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案例我们实现了某个用户抢红包的信息查询,接下来我们实现公示抢到红包并且按照红包金额大小排序查询出前
100名用户信息,这块数据并发量将更大,我们需要做缓存处理。
Controller
Service 这里做了缓存操作,缓存1分钟,1分钟过后,会再次查询数据库
测试结果如下:
我们先来了解下缓存击穿,缓存在某个时间点过期的时候,恰好在这个时间点对这个Key有大量的并发请求过来,这些请求发现缓存过期一般都会从后端DB加载数据并回设到缓存,这个时候大并发的请求可能会瞬间把后端DB压垮。
上面查询红包排名就存在击穿现象,比如10万用户请求,此时缓存刚好过期,10万用户同时到达了第②个步骤,而且此时Redis中都判断没有数据,那么此时就都查询数据库,给数据库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是宕机。
针对缓存击穿现象,可以有多重解决方案。我们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实用的5种方案。
后台定义一个job(定时任务)专门主动更新缓存数据.比如,一个缓存中的数据过期时间是1分钟,那么job每隔25秒刷新数据(将从数据库中查到的数据更新到缓存中),或者缓存不过期,直接写定时任务定时更新即可。定时器需要择优选择,比如可以用 elastic-job , xxl-job 。
这种方案比较容易理解,但会增加系统复杂度。比较适合那些 key 相对固定,cache 粒度较大的业务,key 比较分散的则不太适合,实现起来也比较复杂。
采用多级缓存也可以有效防止击穿现象,首先通过程序将缓存存入到Redis缓存,且永不过期,用户查询的时候,先查询Nginx缓存,如果Nginx缓存没有,则查询Redis缓存,并将Redis缓存存入到Nginx一级缓存中,并设置更新时间。这种方案不仅可以提升查询速度,同时又能防止击穿问题,并且提升了程序的抗压能力。
解决上面超卖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分布式锁来控制,分布式锁的原理很简单。
分布式锁主要是实现在分布式场景下保证数据的最终一致性。在单进程的系统中,存在多个线程可以同时改变某个变量(可变共享变量)时,就需要对变量或代码块做同步(lock—synchronized),使其在修改这种变量时能够线性执行消除并发修改变量。但分布式系统是多部署、多进程的,开发语言提供的并发处理API在此场景下就无能为力了。
目前市面上分布式锁常见的实现方式有三种:
1.基于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性能效率比较低,不推荐)
2.基于缓存(Redis等)实现分布式锁; (推荐)
3.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推荐)
大部分网站使用的分布式锁是基于缓存的,有更好的性能,而缓存一般是以集群方式部署,保证了高可用性。而Redis分布式锁官方推荐使用redisson。
Redission分布式锁说明:
1、redission获取锁释放锁的使用和JDK里面的lock很相似,底层的实现采用了类似lock的处理方式
2、redisson 依赖redis,因此使用redisson 锁需要服务端安装redis,而且redisson 支持单机和集群两种模式下的锁的实现
3、redisson 在多线程或者说是分布式环境下实现机制,其实是通过设置key的方式进行实现,也就是说多个线程为了抢占同一个锁,其实就是争抢设置key。
基于Redisson分布式锁实现
步骤:
1、引入依赖包
2、定义锁的操作方法
a.获取锁的方法
b.解锁
3、创建链接Redis集群的配置文件,在里面做相关配置
4、RedissonClient,实现锁的操作->获取锁和解锁
5、创建工厂对象Redisson的工厂
<dependency>
<groupId>org.redissongroupId>
<artifactId>redisson-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3.11.0version>
dependency>
public interface DistributedLocker {
/***
* lock(), 拿不到lock就不罢休,不然线程就一直block
* @param lockKey
* @return
*/
RLock lock(String lockKey);
/***
* timeout为加锁时间,单位为秒
* @param lockKey
* @param timeout
* @return
*/
RLock lock(String lockKey, long timeout);
/***
* timeout为加锁时间,时间单位由unit确定
* @param lockKey
* @param unit
* @param timeout
* @return
*/
RLock lock(String lockKey, TimeUnit unit, long timeout);
/***
* tryLock(),马上返回,拿到lock就返回true,不然返回false。
* 带时间限制的tryLock(),拿不到lock,就等一段时间,超时返回false.
