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跳,惊动了历史

1279年3月19日,崖山。

雾气蒙蒙,海浪轻轻拍打着悬崖峭壁。铁链锁着的千余艘舰船组成的连环阵,横卧海面,沉睡在崖山和汤瓶山之间狭小的海湾里。最中间是小皇帝的龙船。十几天了,士兵们没吃上一顿饱饭,喝了海水,上吐下泻。

这时,对面传来悠扬的乐声,响彻上空,但没有任何动静。士兵们绷紧的心弦放松了,渐渐听得入了神,忘却了饥饿病痛。

广东三月的正午,阳光有点耀眼。突然,前方一艘艘楼船急速驶来,后方也隐约可见密密麻麻的舰船,旌旗蔽空,战鼓声声。顿时,军队大乱,士兵们慌忙应战。一时之间,海面上,战火四起,厮杀震天……

残阳西斜,血雾弥漫。四面的拼杀声愈来愈小,敌军渐渐逼近。居于连环阵中的龙舟已无力突围,左丞相陆秀夫身着朝服,伏拜在年仅8岁的皇帝赵昺面前,痛哭流涕:“大势已去,国乃灭亡。陛下不可受辱。臣愿与陛下以死殉国。”说完,将国玺系在小皇帝腰间,背起小皇帝纵身跳海。

皇帝投海,大宋已亡。此时,崖山上的数十万军民,不愿当亡国奴,都纷纷跳海,追随皇帝而去。

第二天,海上浮尸十万,山河变色。


这一跳,惊动了历史。

有人长叹:崖山之后无中国。我却觉得,崖山,这一跳,让中国人为之侧目。

一提起宋朝,就会想到积贫积弱,老被欺负,老是屈膝求和,是一个没有骨气的软弱的朝代。

宋朝却在灭亡的最后一刻,向历史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气节。

正是这一跳,中国历史永远记住了,即使再弱的宋朝,也是有血性的。中国,骨子里永远流淌着浓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永远延续着“崖山精神”。

01   

45年前。

1234年,南宋联手蒙古,攻破金国在河南的都城,灭掉金国,报了靖康之仇。然后蒙古与南宋约定以淮河为界,然后北归,此时河南空虚。宋理宗很清醒,强大的蒙古下一个要收拾的就是自己了。所以想要收复中原,与蒙古长期博弈。于是趁机派军队跨过淮河,进入开封、洛阳,殊不知却被蒙古军打得灰头土脸。这就是端平入洛。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宋理宗没有做好准备,仓促出兵。按照既定战略,南宋本应该花费一年时间,组织十五万精兵方可北伐。尽管如此,宋军依然表现得顽强英勇,并非不堪一击。

蒙古抓住了攻宋的把柄。

几个月后,蒙古大汗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发动第二次西征欧洲,同时,挥师三路南下攻宋。

可是打了7年,也未一举灭宋

东路。淮东多为水道,不利于蒙古骑兵作战;南宋部署了重兵,凭借着水军在两淮的有效防御,成功阻止了蒙古军南下。

西路和中路,从天而降一个“救火队长”——孟珙,哪里有火救哪里。西路军已攻下了成都,欲沿长江而下。孟珙构筑防御体系,阻击顺流东下的蒙军。中路军攻下襄阳,占领江陵(荆州),准备渡江。孟珙,巧施疑兵计,反复交换旗帜和军服颜色,夜点无数火把,突袭蒙军营垒,逼得蒙军仓皇北撤。有人说,凭孟珙一己之力,让南宋续命了数十年。

1241年,窝阔台酗酒纵情而死,因汗位之争,蒙军撤回。宋借机收复了失地。

02

18年后,蒙古停止内乱,蒙古大汗蒙哥继位,又是双线作战——第三次西征和攻打南宋。

1259年,蒙哥决定来一个迂回大包围,攻下云南大理,背后包抄南宋;并亲自率主力攻四川。

一路势如破竹,阆州—蓬安—青居山(今南充市南)—仁寿)—北川—雅安—涪陵。但仍有遇到拼死抵抗的宋军。剑门关,宋将杨立战死;长宁山城(位于今剑阁、苍溪两县之间),宋将王佐战死。

