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就在一瞬间,何以改变?2021.10.30

一、钢琴曲《约定》

二、朗诵诗歌臧克家诗选《三代》

三、冥想《探索前生今世》

画面,刚开始在黑洞里往外爬,顺着前面一丝光线有恐惧,自己有意识转换思维,想象成汽车行驶在隧道中,前边的光亮是隧道的出口,解除了恐惧。随着引导词,一声“铛”的类似道家的音乐冲击耳边,脑海里一下子出现了一副画面,在一片青山绿水,层峦叠嶂的山中,能够看见云雾缭绕,一位仙风道骨,清瘦矍铄的仙人飘然临在,白色的头发,白色的胡须,满脸的慈善谦卑,那么亲切和谐。不知怎么的,我看见在一个开满桃花的山中,山顶上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好像汉代的着装,一位老人,头戴斗笠,也穿着汉服。老人看着俩孩子在说话,不知道说什么,很远。只见女孩喜悦的跑来跑去,男孩没动,爷爷笑笑的样子。

后来音乐变了,莫名的悲哀。我突然看见我外公去世的时候躺在客厅时的场景。后来又不见了,好像眼前有飞跃的星光,又好像是瀑布从山顶下落的水流。一直这样来来回回的闪烁。引导词说你的前面有一个水晶球,好大好大的水晶球,我默名的有意识的想到我那天在拈花湾拍到的大圆球灯光。后来又没有了,我的眼前出现的是太阳的光芒向我扑面而来,能够感受到温暖,能够感受到耀眼。因为之前有一段时间是好冷的,被阳光温暖着感觉浑身都是热的。我没有等着引导词数数就睁开眼睛了。我下意识想,你们上哪去了。然后看见视频,看见你们,看见孩子躺在地上,一副和谐温馨的场面。

感悟,好像没有全情投入,可能做的姿势不对,也有点害冷。似乎有点逃避全程进入,有点害怕的感觉,所以就想快点睁开眼睛看见人。

觉察自己:我之前好多年前做过噩梦,记忆有点深,所以害怕。记得那时为了预防噩梦,爸爸还给我写了咒语,以及桃木放在床头。后来,想了一个招让儿子陪我一个床睡觉。有几年是这样的,后来从我运动就好了。

四、听樊登读书《逆商》

解读笔记:

逆商:就是你遇到逆境应对的能力

智商:只有智商的人,可能是一个坏人

情商:对别人的共情能力,关怀,帮助

既有智商又有情商的人,一般都是平庸的人

逆商可以是测量工具,可以是生活方式,可以是改善方法。

尼采说: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就会忍受生活加注给他的一切困难。

重点:关于对于养成一个习惯是否需要21天的脑科学解读

问:让你伸手不要摸一个热炉子,需要多长时间?

答:不需要1秒,只要一次下次肯定不摸。

证明:改变一个习惯可以在一瞬间。

科学支持:一件事情只要通过击穿基底神经节穿透大脑皮层,就能达到改变,习惯就养成(觉醒之门的科学解读,也就顿悟)

觉醒:就是把基底神经节(潜意识)穿透,让大脑皮层意识到(显意识)。形成习惯就在一瞬间。

逆商的四个纬度:掌控感、担当力、影响度、持续性。

五、授业解惑

问题:听完《逆商》,你如何理解改变就在一瞬间,回家怎么做?

同学1:回家就打扫卫生,对娃好,对家人好

同学2、回家就不生气了

同学3、该干嘛干嘛,保持有意识。

老师讲:学习的目的是学会学习。学习是为了看见生命,看见美好,肯定生命。

大美之道在于看见生命力

大美之道在于看见生命美好

大美之道在于看见生命的自我感情

大美之道在于看见生命的热情。

爱是生命的能量,爱是美好的。

如何看见爱?如何感受爱?如何做到?改变就在一瞬间?

