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码海
作者:码海
前言
堆是生产中非常重要也很实用的一种数据结构,也是面试中比如求 Top K 等问题的非常热门的考点,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堆的基本操作与其在生产中的主要应用,相信大家看了肯定收获满满!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堆:
- 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 堆的定义
- 堆的基本操作
- 堆排序
- 堆在生产中应用
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我们在生产中经常碰到以下常见的问题:
- 优先级队列的应用场景很广,它是如何实现的呢
- 如何求 Top K 问题
- TP99 是生产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何快速计算
可能你已经猜到了,以上生产上的高频问题都可以用堆来实现,所以理解堆及掌握其基本操作十分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来一步步地来了解堆及其相关操作,掌握了堆,上面三个生产上的高频问题将不是问题。
堆的定义
堆有以下两个特点
- 堆是一颗完全二叉树,这样实现的堆也被称为二叉堆
- 堆中节点的值都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其子节点的值,堆中如果节点的值都大于等于其子节点的值,我们把它称为大顶堆,如果都小于等于其子节点的值,我们将其称为小顶堆。
如图示:给完全二叉树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编号,则对于任意一个节点来说,很容易得知如果它在数组中的位置为 i,则它的左右子节点在数组中的位置为 2i,2i + 1,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定位到树中的每一个节点,从而串起整颗树。一般对于二叉树来说每个节点是要存储左右子节点的指针,而由于完全二叉树的特点(叶子节点都在最后一层,并且这些叶子节点都是靠左排序的),用数组来表示它再合适不过,用数组来存储有啥好处呢,由于不需要存指向左右节点的指针,在这颗树很大的情况下能省下很多空间!
堆的基本操作
堆有两个基本的操作,构建堆(往堆中插入元素)与删除堆顶元素,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两个操作
- 往堆中插入元素
这种调整方式是先把元素插到堆的最后,然后自下而上不断比较子节点与父节点的值,我们称之为由下而上的堆化。有了以上示意图,不难写出插入元素进行堆化的代码:
public class Heap {
private int[] arr; // 堆是完全二叉树,底层用数组存储
private int capacity; // 堆中能存储的最大元素数量
private int n; // 当前堆中元素数量
public Heap(int count) {
capacity = count;
arr = new int[capacity+1];
n = 0;
}
public void insert(int value) {
if (n >= capacity) {
// 超过堆大小了,不能再插入元素
return;
}
n++;
// 先将元素插入到队尾中
arr[n] = value;
int i = n;
// 由于我们构建的是一个大顶堆,所以需要不断调整以让其满足大顶堆的条件
while (i/2 > 0 && arr[i] > arr[i/2]) {
swap(arr, i, i/2);
i = i / 2;
}
}
}
时间复杂度就是树的高度,所以为 O(logn)。
- 删除堆顶元素
看了以上示意图,代码实现应该比较简单,如下:
/**
* 移除堆顶元素
*/
public void removeTopElement() {
if (n == 0) {
// 堆中如果没有元素,也就是不存在移除堆顶元素的情况了
return;
}
int count = n;
arr[1] = arr[count];
--count;
heapify(1, count);
}
/**
* 自上而下堆化以满足大顶堆的条件
*/
public void heapify(int index, int n) {
while (true) {
int maxValueIndex = index;
if (2 * index <= n && arr[index] < arr[2 * index]) {
// 左节点比其父节点大
maxValueIndex = 2 * index;
}
if (2 * index + 1 <= n && arr[maxValueIndex] < arr[2 * index + 1]) {
// 右节点比左节点或父节点大
maxValueIndex = 2 * index + 1;
}
if (maxValueIndex == index) {