* @param lockKey
* @param unit
* @param waitTime
* @param leaseTime 租赁时间,如果超过指定时间还没解锁,就强制解锁
* @return
*/
boolean tryLock(String lockKey, TimeUnit unit, long waitTime, long leaseTime);
/***
* 解锁
* @param lockKey
*/
void unlock(String lockKey);
/***
* 解锁
* @param lock
*/
void unlock(RLock lock);
}
实现上面接口中对应的锁管理方法,编写一个锁管理类 RedissonDistributedLocker ,代码如下:
@Component
public class RedissonDistributedLocker implements DistributedLocker {
@Autowired
private RedissonClient redissonClient;
/***
* lock(), 拿不到lock就不罢休,不然线程就一直block
* @param lockKey
* @return
*/
@Override
public RLock lock(String lockKey) {
RLock lock = redissonClient.getLock(lockKey);
lock.lock();
return lock;
}
/***
* timeout为加锁时间,单位为秒
* @param lockKey
* @param timeout
* @return
*/
@Override
public RLock lock(String lockKey, long timeout) {
RLock lock = redissonClient.getLock(lockKey);
lock.lock(timeout, TimeUnit.SECONDS);
return lock;
}
/***
* timeout为加锁时间,时间单位由unit确定
* @param lockKey
* @param unit
* @param timeout
* @return
*/
@Override
public RLock lock(String lockKey, TimeUnit unit, long timeout) {
RLock lock = redissonClient.getLock(lockKey);
lock.lock(timeout, unit);
return lock;
}
/***
* tryLock(),马上返回,拿到lock就返回true,不然返回false。
* 带时间限制的tryLock(),拿不到lock,就等一段时间,超时返回false.
* @param lockKey
* @param unit
* @param waitTime
* @param leaseTime
* @return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tryLock(String lockKey, TimeUnit unit, long waitTime, long leaseTime) {
RLock lock = redissonClient.getLock(lockKey);
try {
return lock.tryLock(waitTime, leaseTime, un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false;
}
/***
* 解锁
* @param lockKey
*/
@Override
public void unlock(String lockKey) {
RLock lock = redissonClient.getLock(lockKey);
lock.unlock();
}
/***
* 解锁
* @param lo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unlock(RLock lock) {
lock.unlock();
}
}
clusterServersConfig:
# 连接空闲超时,单位:毫秒 默认10000
idleConnectionTimeout: 10000
pingTimeout: 1000
# 同任何节点建立连接时的等待超时。时间单位是毫秒 默认10000
connectTimeout: 10000
# 等待节点回复命令的时间。该时间从命令发送成功时开始计时。默认3000
timeout: 3000
# 命令失败重试次数
retryAttempts: 3
# 命令重试发送时间间隔,单位:毫秒
retryInterval: 1500
# 重新连接时间间隔,单位:毫秒
reconnectionTimeout: 3000
# 执行失败最大次数
failedAttempts: 3
# 密码
#password: test1234
# 单个连接最大订阅数量
subscriptionsPerConnection: 5
clientName: null
# loadBalancer 负载均衡算法类的选择
loadBalancer: !<org.redisson.connection.balancer.RoundRobinLoadBalancer> {}
#从节点发布和订阅连接的最小空闲连接数
slaveSubscriptionConnectionMinimumIdleSize: 1
#从节点发布和订阅连接池大小 默认值50
slaveSubscriptionConnectionPoolSize: 50
# 从节点最小空闲连接数 默认值32
slaveConnectionMinimumIdleSize: 32
# 从节点连接池大小 默认64
slaveConnectionPoolSize: 64
# 主节点最小空闲连接数 默认32
masterConnectionMinimumIdleSize: 32
# 主节点连接池大小 默认64
masterConnectionPoolSize: 64
