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记忆之 老城与茶馆

        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将华夏文明、印度文明、罗马文明与埃及文明这四大人类文明汇聚一点,这个点,不在别处,就在新疆南疆。”走进喀什,来一场异域风情的体验,感受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碰撞出的奇异火花的魅力。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喀什葛尔老城,一面粗犷开阔如同历尽风霜的老人,一面暗藏孩童般明亮淘气的底色。既绚烂明艳如多情的少妇,又幽静清新如邻家少女,它就是如此多元包容,协调柔和,不觉突兀。它是明丽色彩的碰撞;是暖阳下清脆明亮的肆意的笑响;是鲜花繁茂、藤蔓攀爬点缀的绿意盎然;是木门旋转的“吱呀”声,触摸即到的温厚和朴实。流转于老城中,走在浪漫古老的长街上,兜兜转转,驻足欣赏,哪儿都可停留,处处是好景,随街满风情。穿进巷陌,见好几家院落深处放一木榻。抱着孩子的妈妈,与孩子轻哄逗笑,老人则在一旁竹椅上,照看着院落里奔跑嬉戏的孩童……思绪过处,唤起童年里那些流萤相逐、小扇轻摇、月倾竹簟的过往光阴。院子里,小巷里,处处可见的鲜花和绿植透露着维吾尔族爱美的天性。时光对这座老城可谓格外眷恋,愿意在此久久逗留,日色变得很慢,绵长悠远,像一首长诗。时光把八分音符拖到四分音符绵延后依旧不舍划上休止符,十点的太阳似乎是被强唤回家的孩子,兴意未尽,边跑还边回头。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老街头,陶瓷陶土、木制品、手饰挂链、工艺品、石头、毛毯、木雕、帽子、乐器杂货纷呈,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亦不输当年赶往大月氏的张骞,到达疏勒城时所目睹的老城繁荣风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孩童的赤诚天真,烂漫可人,忘不了那些绚烂笑容和银铃笑声。稚嫩的脸庞,写满纯真无邪,绽放着的张张笑颜,似明媚的朝阳,来不及忧伤。街道上尽情奔跑同笑声一起游荡的孩子,做着一群人的游戏,一只球就打发了整日时间,乐此不疲地戏耍,张扬着年少的欢脱和放肆。

认真照顾玩偶的小妹妹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艾提乃尔清真寺庄严矗立,守候着古老与虔诚的智慧,做着永不知疲倦的祈祷。小彩旗飘扬的街道,抬望眼处,哨鸽自在飞过,群起群落,时而消歇,时而剪下落影,调皮地弥补了我手机图像的单调空间。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找一台阶拍照,欲下坐时,老板朝我而来,说着我听不懂的维吾尔语,私以为不许拍照,夺口而出问道,他恰从背后抽出一坐垫给我,未几,又进店递我一支热瓦普作搭,心顿生暖意。而后,他一一翻开手中各地旅行者在此留下的精美照片,置我手中,让我细赏一番。但此刻,我内心不自觉冒出该是要收钱拍照的念头。眉宇间闪过一丝踌躇之际,老板大方舒坦地打破我的顾忌“不要钱不要钱,进来玩,我帮你拍”心情转而舒朗,流连于陶瓷木罐一方天地中,拾起旧时被遗忘的温存记忆。我为自己下意识的反应心有歉疚。常往返各地,见识经历过各色以消费为目的的热情友好,现代人自动建立起一道被迫抵御商业入侵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牢固防线,此刻,在人心的淳朴友善面前,我毫无防备,溃败而逃。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茶馆——老城又一名片。古老、朴实,封存着喀什百年记忆。绿色廊柱、洁白拱顶,棕黄色复密砖门,精致庄严交错得恰到好处。这场景是否觉得有些熟悉,唤醒你些许残存记忆,没错,它就是《追风筝的人》取景地,影片中阿米尔父亲观看风筝比赛的百年老茶楼。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在茶馆泡上半天,昨日、今日、仿佛就在此停留,木楼上定格时光和随时光一起老去的人儿。在这“老去”早已变成了一件惬意且值得玩味的事,虚掷光阴,在一壶清茶里疏遣时光,把平淡如水的日子唠嗑成一段丰盛的过往。暖炕高出半米,毡毯铺地,大爷们盘腿而坐,围茶说闲,偶就走廊里传来的琴声,随性咿咿呀呀扯上几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脱鞋入炕,席垫而坐,一旁老大爷正喝着早茶,我指着金属器具询问其用处,大爷顺势将那洗茶具的废弃茶水倒入其中,方明了用途,原是水盂。瓷盘里盛着黄冰糖,晶莹透亮,表面纹理分明,显出凝结的冰晶的质感,琥珀色泽般耀眼。投至杯中,冲泡进滚烫的茶水,茶气氤氲缭绕,茶香四溢,静置后入口不觉其甜,再入新水,沉淀后的甜味愈发浓香,便跟着味蕾在口中蔓延开来,其间萦绕着桂皮之香。见大爷擘下小块馕饼,沾着茶水,再入口细嚼,他示意我们可以一试,我们亦学着大爷喝茶吃饼的样式,咸甜滋味兼有,不失为一种地道吃法。

图片发自App


        寻声而出, 廊前,盛放的红色地毯之上,热瓦普奏起 ,弦鸣声声落,清脆明亮,热情奔放的手鼓伴响,可和一支欢歌。一挺着西瓜肚的大叔顺踏鲜明的节奏而来,至我跟前,盛情难却,于是同跳维吾尔舞,踩不准的节拍配上不协调的手脚,我就这样在一个异域风情的阁楼上起舞,放飞自我,引得茶客围观,带来声声笑语。

图片发自App


        若择廊前而坐,仰望天边,放空心绪发呆之余,亦可发觉天光浮现,云影徘徊、云彩舒卷之疏懒可爱。若观那吾斯塘博伊路上日常景致,看茶楼下的清静被渐高的日头打破,来来往往的行人穿梭其中,或做完礼拜行走在归家途中,或三三两两熟人寒暄,或打开门店卖馕的、木制陶瓷、帽巾小铺,皆往复着同样的日常,寻常时光里的安逸和坚守自有一种动容的意味。

   

图片发自App


        闲逛时,街上碰到买馕的小女孩。如择一食物来形容喀什,我想我会用馕。质朴之极,既充满本土气息,又沉甸甸的,耐人寻味。那种上面洒满芝麻,其中加了鸡蛋牛奶的馕。刚出炉时,醇香与酥脆一并在口中玩味。馕边厚重,松软,向内渐薄,咬一口“咔擦”入耳,奶香味鸡蛋味缠绕舌尖,齿香流连,越嚼越见醇浓滋味。一品欢喜,再尝有味,细嚼仍回味无穷……

街边买馕的小女孩



图片发自App

(以上《追风筝的人》场景为高台民居取景,见我的喀什记忆之高台民居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怀揣着对老城乍见欢欣,相看不厌,离开了且又想念的声声怀想,无意间似乎也作了那声真切呼唤的回应———为你 ,千千万万遍!这座滋养着爱与自由的老城!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歌声响起,听,歌里唱道:

        你在远方轻轻弹唱,

        弹圆我心中那轮月亮。

        小城是只灵动的手鼓,

        总在满月的晚上敲响。

      声声缭绕,何等温柔!响起也想起,在这月光如水、夏风微凉的晚上,呵,一支沉醉的歌,沉醉了一群人,还有一座沉醉着的城。

你可能感兴趣的:(喀什记忆之 老城与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