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几天农村留守女孩钟芳蓉上了热搜,原因是她以676分湖南省第三的成绩报考北大考古系。
看到评论区网友的留言批评的占大部分:“考古能有什么出息,孩子选专业太草率了。”、“应该选个热门的专业,这样出来就能有好工作,全家也能一起过上好日子,弟弟也不用继续留守。”
更甚有网友说出了以后遭到社会的毒打就后悔了的话。
然而对于网友的质疑,钟芳蓉以一句:“我个人特别喜欢,我喜欢就够了。”作为回答。
可见她的家庭成员并没有反对她选择考古系。
在接受采访时,钟芳蓉的爸爸说:“她很有主见,喜欢历史,他的性子安静,能静下心来学习。”
在了解到考古专业很冷门,就业渠道很窄之后,他心里也有担心。在总结自己想法时说「农村人最主要担心钱的问题」,然后到了孩子身上话锋一转说:“但是她金钱看得比较淡,我也认为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开心。”
虽然是留守儿童,但是爸爸对女儿的认可和信任确实女儿成长道路上的最大助力。
钟芳蓉的这个专业选择完全是按照兴趣而来的,而父亲也尊重孩子的兴趣,顺应孩子的天性,给出的是鼓励和支持而不是粗暴的干涉制止。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也就是说,每个孩子的出生都有天然的使命,好的父母会帮助孩子完成这个使命,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意识破坏它。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二
王菲的大女儿窦靖童,在成长中一直饱受争议。
辍学、纹身、染发等,这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干的事,可是作为母亲的王菲却看的很开,没有去干涉制止。
曾经李亚鹏为了能让窦靖童读北京四中国际学校,苦等校长三个小时,后又克服种种挫折她才有了入学资格,可是14岁的她却在上学一年后退学转而去美国学音乐。
窦靖童骨子里的不安分的她18岁又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退学。
可能很多网友会说:她父母有钱,可劲儿的造呗!如果她是穷人家的孩子,肯定不会也不敢这么叛逆。
但是面对采访时窦靖童却说:“我不是放弃学业,而是放弃了在学校学习的这种形式,外面有我真正想学的东西。在学校里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我知道。当我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我已经准备好了。”
她有自己的音乐梦,休学后并不是毫无作为。而是在咖啡厅一边打工赚钱,一边出唱片,她的单曲还入围过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
这样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叛逆,实际上里子培养得特别好,有进取心,有自己的追求。
李亚鹏曾经反对14岁的窦靖童退学,可是王菲却很尊重孩子的天性。
说起教育孩子,她更愿意将孩子当做独立个体与相处,“我对孩子的这种保护欲及担忧只存在于她们的婴幼儿时期,过了这个阶段就把她们当作独立个体去相处和交流了。”
好的父母不会去扮演孩子生活当中的决定者,而是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
三
著名思想家卢梭在「自然教育」中指出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天性教育,即从孩子的天性入手,遵循孩子生命成长的规律,培养儿童具有真、善、美的特质。
如何让孩子的天性成为他的内在驱动力,父母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学会发现赏识孩子的长处,
亲子教育的出发点是孩子的天性,而不是父母的喜好。
闺蜜的儿子陈鹏上小学的时候就被同学嘲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文化课都是在及格线上徘徊,而体育课上却是生龙活虎,跳远,跑步都不在话下。
上初中后闺蜜给陈鹏报了体校,她说:“与其在班里成绩不好招人嘲笑,还不如让他发挥特长,只要他开心就好。”
得到父母的鼓励,陈鹏在体校一直表现的很好。去年还在省里举办的长跑比赛时拿了一等奖。
孩子具有自身的特点,父母不能违背孩子的天性,用成人的思维和学习方法来教育孩子,否则不仅会让孩子失去童年的快乐,更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2.对孩子不能过分管束压制。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在没有成名之前为了相声事业受尽了委屈和辛苦,所以他一直反对儿子郭麒麟说相声,想让他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一段采访中,郭德纲说:“我儿子之前读书还经常可以考满分,我说不错哦,他说我其实来说,有一部分是给你们上的,让你们在朋友面前有个谈资,这句话让我觉得五雷轰顶。我不希望我的儿子为了学业去如何如何,可能我只是从父亲的角度去自私的想让他学业有成。”
郭麒麟初中辍学开始学习说相声,他再也没有反对。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要想树木长得好,最大秘诀就是顺应树木的天性,让它尽性生长。其实我们培养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让他按照自己的心性自然地成长,会成长得更好。
3.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都成了小皇帝,父母都在围着他转,小到一日三餐穿什么衣服,大到选择什么兴趣班,以后的人生怎么规划。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思维去控制孩子,却很少让他们自己选择。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树,小树的天性就是努力伸展自己的枝叶朝向天空。如果父母都像对待公园里的小树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把他们修剪成各种造型。在普通人的眼中可能很美,但是比起森林里的参天大树,还是后者更挺拔,坚强,有力量。
按照大人的意愿长大的孩子,虽然看上去很成功,可是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孩子做事畏畏缩缩,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
这样长大后怎么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更不用说会有什么创新或者建树了。
四
闺蜜家有个6岁的儿子,性格安静,对人都是彬彬有礼像个小绅士,我还羡慕说她家的儿子就是个宝贝。
前天闺蜜却跟我抱怨他儿子不愿意去上兴趣班,为此还跟她发脾气了,现在还在冷战中。
我真的脑补不出来那么乖巧的孩子跟妈妈吵架时的样子。问了原因才知道,原来闺蜜想让儿子去学跆拳道,觉得男孩子就应该有男子气概,可是儿子却想去学绘画,很排斥跆拳道。
其实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性格安静的男孩子学绘画确实更合适一点。
人生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不否认父母做的决定是为了让孩子以后有更好的发展,但是还有也应该具有选择的权利。在顺应孩子天性的基础上,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
没有人可以说画画一定比会玩乐高有用,也不能说掌握一门乐器就比熟知户外植物特性有用。如果这些不能让孩子产生兴趣,而只是被动的应付,那只会有反作用。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提倡的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天性发展,教育不得干预儿童的发展,不要以任何不合要求的社会制度,传统偏见及成年人认为儿童应该受到的「优质教育」来制约儿童的天性发展。
真正的教育不是父母觉得这样很好,而是要让孩子「成为你自己」。
作者┃半夏
来源┃山伯教育-专注礼育养育教育资讯
编辑┃丄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