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文章阅读量低?你忽视了这三大写作细节

你是不是总有这样的疑问,我的文章语言华丽,内容丰富,干货满满,但是为什么无人问津呢?

是呀,明明拥有王者的能力,却在别人眼中是个青铜。

如今的屏读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手机阅读网络文章,利用碎片化时间来浏览信息,眼睛停留在屏幕的时间都很短。因此,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文章的文字过于密集或不分段,还有错别字,阅读体验不好,读者基本不会再读下去了。

那么,如何增强文章本身的可读性,除了内容好外,还要让读者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直到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布兰登创作了《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我才明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01增加段落空白

提高文章的可读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加文章的页边空白。我们在浏览自媒体文章的时候,为了增加文章的易读性,基本一段不会超过3行,段与段之间都会空一行,这样的排版,阅读起来会很轻松,眼睛也不会很疲劳。

每周的作业点评,笑薇老师都会强调这个问题,一定要注意这些小细节,虽然问题不大,但是很影响读者的心情,如果是投稿的话,编辑看到这样的文章排版,直接就会打回去,内容都不会看。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段落之间的空白是有必要留的,增加空白不但能够缓解读者的视觉疲劳,而且能给读者留下好印象。

当然,排版可不是留个空格这么简单!还用注重其他的细节。

02善用小标题

小标题的作用可以区分章节内容。不管写书评还是写流量文,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都会在每个部分增加一个小标题,引导读者的注意力,如果没有标题的话,读者就无法获取信息。

参加书评班之前,写文章从没想过要增加一个小标题。学生时期,写作文没有养成这种好习惯,老师好像也没有强调过。

加入笑薇老师的书评班之后,老师和助教非常注重文章的细节。

记得助教媛媛在点评我的《快速阅读术》书评时,提到将三个亮点解读分别加一个小标题,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亮点解读的层次分明,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到文章的亮点内容。

你写文章时,喜欢用小标题吗?不妨可以试一下。

03修改文章

有一句话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都是经过不断的打磨推敲才形成了最后的绝佳美文。

布兰登提到,修改文章是一件很磨人的事情,经过多次修改后,不愿意再增添或删除任何东西,此时你的文章才算是完成了。

比如,马克思写《资本论》,据说从计划到草稿都经过了多年的多次修改;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也是经历十载,增删五次,才有今天的宏篇巨著。

可见,在中外的文学史上,文学家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除了他们本身的辛勤创作,还有就是他们对写作的态度非常严谨,注重细节。

所以,好文章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千锤百炼,最终形成让你满意的文章。

那么,好文章是如何修改出来的呢?

文章的修改方法、修改习惯往往因人而异,很难说谁的方法、谁的习惯最好。但是,多数人采用的方法,反复修改的习惯肯定是好习惯。

回放修改法。一篇文章的初稿完成后,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把初稿从头到尾在脑子里过一遍,就像过“电影”一样,还要根据内容的重要性来调整播放倍数,发现问题就按一下暂停键,研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此反复,在快进和来回倒带中看一看还有什么毛病。

这种脱稿式的“回头看”,速度必定比拿着手稿看要慢上不少,但是,慢才更有利于发现问题,同时还能加深对稿子的印象,增强自己的记忆力。

朗读修改法。朗读,也是一种修改文章的好方法。古人把写诗说成是“吟诗”,这“吟”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朗读。“新诗改罢自长吟”,诗圣杜甫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诗歌锤字炼句的。

鲁迅先生在写好小说《幸福的家庭》一稿后,在家中大声的朗读。他为什么要朗读小说稿子呢?其实,他也是在修改稿子。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鲁迅先生的做法和《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的一个原则:删除不必要的词不谋而合。

文章有力贵在简洁。句子中不必要的词,段落中不必要的句子,文章中不必要的段落,都应该删掉。

冷却修改法。就是写好初稿后,不立即修改,二是暂时放下,过一段时间在修改。万垒赛耶夫在《果戈理是怎样写作的》一书中介绍果戈理的修改文章经验时说:“……随后,过一个月,两个月,有时候也许还要就一些,你在拿出你所写的东西来读一读吧,你会发现有许多不对的,很多多余的,和很多没有达到的地方……你拿起它,读一遍,用同样的方法改一改。”

由此可见,当我们在紧张的气氛下写完初稿之后,应该让头脑冷却一下、放松一下,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修改自己的稿子,效果往往比连续作战要好很多。

其实,关于“冷却”的时间长短,要看个人习惯,以及交稿的时限要求。清代文人李渔的习惯是“脱稿之日,隔日一删,逾月一改”,现代作现代作家朱自清则主张稿成后隔两三天复审一回。

我个人更赞同朱自清的主张,因为如果时间隔得太久,对稿子会有所生疏,又得重新熟悉;如果距离成稿时间太近,不容易跳出原来的思维定势,很难发现问题。

写在最后: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列举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高效写作原则,告诉我们如何写出一篇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印象深刻的好文章。

倘若你的文章干货丰富,内容充实,但是阅读量很低,《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完全可以突显你的王者能力,助你成功上王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你的文章阅读量低?你忽视了这三大写作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