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可“投鞭断流”,却成了成王败寇的典型案例

淝水之战:是成王败寇的典型案例

历史学家对发生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多有分析和评论,作为“以少胜多”的特殊战例,军事学家也多有评述。但是,太多的言论恐怕是站立在东晋朝廷的角度,有失偏颇和公允,何况,对胡人出身的苻坚,也不会有太多的好感。所以,苻坚就成为了帝王中,腹内空空的人物,似乎只会高谈阔论,而无真才实学,象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大饭桶。

非也,且试着回忆一下昔日的战争场面,苻坚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前秦帝国空前强盛,北中国的几乎全部版图均为其所控制,人生四十多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况且帝王寿命短祚,若不趁着大好时光一统中原,恐怕越老意志就会越发消磨颓废,况且当时的东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如果军事上用兵得当,依前秦的强势,就象西晋剿灭东吴一样,应该一鼓作气拿得下来的。

只是满朝文武没有多少人能理解苻坚的宏伟蓝图,和开一代先河的帝王霸气,纷纷苦谏雄起的苻坚收回成命,大军出征,手下文武大臣不理解,期望三军用力,恐怕不太现实,加之近十年的北伐和征讨,人心厌战,苻坚此时已经犯了一个错误。伐晋,做为一位人杰帝王,是没错,但先要凝聚人心,开动宣传工具,全国统一舆论;其次,攻心为上,要提高各级官员的思想认识,才能拧成一股绳。苻坚太急了,再者,打这种大仗,必须及早运筹帷幄,先得准备好必须的战略物资,军民同心协力,但苻坚已经等不及了,如果稍缓数年,假以时日,养精蓄锐,等待更加成熟的时机,统一中国的恐怕就不是稍后的隋文帝了。

在前燕勋贵慕容垂的极力怂恿下,苻坚决心已下,孰不知慕容老儿却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趁乱复国,慕容家族的得宠和绝对拥有军事指挥权,是苻坚犯下的第二个错误,在金庸大师的作品中,常有姑苏慕容氏的身影,这个家族确实都是人中云龙,是不会久居人下的,脑后都长着反骨,你对他仁,他会反噬你不义的,金庸大侠之所以让人钦佩,还在于他确实把人性研究透了。

苻坚此时雄心勃勃,历史上又一个嘲笑坐而论道,夸夸其谈的成语又出来了,苻坚对手下大臣举例,“依我大军之力,投鞭之于长江,足可使之断流,何愁东晋不亡?”,此乃大实话,以百万之兵力,除却运输队伍的马鞭,驴鞭,骡鞭,仅就皮鞭就山一样高,想想解放战争中的百万雄狮过大江,是何等雄伟壮观。

历史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如果苻坚此役拿下了东晋朝廷,就会留下一段历史的佳话,后世文人的赞誉之词,想必不逊于任何一位大英雄,起码是和同时代的祖逖一样,名垂青史,彪炳千秋,而“投鞭断流”和“中流击楫”将会一样慷慨激昂的享受史诗般的待遇的。可惜的是败军之主,就让历史永远的钉在了耻辱柱上。

苻坚举全国之力,发兵一百多万,除了正规军,还有民兵以及后备役,其中步兵二十五万为先锋,骑兵二十七万,自己率领氐、鲜卑、羌、羯联合国军队六十多万,杀气腾腾,浩浩荡荡,直奔东晋而来。仁义而自信的苻坚,甚至已经幻想着灭掉东晋后,分封东晋的诸大臣什么官位了,这位仁慈的君主还想着量才适用,其实,苻坚应该有这个自信,而且,敌国的大臣覆没后,还有这么高的待遇,也算少有的仁义了,此仍旧是攻心为上,不失为一种策略,可后来都成为了历史的笑柄,成为了文人雅士后来嘲笑的佐证了。

且看看当时的东晋,举国震惊,慌成一团,四下调兵遣将,方才募得八万“北府兵”,何为此称?,其实是从北方的流民中募集的,说穿了就是一些“民兵”,属乌合之众,可别小看这些非正式训练的游民,那都是一些长久以来被北方少数民族欺凌剥削的劳苦大众,阶级仇剥削恨会让他们拼掉老命的,战斗力之强是不言而喻的。

(本篇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淝水之战:可“投鞭断流”,却成了成王败寇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