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我选择不办婚礼

前段时间领了结婚证,双方父母便开始操持着结婚摆酒席的事。

我生在苏州的一个县级市,开发比较早,照理应该人民群众思想会开阔些,可或许是我们那儿老一辈观念太强,反而它在我眼里格外的传统与保守。

我不只一次想跟父母商量一下不办婚礼的事,可也能意识到,实际上结婚本就不是我自己个人的事,而是父母生命历程的一个重要仪式。他们需要展示自己的养育成果,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他们逃不开“面子”这两个字。

小地方最麻烦的事,无非就是统一的价值观。办酒席时桌上山珍海味,男人们人手一包中华,这是我们父母辈对于“体面”这两个字的基本理解。如果经济不允许做到这些,就会有三姑六婆背后偷偷戳着你的脊梁骨,说你们这家人不行,太小气。如果不办婚礼,父母的脸面就真的没处搁了。或许对于不少家长眼里头,女方怎样都是弱势的一方,办个婚礼公告天下,也让男方能深切的意识到:“I am watching you!”

前几日与爱人商量婚礼的事,才说了两句她便不乐意了,说:“我们结婚是我们的事情,凭什么让长辈告诉我们要买多少金器,在哪里买房子。对我来说又没用,结婚这么重要的事我就不能自己做主吗?”

我家乡的婚礼习俗比较奇葩,一般要连着摆上三天,六顿。一般一桌大大小小近30个菜,就没见过有人能把一桌菜吃完的。由于我们家亲戚关系比较复杂,预计怎么样也得摆个六、七十桌。不少地方办婚礼,还能把之前甩出去的份子钱往回收一点,在我们那儿,基本就见不到办个酒席还能挣钱的。

往年我们那儿也不兴搞什么婚庆典礼的,亲戚朋友们来了就往长凳上一坐,等着婚车在一阵鞭炮声中接新娘回来。新人们露个脸,就能直接开饭了,倒也爽快。这几年市里多了许多婚庆公司,办起婚礼来也像模像样。为了热闹,不少父母也是觉得钱花得值。于是婚礼上又搭起了舞台架子,有了啰嗦的婚礼主持人。运气好的话,碰到个规规矩矩的司仪也没什么。可总有那么几个,为了热闹,在台子上把你当猴耍来逗台下人笑。你往台下望去,几百号人就没几个你能认得出来的,每个人都笑得开心灿烂。可我总觉得,要是我站在那台上,心里头铁定没什么滋味,甚至有些恼。

无论是出于个人意愿,还是经济利益角度,这婚礼真的是不办也罢。

记得12年台湾作家张铁志结婚的时候,发了个微博大概意思是说,今天结婚了,没拍婚纱照也没办婚礼,家长们吃了个便饭,又在livehouse请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来唱歌。(当晚压轴的是左小祖咒和张玮玮)我当时就说,要是以后我要结婚,一定也这样。两个人简简单单的,做件最喜欢的事,无论是请个乐队来,还是直接出门旅行结婚都显得那么的意义非凡。或许这样对我来说,显得更有仪式感。

还有一个小故事应该也有不少人听过。荷西一早去沙漠里逛了一圈,捡回来一个大盒子,里头竟然是个惨白的骆驼头骨。三毛高兴坏了,说:“这是最棒的结婚礼物。”她跑进房里换了一件蓝色长衣,又冲进厨房抓了把香菜别再帽子上,挽着荷西走了四十分钟,穿过沙漠去镇上的一个礼堂。没经验的神父颤颤巍巍地宣布了他们正式结为夫妻。而荷西,他高兴地只给自己戴上了戒指,就跑远了。

故事只是故事,想法也只是想法。哪怕婚礼再无聊,说不定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天。所以抱着“孝顺”和“侥幸”的念头,我们应该是不能免俗了。或许很多年以后,婚礼就不是非办不可的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可以,我选择不办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