# 订阅操作的负载均衡模式
subscriptionMode: SLAVE
# 只在从服务器读取
readMode: SLAVE
# 集群地址
nodeAddresses:
- "redis://192.168.211.141:7001"
- "redis://192.168.211.141:7002"
- "redis://192.168.211.141:7003"
- "redis://192.168.211.141:7004"
- "redis://192.168.211.141:7005"
- "redis://192.168.211.141:7006"
# 对Redis集群节点状态扫描的时间间隔。单位是毫秒。默认1000
scanInterval: 1000
#这个线程池数量被所有RTopic对象监听器,RRemoteService调用者和RExecutorService任务共同共享。默认2
threads: 0
#这个线程池数量是在一个Redisson实例内,被其创建的所有分布式数据类型和服务,以及底层客户端所一同共享的线程池里
保存的线程数量。默认2
nettyThreads: 0
# 编码方式 默认org.redisson.codec.JsonJacksonCodec
codec: !<org.redisson.codec.JsonJacksonCodec> {}
#传输模式
transportMode: NIO
# 分布式锁自动过期时间,防止死锁,默认30000
lockWatchdogTimeout: 30000
# 通过该参数来修改是否按订阅发布消息的接收顺序出来消息,如果选否将对消息实行并行处理,该参数只适用于订阅发布消
息的情况, 默认true
keepPubSubOrder: true
# 用来指定高性能引擎的行为。由于该变量值的选用与使用场景息息相关(NORMAL除外)我们建议对每个参数值都进行尝试。
#
#该参数仅限于Redisson PRO版本。
#performanceMode: HIGHER_THROUGHPUT
4)创建Redisson管理对象
Redisson管理对象有2个,分别为 RedissonClient 和 RedissonConnectionFactory ,我们只用在项目的
RedisConfig 中配置一下这2个对象即可,在 RedisConfig 中添加的代码如下:
/****
* Redisson客户端
* @return
* @throws IOException
*/
@Bean
public RedissonClient redisson() throws IOException {
ClassPathResource resource = new ClassPathResource("redisson.yml");
Config config = Config.fromYAML(resource.getInputStream());
RedissonClient redisson = Redisson.create(config);
return redisson;
}
/***
* Redisson工厂对象
* @param redisson
* @return
*/
@Bean
public RedissonConnectionFactory redissonConnectionFactory(RedissonClient redisson) {
return new RedissonConnectionFactory(redisson);
}
上面我们已经使用过队列术了,队列术在面对零点洪峰流量时,是相当有效,可以直接将所有流量存入到队列中,让后台不用同时处理很多请求,而是从队列中逐个消费逐个处理,上图是实现流程,由于前面抢单已经实现过该流程,所以这里不再重复讲解。
基于Nginx缓存队列术
针对一些特定操作,如果请求并发量极高,我们可以采用Nginx自身的队列术,在上一章我们已经学过了Nginx的代理缓存,其中有一个属性叫 proxy_cache_lock ,该属性的意思是:当多个客户端请求一个缓存中不存在的文件(或称之为一个MISS),只有这些请求中的第一个被允许发送至服务器。其他请求在第一个请求得到满意结果之后在缓存中得到文件。如果不启用 proxy_cache_lock ,则所有在缓存中找不到文件的请求都会直接与服务器通信。
proxy_cache_lock 的作用其实和队列术及其类似,只不过发生的地方以及处理的语言不同而已。
我们正好可以使用代理缓存来处理一些查询量大的相同数据,例如查询抢红包Top100就可以用Nginx的代理缓存中
proxy_cache_lock 来实现。
后台代码移除分布式锁:
此时只有第1次从后台获取数据,当然这里会请求3次后才会从缓存拿数据,因为有个属性 proxy_cache_min_use 3属性。
缓存雪崩是指,由于缓存层承载着大量请求,有效的保护了存储层,但是如果缓存层由于某些原因整体不能提供服务,于是所有的请求都会达到存储层,存储层的调用量会暴增,造成存储层也会挂掉的情况。
解决方案
1)缓存高可用即使个别节点、个别机器、甚至是机房宕掉,依然可以提供服务,比如 Redis Sentinel 和 Redis Cluster 都实现了高可用。
2)限流
微服务网关或者Nginx做好限流操作,防止大量请求直接进入后端,使后端载荷过重最后宕机。
3)数据预热
预先去更新缓存,再即将发生大并发访问前手动触发加载缓存不同的key,设置不同的过期时间,让缓存失效的时间点尽量均匀,不要同时失效。
4)队列术限流
使用Nginx队列或者MQ队列,缓存用户的请求,让所有相同操作只有1次查询数据库,并将查询的数据加入到缓存中,下次查询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5)加锁
数据操作,如果是带有缓存查询的,均使用分布式锁,防止大量请求直接操作数据库。
6)多级缓存(推荐)
采用多级缓存,Nginx+Redis+MyBatis二级缓存,当Nginx缓存失效时,查找Redis缓存,Redis缓存失效查找MyBatis二级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