// 说明当前节点值为最大值,无需再往下迭代了
break;
}
swap(arr, index, maxValueIndex);
index = maxValueIndex;
}
}
/**
* 交换数组第 i 和第 j 个元素
*/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rr, int i, int j)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
时间复杂度和插入堆中元素一样,也是树的高度,所以为 O(logn)。
堆排序
用堆怎么实现排序?我们知道在大顶堆中,根节点是所有节点中最大的,于是我们有如下思路:假设待排序元素个数为 n(假设其存在数组中),对这组数据构建一个大顶堆,删除大顶堆的元素(将其与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进行交换),再对剩余的 n-1 个元素构建大顶堆,再将堆顶元素删除(将其与数组的倒数第二个元素交换),再对剩余的 n-2 个元素构建大顶堆...,不断重复此过程,这样最终得到的排序一定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堆排序过程如下图所示:从以上的步骤中可以看到,重要的步骤就两步,建堆(堆化,构建大顶堆)与排序。先看下怎么建堆,其实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埋下了伏笔,上一节我们简单介绍了堆的基本操作,插入和删除,所以我们可以新建一个数组,遍历待排序的元素,每遍历一个元素,就调用上一节我们定义的 insert(int value) 方法,这个方法在插入元素到堆的同时也会堆化调整堆为大顶堆,遍历完元素后,最终生成的堆一定是大顶堆。
用这种方式生成的大顶堆空间复杂度是多少呢,由于我们新建了一个数组,所以空间复杂度是 O(n),但其实堆排序是原地排序的(不需要任何额外空间),所以我们重点看下如何在不需要额外空间的情况下生成大顶堆。
其实思路很简单,对于所有非叶子节点,自上而下不断调整使其满足大顶堆的条件(每个节点值都大于等于其左右节点的值)即可,遍历到最后得到的堆一定是大顶堆!同时调整堆的过程中只是不断交换数组里的元素,没有用到额外的存储空间。那么非叶子节点的范围是多少呢,假设数组元素为 n,则数组下标为 1 到 n / 2 的元素是非叶子节点。下标 n / 2 + 1 到 n 的元素是叶子节点。画外音:假设下标 n/2+1 的节点不是叶子节点,则其左子节点下标为 (n/2 + 1) * 2 = n + 2,超过了数组元素 n,显然不符合逻辑,由此可以证明 n / 2 + 1 开始的元素一定是叶子节点示意图如下:如图示:对每个非叶子节点自上而下调整后,最终得到大顶堆。有了以上思路,不难写出如下代码:
/**
* 对 1 妻 n/2 的非叶子节点自上而下进行堆化,以构建大顶堆
*/
public void buildHeap() {
for (int i = n/2; i > 0; i--) {
heapify(i);
}
}
这样建堆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我们知道对每个元素进行堆化时间复杂度是 O(log n),那么对 1 到 n/2 个元素进行堆化,则总的时间复杂度显然是 O(n log n)(实际上如果详细推导,时间复杂度是 O(n),这里不作展开,有兴趣的同学建议查一下资料看下 O(n) 是怎么来的)。知道怎么建堆,接下来排序就简单了,对 n 个元素来说,只要移除堆顶元素(将其与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再对之前的 n-1 个元素堆化,再移除堆顶元素(将其与倒数第二个元素交换)...,不断重复此过程即可,代码如下:
/**
* 堆排序
*/
public void heapsort() {
// 建堆
buildHeap();
int i = n;
while (true) {
if (i <= 1) {
break;
}
// 将堆顶元素放到第 i 个位置
swap(arr, 1, i);
i--;
// 重新对 1 到 i 的元素进行堆化,以让其符合大顶堆的条件
heapify(1, i);
}
}
时间复杂度上文已经分析过了,就是 O(n log n),居然和快排一样快!但堆排序实际在生产中用得并不是很多,Java 默认的数组排序(Arrays.sort())底层也是用的快排,时间复杂度和快排一样快,为啥堆排序却并不受待见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 快排在递归排序的过程中,都是拿 pivot 与相邻的元素比较,会用到计算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局部性原理,啥叫局部性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当 CPU 读取到某个数据的时候,它认为这个数据附近相邻的数据也有很大的概率会被用到,所以干脆把被读取到数据的附近的数据也一起加载到 Cache 中,这样下次还需要再读取数据进行操作时,就直接从 Cache 里拿数据即可(无需再从内存里拿了),数据量大的话,极大地提升了性能。堆排序无法利用局部性原理,为啥呢,我们知道在堆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比较节点与其左右子节点的大小,左右子节点也需要比较其左右节点。。。
