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在哪里呢?

网上有许多好学生被调侃的段子,那时候同学和老师们眼中的好学生还在为别人打工;而当年调皮捣蛋、成绩不好的学生,如今都当上了大老板。这些段子也映射出了一个社会现象,这些现象也给现在学习不理想的孩子产生了错误心理,这会让他们理直气壮的认为现在读书不好不代表以后发展不好,这也会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幻想。

殊不知,那些以前学习不好之后能走上人生巅峰的仅仅是少之又少的“另类人”,用数学统计方法来讲,这只是极低概率事件。那些极少数不读书就成功的人,因为他们身上具备了成功的能力、机遇、素质、人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去想想,我们身上具备这些成功的因素吗?

此外,我们再来看看一组数据。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这也使得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具智慧的民族。他们平均每人一年读64本书,同时,犹太人共拿走了诺贝尔奖的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学奖,27%的生理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文学奖,1/3的普利策奖。然而,犹太人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0.3%。


  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物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自然是优秀的;一个爱读书的人,自然也是优秀的。

但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在哪里呢?那就是读书与不读书的人,他们的人生是不一样的。

读书能让你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人,你开始有靠近的动力。

2014年77岁老人欧商自考25年获5个本科文凭;2016年10月的自考,无锡共有5位60岁以上的考生参加;2018年,奋斗了整整四年的81岁老人薛敏修,获得了本科的毕业证书。为什么许多已经到了古稀之年的老人还在不断的汲取知识?因为他们不断去的读书,明白世界上还有许多比自己优秀的人,不想和不甘心被这个世界所淘汰。


跟随优秀者的步伐

读书能让你在未来拥有选择的权利。

曾拜读过龙应台的《目送》,在书中她对儿子说过:“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你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这对于那些绝大多数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来说,读书能让他们拥有选择的权利,而拥有选择的权利能给予他们快乐!


翻开书,与书籍对话

读书能给予我们渊博的知识,能给予我们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建立自己价值观的可能。

记得以前读过巴金的《家》,主人公高觉慧让我记忆犹新。他是一个博览群书,敢于接受新事物的叛逆青年。他的价值观、性格与他的哥哥截然不同,他积极参加学生联合会组织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然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打破原生家庭的影响,他是当时新青年的典范。

读书能优化我们的“朋友圈”,能给我们提供更大的平台。

虽然当代社会重能力,但是学历也是同等重要。一纸文凭是许多人向上走的敲门砖。如果你去看看中国知名企业家,你会发现他们绝大多数毕业于中国一流大学。人工智能IPIN发布了一份201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根据这份薪酬数据,前100名高校的毕业生毕业后5年平均月薪10602.28元,且大多数高校是985,211名校。好的学校意味着好的教育资源,优秀的同龄人会激励你不断前行,丰富的校友资源为你提供更多的人机会和可能,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去读书,读好书。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读书的人,是能引经据典;读书的人,是更具有创造力,想象力的。

网上曾经有一个很火的段子:“怎么看出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当你看到夕阳余晖,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好多鸟,真好看”!这就是文化底蕴的差距。然而说到文化底蕴,不得不说《诗词大会》这一节目,选手们的一言一语都完美体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道理。

然而,不读书的人并不会因为不读书而使自己生活窘迫,他们的生活也可以有滋有味,有车有房,又拥有积蓄。但他们也许仅仅得到的是物质上的积蓄,却缺乏了精神上的积蓄。他们没有好读书者所拥有的自律,气质,魅力等等所特有的品质。


李健

李健曾在《人民日报》谈读书的“无用”与“有用”。他说:“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

确实如此,读书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影响人的一生。读书与不读书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