听故事解读:爸爸喝醉了,和妻接儿子放学。回家后,儿子扶爸爸上床,并且嘴里说“乖,上床睡觉,帮爸爸脱下袜子,盖上被子”。妻录下视频,竖日给爸爸看。爸爸感动,不由自主的想起小时候,半夜爸爸回家抱着自己亲的场面。爸爸顿时心中潮涌,儿子对自己的爱犹如父亲对自己一样的爱。一直认为自己爱儿子多一点,只是不懂得儿子对爸爸也有一份父爱。这是人的神性先天具备的,需要击穿,显现。

我的体悟:妈妈三年前做心脏支架手术,我在医院陪床。看见妈妈躺在病床上,痛苦的样子,不由回顾当年儿子生病住院的情景。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妈妈就像我的孩子,我给她洗脸,擦手,按摩身体,出去给她买饮乐多。妈妈笑着说,净买些小孩吃的东西,我笑说你不就是小孩吗,谁也没规定什么是大人小孩吃,妈妈笑了,那种像孩子一样的笑。我记得龙应台写她妈妈得阿尔茨海默病,龙应台给妈妈涂红指甲,涂红脚趾甲,妈妈像个小女孩一样的笑了;和妈妈一起出去偷偷的吃医生不让吃的食品,妈妈像个小孩一样的小心翼翼的样子,让人看了特别美好。

前一段时间,我上无锡上课,又上家训营,没有在家照顾儿子。儿子和我说,奶奶问他你妈妈又去学习了?儿子说是的,并且和奶奶说我妈妈考了什么证什么证,每天都在学习。儿子和我说,奶奶没有说你不顾家。我理解儿子的意思,每次他奶奶爸爸嫌弃我学习不顾家,儿子都不舒服。可是这次儿子说我的学习的收获,就是告诉奶奶和爸爸,我妈妈虽然没说让我好好学习,但是她自己好好学习了。而你们(爸爸,奶奶)天天说我,让我好好学习,你们却从来不学习。儿子这是在替妈妈解围,为妈妈寻找理解呢!

儿子出去吃饭,每次都会给我打包带回。记的有一次,那时儿子还小,同学爸爸请儿子吃饭,吃肯德基,每个孩子一个汉堡,一个鸡腿。儿子只吃了汉堡,没吃鸡腿。同学爸爸问儿子为啥不吃?儿子说带回家给妈妈。就是这份爱,包含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一个儿子对妈妈的爱。是的,爱的神性,让每一个称之为人的“人”都同时具备父母之爱和亲子之爱,可以同时给予父母,也可以同时出现在孩子身上。当你发现这么神性的爱后,你难道不会被生命的美好感动吗?

都说父母对孩子为之计远,儿子对妈妈又何止没有一份父爱呢?

被儿子的行动感动着,孩子对父母之爱那也是深彻到根子里的爱护。面对孩子,若我们不懂得这份爱,又如何对得起这份深情呢?

改变就在一瞬间,当我们从潜意识里意识到孩子对父母之爱是深藏着一份父爱和母爱的时候,你有什么理由不能理解孩子,你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成长,以对得起那份信任和厚爱呢?

如果在此你还没有击穿基底神经节(潜意识),那么我们再来理解一次。

老师说,孩子不需要取悦妈妈,妈妈有责任让自己高兴起来。自嗨!

同学说,杨老师讲,孩子天性取悦妈妈,与你不让孩子取悦妈妈不是矛盾吗?

老师讲:当妈妈自己是主体,自己的快乐自己负责为什么需要孩子取悦?

孩子取悦妈妈是孩子的事,孩子是自己的主体他自己说了算。当孩子看到妈妈是喜悦的,他自然就能够感受到喜悦,对他自身来说他就是放松的,他的精力就可以用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省去了取悦妈妈的精力。孩子放松了,安全感就强了,才有精力学习干事。

都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如此击穿看看你有没有击破基底神经节达到转变?

命——潜意识——基底神经节(击穿)

运——意识———神经皮层(延伸)—建立新的意识——形成习惯(潜意识)

解读:事件通过击穿基底神经节(潜意识)上升到大脑皮层建立新的意识,形成习惯,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形成新的潜意识。

因果关系,之前的因会出现现在的果,那么现在果就是以后事件的因。要想改变家族命运,就要截断现在的因,改变扭转,影响将来的果。这就是学习成长的意义!

没有世界观,怎么观世界?

没有人生观,哪有人生?

没有经验过,怎么谈经验?

对孩子的教育,从来不是点对点的教育,而是面对点的涵容。孩子,为了你今天的成长,我已经努力了很久。

孩子,能够遇见你是我的幸运!

今生能够做父子、做母子是我的幸运,感谢有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变就在一瞬间,何以改变?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