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懒诗人,只写诗不写题目,却皆为经典

唐诗宋词里的世界,轻轻的一席相思都富含千变万化,简单的一朵桃花都能绽出姹紫嫣红,纵然诗词人腰间佩戴的是普通的毛笔,但他们笔下飞出的却是鸾凤惊龙。在诗词的语言宝库里,既有清风明月,亦有乘鸾仙阙,所有的想象在这里融汇交织,泛滥成汪洋肆虐的文学大海。当然,这片海必须有名字,是蓦然回首的相思,或是恬然自在的隐逸,又或是金戈铁马的勇毅。


名字,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心思想,或者叫主题,诗词的主题即是它的题目,一个好的题目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比如提起《望天门山》,我们仿佛就能望见斩断天门山的楚江波涛碧碧;提起《长恨歌》,那个回眸一笑黯淡六宫的杨玉环便如在眼前。



大多数的诗词歌者都是如此,绞尽脑汁,为自己的大作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但是在唐朝却有一个特立独行的懒人,他喜欢写诗却不喜欢写诗名,导致很多诗篇虽然流传甚广、脍炙人口,但让读者却摸不着头脑,抓不住中心思想,不知道写的啥。


或许大家猜到了这位大唐的“懒诗人”,他就是李商隐,其很多名诗都冠以《无题》之名,据统计共有15首之多,《锦瑟》虽有题目但用的是首句的前二字,实际上也属于无题。不过清朝学士纪晓岚等人曾经考证认为,这些无题并非真正的无题,而是由于版本问题丢失的,小解则认为并非如此,因为原诗都能一字不差的誊完整,为何简单的一个题目却不能呢?



《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在宋词的命名规则中,为了便于区分相同词牌名下不同的作品,往往会在题目中添加首句,比如《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这一现象在唐诗中也有,而且是唯一的,那就是李商隐的无题,比如这首诗应该叫做《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首诗没有确切的指向,没有确凿的证明能够表明它究竟所言何事,但是后世普遍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去赏析。


若是丢失了诗人的名字,那么会冠以“佚名”,若是丢失了题目,可能才会称之“无题”,然而李商隐却明显是有意为之,唐诗以《无题》命名,就是李商隐的首创。



在学者的解读下,李商隐的《无题》变成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寄托了他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执着的追求。然而一首诗解读出这么多思想,是否显得有失偏颇?


其实李商隐并非懒,而是太过于勤奋,可能他真的无法用一个题目去表述出自己复杂的情感,所以干脆就不起了。此外,李商隐还有《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等一些无题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李商隐平生极其追求诗美,但不免会陷于隐晦难懂的境地,令人难以索解,甚至元代文人曾写诗感慨道:“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不知大家认为李商隐究竟为何要《无题》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代最懒诗人,只写诗不写题目,却皆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