很快,气势汹汹的10万大军来到了重庆钓鱼城下。钓鱼城作为一个军事重镇,三面环水,悬崖峭壁,层层城墙高大坚固,粮草充足,可谓固若金汤。蒙哥派降将去劝降,守将王坚严词拒绝,并杀掉这个叛徒。

蒙军切断水陆交通,让钓鱼城孤立无援。随即发动一波波猛烈进攻,守将王坚和张珏带领4600名士兵,和城中老百姓,团结一心,浴血奋战。攻打半年了,蒙军依然只能望城兴叹。

突然一天,蒙哥自己被南宋守军的炮石击中。很不幸,蒙哥去世了!大汗的位置再次空了出来,大家纷纷撤回,忙着回去抢夺大位。横扫欧亚大陆的西征军,正准备收拾非洲大陆,正在瑟瑟发抖的西欧和埃及,突然发现一夜之间,那些被称为“上帝之鞭”,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不见了。

南宋小小的钓鱼城之战,可谓是拯救了半个世界。

03

十年后,忽必烈夺得汗位,建立元朝。元军第三次进攻南宋。

他吸取前两次教训,从中间突破,以襄阳、樊城为首要目标,沿汉水入长江口,直取临安。

从1267年开始,襄阳之战,打了6年……

汉江穿襄阳城而过,将其一分为二,在古代江北是樊城,江南是襄阳。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拔下襄阳这颗钉子,就门户大开,所以常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镇守襄阳数十年,抵抗元军。城破之时,以身殉国。金庸先生把襄阳之战写得荡气回肠,蒙上侠义浪漫的色彩。而真实的襄阳保卫战,更可歌可泣!

襄阳城,城墙高大坚固,护城河最宽处约250米,平均宽度18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与樊城隔江相对。防御布置已十分完美。

元军久攻不下,在襄阳、樊城四周又修了一道更长的墙,封锁汉水,使之变为“城中之城”,孤立无援。而襄阳被元军围困之事,被奸臣贾似隐瞒了三年。皇帝最后是在一个小宫女那得知的。

襄阳苦苦守了6年,等不到朝廷的救援。但正义爱国之士从来没有缺席。

为了解救危局,张世杰、夏贵出援襄阳,被蒙军击退;范文虎再援,再败……

农民张顺、张贵兄弟大义凛然,率领3000义军,突破元军封锁,用船装满粮草,进入襄阳。张顺身中六箭,壮烈牺牲;张贵被俘,拒绝投降,慷慨赴死。

守将吕文焕,镇定指挥,和城中百姓团结一致,击退了元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1273年,蒙军久攻不下,启用一种杀伤力很强的西域武器——回回炮,像抛石机,但抛的不是石头,而是炮弹。这成了压倒襄樊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回回炮轰塌了樊城的城墙,石头城墙出现了一个个缺口。蒙军蜂拥而入,英勇的樊城守将死战到底,全部牺牲。范天顺誓死不投降,自缢身亡;牛富率百余勇士继续巷战,重伤之下投火自尽。

元军破樊城后进行了血腥的屠城。

对岸的吕文焕目睹如此惨状,悲愤欲绝,号哭不已。

此时,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已无力抵抗元军。吕文焕不愿看到全城老百姓被屠杀,最终选择有条件地开城投降。襄阳城的老百姓躲过了血雨腥风。

襄阳一打开,元军如入无人之境,浩浩荡荡顺江而下。


1276年,长沙保卫战

潭州(长沙)知州李芾临危受命,招募3000民丁,已死守超3个月。

除夕,长沙沦陷,火光冲天,宛如人间地狱。岳麓书院300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丢下书本、冲出校园,他们英勇无畏,和敌人殊死搏斗,全部壮烈战死。参谋尹谷把自己的弟弟撵送出城,令他保存尹氏血脉,然后面向临安,全家老少皆自焚而死。而李芾此刻在自己的家中,命部下沈忠,杀掉自己的全家,让自己的家人免受被俘之苦,自己引刀向颈。

