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陷阱”——造成一个人职场平庸的根本原因

“思维陷阱”

一个人职场平庸的根本原因

你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有些人在职场显得特别差?


我们生活在一个容易让人焦虑的时代,每天都需要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大量的信息,但少有人清醒地知道,这些信息悄悄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乃至“行为”,引导我们走进陷阱,如果你不能意识到,你可能正在被“思维陷阱”拖入平庸和焦虑的痛苦中。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列出三种最常见的陷入“思维陷阱”的人,对照看看自己是不是:


热衷快餐知识,却不能清醒知道自己无知的人


习惯什么都“靠自己”的人


无法一眼看透事物发展背后本质的人



1:热衷快餐知识,却不能清醒知道自己无知的人


伴随着知识付费的崛起,近几年出现了大量热衷快餐知识的人,他们是朋友圈的“概念狂人”,对权威、意见领袖的观点非常追捧,关于最新的话题他总能发表看法,他们热衷于走捷径,转发的文章总是散发着贩卖焦虑的气味。但如果与他们深入交流,你会发现,除了这些二手的快餐知识,他们对常识和经典无知的可怕。


这些人最大的特点是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认为自己脑子中的想法是什么样,世界就是什么样。这种人在职场有一个很难缠的习惯:很喜欢先入为主一个自己坚持的观点,然后再围绕这个观点去寻找支持论据。


如果这种人有较高的执行力,那就太可怕了,因为在他们很努力地将片面的理解付诸行动时,你根本无法说服他,一切都要等他让所有人都撞得头破血流停下来才能进行调整。


2:习惯什么都“靠自己”的人


如果一个人看多了鸡汤文里“什么都不如自己可靠”的口号,或者片面理解了近几年常说的“为结果负责”这句话,那他就会走入“靠自己”的思维陷阱。


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害怕麻烦别人,害怕拒绝,认为目前事物无法圆满完成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实力或资源还不够,所以会一味地增强自身资源以期望达到目标。


他们既不能看到别人那里多余的可协作资源,也不能将自己的资源为别人所用。


因为害怕暴露出错,他们也不擅长分享和求助。他们会觉得自己深刻理解了“责任”的意义,但是却总是感到每天的工作压力山大,那些习惯在办公室里加班到凌晨但效率低下的员工往往是这种人。


3:无法一眼看透事物发展背后矛盾本质的人



《教父》最有名的一句话是“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一生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那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呢?其实就是位于事物发展中底层的矛盾。


如果一个人看事物或者解决工作难题的时候,没有思考背后的矛盾和规律的习惯,就容易流于表面,他们可能洞察力不错,比起一般人更关注那些细节,但是却缺乏全局观,容易纠结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注意!没有日常观察思考“事物发展背后的矛盾”习惯的人,注定无法成长为团队的领导者!


在职场,他们是需要反复指导和争论,耗费团队沟通成本的下属,在解决问题时,他们是无法快速清晰找到问题抓手的那群人;在生活中,他们往往又会陷入“拎不清”或“选择困难”的麻烦中。


“思维陷阱”就藏在人性的弱点中,它是如此可怕和不易察觉。“思维陷阱”会无时无刻存在,人必须通过训练保持觉知才行,所以在这里我们就为您提供一种不同的思维习惯。


带着无知“观察”的思维习惯



“汽车没出现之前,人们只会说自己要一匹更快的马,但亨利福特却能观察到人心深处对速度的追求,为人们造出汽车”。


“观察”的不是表面,而应该是人的内心!在这个状态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不带任何预设立场的“空”,不先入为主,不画地为牢,带着无知观察世界。


你不能带着“已知”去看待市场。不能孤立的,刻板地去读那些所谓的“大数据”,也不能光靠人云亦云来判断用户真正的需求,而要用“无知”的心态去接近和观察用户——那些一个个自然人的情绪和需要,以人为本。


不然,就会像百度沉迷于搜索引擎的修补,放出了头条,腾讯放弃了对用户工作外时间使用的的观察,做大了抖音。


日常中,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的情商和同理心不足,不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要怎么办?

这就可以先从“观察”自己的内心的练习开始。

练习“观察”的方式:

保持空无,抛下预设

用客体视角觉察出自己内心与行为的关系

再试着深入“阅读”他人内心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规律,分析出外界真实的需要

在生活与工作中做出策略调整或反应

保持练习,达到情商和洞察力的提高


如果观察熟练,可以用这个方法去看世界和他人的情绪,进而搞明白对方真正的需要,即使是对方没有清晰表达出来的。


打个比方,春节时期,网上那种对于钟南山敬佩和对湖北一些事情愤怒的两极声音,如果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他们的底层其实是同一种情绪“恐惧”,恐惧引发了行为,无论是愤怒还是寻找安全感。



再打个比方,如你单位中有一个人,别人都说这个人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你通过“观察”发现,原来对方只是个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可怜人,所以也就可以在职场打交道中理解和推测出对方的想法和行为,读出对方真正的内心需要。


做市场运营,产品经理,品牌定位,尤其需要这种“观察”他人内心真正需要的能力。

除此之外,裤兜还为您准备了更多的职场提升技巧。裤兜创新设计学院专栏课——《职场心理学》,由心理学大师舒冬视频授课,面对面教您如何纵横职场,让你在短时间内学会运用心理学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沟通力、提高逻辑思考能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裤兜创新设计学习,在学习中收获知识、技巧、思考、成功。


除了职场提升类课程,裤兜创新设计学院还有“交互设计”、“视觉传达”、“空间设计”、“影视摄影”等多达十二类的课程


只需每天一块钱,你就能获得创意行业内大佬的思维经验,还有最新的行业资讯,凝聚荟萃,只为你的创意充电!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维陷阱”——造成一个人职场平庸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