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历史:春秋,北戎之战,平王东迁,诸侯不再遵从王命

王俊杰猛

春秋 北戎之战

春秋初年,周朝王室衰弱,郑庄公在夺取“北戎之战”的胜利之后,凭借家族世代王卿的身份,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做大郑国,意欲称霸中原。故而引起了周桓王的不满,欲罢郑伯之政,以他人代之,此举也激怒了庄公,以至于五年不朝。

周桓王十三年秋,桓王不顾臣下的阻止,亲自汇集陈、蔡、卫等诸国军队联兵伐郑,以正其不朝之罪。

周王分兵三路,使虢公将右军,以蔡、卫之兵属之,使周公将左军,以陈兵属之,王自统王师以为中军。

郑庄公随即整顿军队,准备迎击。


历史 春秋

两军交锋之前,公子元建议庄公:王卒既分三师,郑军亦当分为三军应之。左右两军,皆结方阵,以左军当其右军,以右军当其左军,庄公自率中军以当王师主力。

另外,陈国新君乃是弑君篡位,国人多有不服,勉从其征,军心不稳。若令我右军先攻左翼陈师,出其不意,其军必乱。再令左军径奔右翼蔡、卫联军,其闻陈败,亦不能支。然后,郑合三军之力以攻王卒,则其胜可全。

随后,大夫高渠弥向庄公推荐“鱼丽之阵”,此阵中车兵在前,步卒散布在甲车之侧后,塞其缺漏,车伤一人,步即补之,有进无退。此阵法极为坚密,难败易胜。

对这两项建议,庄公均欣然采纳,以此大破周师于襦葛,并射伤桓王之臂。至此,周王威信扫地,号令难出周境,各诸侯亦守土自强,咸来朝奉。

如果说平王东迁拉开了东周乱世的序幕,那么桓王的襦葛之败标志着周朝“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从此消亡,诸侯不再遵从王命,大国纷争四起,征伐不断,五霸叠兴的乱世就此形成。


历史 郑庄公

在以臣犯君的情况下,郑庄公能够赢得襦葛之战的最终胜利,其原因有二:

首先,在谋略上庄公善于征求各位卿士的意见,在知彼知己的前提下,率先进攻国内人心不稳的左翼陈国军队,并顺势攻取以蔡、卫军为主的周师右翼,对于桓王的中军主力形成钳形攻势,进而牢牢占据战场的主动。

其次,在战术上庄公积极吸取郑军与戎兵交战中车步脱节的教训,大胆改进了传统的车战军阵,创造性地采用了全新的“鱼丽之阵”,使得车兵和步兵这两个古代最主要兵种的结合更加紧密,相得益彰,使得郑军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可见,襦葛之战的胜利,不仅是车兵和步兵协同作战的结果,更是庄公将抽象的军事计谋和具体的军事战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总之,再完备的战术也要有缜密的谋略作为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只是徒有其表,难以切中要害;同时再完美的谋略也须有相应的战术作为支撑方可发挥实效,否则也终难实现。

北戎,又称山戎,是中/国古代北方戎族的一支,春秋时期常与相邻的诸侯国发生冲突。

周桓王六年,北戎乘周室王业衰微,中原纷争不断之际,南下入侵郑国。郑庄公遂率众迎击。北戎部队以步兵为主,机动性强,地形适应能力强;郑国部队则以车兵为主,冲击力强,但受地形限制较大。

郑庄公恐北戎军实施突袭,陷郑军于困境,于是向众臣僚征求抗敌意见。

公子突认为北戎军机动性虽强,但军制不整,兵士贪婪,胜不向让,败不向救,故建议庄公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伏击歼敌。

庄公接收了公子突的建议,以一部偏师佯败诱敌,并将郑军主力分为三部,埋伏于北戎军追击的必经之路上。

交战之后,郑军与北戎军稍作接触,旋即假装败退,并丢弃大量旌旗财物。戎军前队见有利可图,便穷追不舍。当北戎军深入伏击区域后,郑军三处伏兵同时出击,车驰卒奔,将其斩为数段,一举消灭。戎军后队见状,争相逃命,郑军乘机掩杀,大获全胜。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的一次成功伏击战例。


郑庄公 历史 春秋

郑庄公明辨敌我利害的思维方式,以及因势利导和设伏邀击的作战风格,对后世作战指挥艺术的发展以及军事理论的确立均具有相当的影响。

战争的指挥艺术就在于冷静思考,因敌变化,但这种变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基于对敌我双方利害进行分析之后,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的变化。

孙子曰:“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如众寡相敌,兵众者力强,虽是优势,但粮草不济就是个问题,这就是利中之害。

官渡之战,曹操正是利用袁绍的这一缺点,焚其乌巢粮草,使得数十万大军顿时崩溃。

兵寡者力弱,虽是劣势,但机动灵活,利于长途奔袭,此乃害中之力。曹操也是利用自身这一优点,精兵轻装突袭乌桓,一战而定北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弹历史:春秋,北戎之战,平王东迁,诸侯不再遵从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