敢,不敢。”林希转怒为喜,赶紧冲刘真努努嘴,让他也别说话。

这时两人都不吵了,安静了,气氛有些尴尬,苗苗歪着脑袋想了想,笑着跟他俩说:“好久没有放松了,明天是周末,我们去爬长城吧!”


八达岭长城。

林希为了满足苗苗的心愿——一定要在结束任务之前,爬一次长城,要当一次“好汉”,拉上宅男兄弟刘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实现爬长城的愿望。

躲过来自天南海北的激动的游客,绕过各种摆拍合影留念的大叔大婶,林希、刘真、苗苗三个年轻人体力充沛,一口气终于蹿上了海拔888米,八达岭长城的最高处——观日台,从这俯瞰全城,一切尽收眼底。

傍晚,夕阳斜下。返程的路上,林希与苗苗走在前面,有说有笑,刘真有些疲倦独自落在后面。夕阳将仅剩的一点温煦的光芒毫不吝啬全洒在女孩的柔柔的身上,在这光灿灿的背景里,女孩回头一瞬间,水灵流盼的眼睛正好迎上林希的目光,那一瞬间,林希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脚底冲到了脑顶,诡异的是:一天的疲惫感消失了,不疼了,舒坦了,波澜却是跑到心里头激荡,波涛汹涌不由己。

自那次爬长城回来之后,刘真其实可以感受到林希的异常,尽管他俩都没有谈及此事,就跟平时一样,谁没有表现出来。


随着课题的深入,遇到的棘手难题也越来越多,科研工作就是每天都在看似重复大量的平行试验,可就是在不断的反复试验中,科研人员耗尽脑汁来归纳、研究、用一次次的努力去锁定,去抓住那个转瞬即逝的像幽灵一样飘忽的真理。

刘真的TSH系列菌种,通过诱导、比对、筛选之后,耐受性比初始能力提高了20%,可是一旦将菌种培养至15升的发酵罐里,葡萄糖产率就下降得厉害,根本不能进行扩大生产,距离工业化生产也是遥不可及。但是也有好消息,刘真的TSH菌株采用去饱和酶基因重组技术,撰写的学术文章,成功的在国际著名期刊杂志Nature上发表,同时这篇文章获得海外一所著名生物实验室首席教授的来信,言词之中充满欣赏之意,一时间,令实验室的一众博士都羡慕不止。

与刘真的东方不亮西方亮相比,几个月下来,林希的菌株优化工程迟迟没有突破性进展,无论采用何种条件,尝试N种不同组合方案,依然没有最佳的实验结果。可是林希并没有气馁,因为在他身边一直有一个人给他精神鼓励。自那次长城之行回来,苗苗经常找林希聊天,得知林希的实验进展不顺利,就不断鼓励他,为他加油打气。

而刘真不太爱和大家聊天说笑,他把大量时间都用在实验上,只有实验室里传来几声他最熟悉的笑声时,手上的动作才会静止几秒钟,而眼神里是寂寞的。


小说封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于无声处(连载短篇小说·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