沈忠等他们酒醉后杀了他们,回到家中,痛哭,也烧了自己一家,然后拔刀自刎。


1276年5月,蒙古军占领了首都临安。满朝文武纷纷弃官而逃,小皇帝赵显正式出降。南宋名义上已经灭亡。但南宋军民的反抗还没结束。

遥看重庆钓鱼城,临安陷落,南宋投降,钓鱼城仍然与元军英勇抗争。从蒙古入侵开始,已经坚守了36年。

南宋灭亡3年后,1279年正月,守将王立才在忽必烈承诺赦免全城百姓的情况下向元军投降。但其他30多名守将拒不投降,没有一人乞求怜悯,拔剑自刎。忠烈之士,令人可敬。

东南方。陆秀夫、文天祥等人带着小皇帝流亡南下,继续大宋王朝最后的抵抗。东南地区又成为主要抗元阵地。

文天祥本是一文官,面对元军入侵,散尽家财招兵买马,组织义军三万,走上了战场,保家卫国。在东南地区,继续募兵,四处奔袭。最后在海丰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能成功。面对威逼利诱,宁死不降,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

直至崖山一战,无力回天。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慨然赴死,十万军民跳海殉国。甚至在元朝统治下的汉人国土上,仍有抗元义士坚持斗争……

04

宋人已和强悍的蒙古人死磕了近半个世纪。在蒙古铁骑横扫世界的杀伐中,南宋却成了最难啃的那块骨头。

日薄西山的南宋早已没有岳飞、韩世忠等一代名将,狂澜既倒,大厦将倾,却为什么突然能爆发出这么巨大的能量?南宋子民为什么要以血肉之躯死战到最后一刻?

后人骂南宋软弱无能,骂南宋不思进取,无心北伐;骂秦桧杀害岳飞,骂贾似道欺上瞒下,奸臣当道;骂南宋总是干一些仇者快亲者痛的事,自毁长城;骂南宋蠢得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宋朝自诞生以来,仿佛被下了魔咒,300多年的历史就是憋屈的历史。从盛唐走来,我们发现宋朝没有多少血性了。

这样的宋朝,值得南宋子民抛头颅洒热血吗?

后人又说,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鼎盛,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战争少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休闲活动丰富了,科举考试更公平了,致富途径更多了。每天工作了一天,听听小曲儿,逛逛夜市,灯红酒绿,歌舞升平。

这样的宋朝,值得那些人抛头颅洒热血!

这是他们的故乡,有着壮丽的锦绣河山,有着亲爱的妻子儿女。当外族入侵蹂躏自己的国家,奴役自己的儿女,他们只有拿起武器,誓死保家卫国。

这就是最朴素的爱国情怀,最伟大的民族气节。无论它怎样千疮百孔,无论它多么贫穷落后,每个人都要坚定不屈地捍卫它。

宋朝是文治时代,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重文轻武必然导致国家军事弱小,四处挨打。但文人骨子里流淌的忠君爱国思想却捍卫了一个国家最后的尊严。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受儒家思想影响,修身治国平天下,充满社会责任感,儒雅而坚定,为了心中信仰而义无反顾,宁死不屈。

从伯夷和叔齐宁死不食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到苏武被匈奴流放北海,坚守19年,宁死不屈;到文天祥就义前绝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到清朝入关,老百姓留发不留头的抗争;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了独立和解放,不屈不挠反抗入侵者……

上下五千年,中国民族精神从未断过。崖山之后无中华,更无从说起。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宋朝,吸取历史的教训,更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或许在整个宋朝,是那么微弱,但仍能清晰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不畏强权的铮铮铁骨。

崖山这一跳,悲壮惨烈,但不是中华民族的绝响,而是中华气节的巅峰。不管朝代怎么变迁,华夏文明从来没有被毁灭过,中国精神一直在传承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一跳,惊动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