如图示:在对节点 2 自上而下的堆化中,其要遍历数组中 4,5,9,10... 中的元素,这些元素并不是相邻元素,无法利用到局部性原理来提升性能2、我们知道堆排序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把堆顶元素移除,重新进行堆化,每次堆化都会导致大量的元素比较,这也是堆排序性能较差的一个原因。3、堆排序不是稳定排序,因为我们知道在堆化开始前要先把首位和末位元素进行交换,如果这两元素值一样,就可能改变他们原来在数组中的相对顺序,而快排虽然也是不稳定排序,不过可以改进成稳定排序,这一点也是快排优于堆排序的一个重要的点。
堆在生产中应用
堆排序虽然不常用,但堆在生产中的应用还是很多的,这里我们详细来看堆在生产中的几个重要应用1、 优先级队列我们知道队列都是先进先出的,而在优先级队列中,元素被赋予了权重的概念,权重高的元素优先执行,执行完之后下次再执行权重第二高的元素...,显然用堆来实现优先级队列再合适不过了,只要用一个大顶堆来实现优先级队列即可,当权重最高的队列执行完毕,将其移除(相当于删除堆顶),再选出优先级第二高的元素(堆化让其符合大顶堆 的条件),很方便,实际上我们查看源码就知道, Java 中优先级队列 PriorityQueue 就是用堆来实现的。2、 求 TopK 问题怎样求出 n 个元素中前 K 个最大/最小的元素呢。假设我们要求前 K 个最大的元素,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来做
- 取 n 个元素的前 K 个元素构建一个小顶堆
- 遍历第 K + 1 到 n 之间的元素,每一个元素都与小顶堆的堆顶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小于堆顶元素,不做任何操作,如果大于堆顶元素,则将堆顶元素替换成当前遍历的元素,再堆化以让其满足小顶的要求,这样遍历完成后此小顶堆的所有元素就是我们要求的 TopK。
每个元素堆化的时间复杂度是 O(logK),n 个元素时间复杂度是 O(nlogK),还是相当给力的!3、 TP99 是生产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何快速计算先来解释下什么是 TP99,它指的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如5分钟),统计某个接口(或方法)每次调用所消耗的时间,并将这些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取第99%的那个值作为 TP99 值,举个例子, 假设这个方法在 5 分钟内调用消耗时间为从 1 s 到 100 s 共 100 个数,则其 TP99 为 99,这个值为啥重要呢,对于某个接口来说,这个值越低,代表 99% 的请求都是非常快的,说明这个接口性能很好,反之,就说明这个接口需要改进,那怎么去求这个值呢?思路如下:
- 创建一个大顶堆和一个小顶堆,大顶堆的堆顶元素比小顶堆的堆顶元素更小,大顶堆维护 99% 的请求时间,小顶堆维护 1% 的请求时间
- 每产生一个元素(请求时间),如果它比大顶堆的堆顶元素小,则将其放入到大顶堆中,如果它比小顶堆的堆顶元素大,则将其插入到小顶堆中,插入后当然要堆化以让其符合大小顶堆的要求。
- 上一步在插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可能会导致大顶堆和小顶堆中元素的比例不为 99:1,此时就要做相应的调整,如果在将元素插入大顶堆之后,发现比例大于 99:1,将需将大顶堆的堆顶元素移到小顶堆中,再对两个堆堆化以让其符合大小顶堆的要求,同理,如果发现比例小于 99: 1,则需要将小顶堆的堆顶元素移到大顶堆来,再对两者进行堆化。
以上的大小顶堆调整后,则大顶堆的堆顶元素值就是所要求的 TP99 值。有人可能会说以上的这些应用貌似用快排或其他排序也能实现,没错,确实能实现,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在静态数据下用快排确实没问题,但在动态数据上,如果每插入/删除一个元素对所有的元素进行快排,其实效率不是很高,由于要快排要全量排序,时间复杂度是 O(nlog n),而堆排序就非常适合这种对于动态数据的排序,对于每个新添加的动态数据,将其插入到堆中,然后进行堆化,时间复杂度只有 O(logK)
总结
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在对动态数据进行排序时性能很高,优先级队列底层也是普遍采用堆来管理,所以掌握堆的基本操作十分重要。另外我们也知道了 Java 的优先级队列(PriorityQueue)也是用堆来实现的,所以再次说明了掌握基本的数据结构非常重要,对于理解上层应用的底层实现十分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