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篇文章从高考之前就想写,记录一下我的中学时代,来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奈何高考完太懒了,零零碎碎地写到了小本本中,一直没有成稿。
最近在军训,虽然每天累点,但没有脑力劳动,到真正开学的时候就开始很忙很忙作业啊考试啊铺天盖地,所以想趁军训把它敲到电脑上,写一个完篇,算是作为我中学结束大学开始的起点吧。
先给大家看一眼我们宿舍的美女们➡️
十年新华街
关于一小:从这里开始
① 小时候的故事
十二年前,还不满六岁的我,跨过学前班,背着小书包,牵着爸爸妈妈的手第一次踏进了一小的大门,遇见了站在门口迎接小朋友的赵老师,遇见了一年级一班。
一年级的我学习不上道,好多次因为很简单的加减法或应用题妈妈讲了好几遍还是不明白被打手心,哇哇大哭,整个楼道都能听见(现在想想都丢人哈哈哈),后来逐渐开窍再加上老师们特别负责,每个学期都获得“三好学生”哈哈哈。
小的时候虽然不懂事,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又胖乎乎的(小的时候是真的很胖,而且还吃藕,不信给你们放图啊啊啊啊),但有很多人和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我记得量化管理中我的小红花数遥遥领先,记得开运动会被蜜蜂在脖子上叮了个大包而吓得六神无主,记得活动演出跳《春晓》却因为肉肉太多而穿不上演出服,记得我们把写的博客编成书,记得我的班主任和整个班级在濮阳市甚至河南省都很出名……教学楼前的大杨树越长越高,见证着一小的发展,更看着我们长大。
高考完回家收拾东西时,翻出了数学李老师发的一沓“满分奖”“作业优秀奖”“标兵奖”,巧的是,在跟婶婶闲聊的过程中,发现李老师又教了堂弟他们班。是啊,我们远走高飞,他们原路返回。
很想再次见到老师们,当然,还有我的小伙伴们。
“我是老棒,这是我的好朋友面包、馒头和扣扣。”说到小时候的友谊,我只能说可惜,真的可惜。我原本以为一班会永远不散,可如今七年过去了,没有一次同学聚会,关系好的也只是靠qq、微信偶尔聊两句,空间朋友圈的点赞评论成了同学们之间保持感情的唯一方式,有些人甚至早没有了音讯。
那个从小玩到大的她选择了再赌一把,那天晚上她说有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她会坚定地走下去,义无反顾。我佩服每一个选择重来的人,他们有勇气、毅力、韧性,做着我们不敢轻易尝试的事,过着自己想要的人生。
关于一中:年少的我们初成长
初遇青春,我想讲讲中考的故事。
我们换过一个班主任,老刘教到初二,绝情地(mei you)抛下我们去了东北,后来遇到了王老师,教化学的,小眼睛,不高,笑起来憨憨的,他接手了初二八班,我们一起开始了与中考奋战的日子。
前三年,我的生活如电视剧般戏剧,从未意识到作为河南考生的我们要面对的压力有多大,学习不太认真,成绩在七八十名晃悠着,偶尔挤进前五十,也掉到过一百多。
直到初四,铺天盖地的作业,让人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不断涌现的黑马,令我无比失望的成绩,才让我反应过来:我马上就要掉队了!!于是我开始真正努力,不再去学校门口的奶茶店瞎逛游,卸掉QQ微博,一门心思学习。那一年,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每天都在连轴转,三月实验满分首战告捷,四月体考,当双脚迈进终点线的那一刻,再也不用被八百米折磨,五月静心备考,六月它终于来了...
中考完,一身轻松,十五天左右成绩出来了,比统招线高了十分,虽然没有那么尽如人意,但好在没有辜负我为它付出的努力。
就这样,初中生活画上了一个句号吧。有惊喜,也有遗憾。两个月以后,一高再见。
关于一高:梦开始的地方
① 一百多天的小七班
高中分班,以一分之差与重点班无缘,但在普通班当鸡头对我来说也算是一个莫大的安慰吧。军训第二天,雨天骑车摔倒(bie xiao)让我与最能增进同学感情的军训说bye-bye,于是军训汇报展演的班级大合照中,我就成了最白的那个人哈哈哈。大约一周之后,终于开始步入正轨,正式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
班主任是齐老师,教物理的,怀着一颗热爱物理的心,我荣升为物理课代表(惭愧惭愧我去学了文),物理课很有意思,40分钟总是在边学边玩中悄然度过。我的英语老师石老师,真的是无比敬业,作业、考试、讲评从未落下,背课文、听写单词是每天的家常便饭,我会因为考不好而难过,她总会耐心地鼓励我,给我加油打气,时常叫我出去谈话,告诉我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幸遇到这样的恩师,为我在以后学习的道路上指明方向。
也有幸遇到七班,在这里,第一次对聪明智商高数理化不在话下的男生羡慕至极,第一次对985 211有所了解,第一次听学长学姐介绍经验了解大学生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还和别人差那么多...
但是,很遗憾,后来我学了文,七班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
② 文重:想再次遇到你
高一下半学期,我去了文重,在四楼的第一间教师里,我开始了这段在一中最充实也最快乐的日子。
记得分班报道那天,我去的比较早,坐在了第二排靠走廊的位置上,我的斜前方是一个头发蓬松戴眼镜看起来特别老实的女生(事实上并不是的哈哈哈),她是我在这个班说话的第一个女生(其实就是我们傻傻憨憨可可爱爱的乔治),没一会儿,我的旁边来了一个女生,个子小小的,很开朗,很爱笑,她叫凝凝,我们成了同桌,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一班,我当了班长,这个职位很好的让我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每一位同学,都是我前进路上的伙伴,我们并肩作战,攻克难题,欢笑与掌声与她们一起分享,泪水与失落与她们一起消化,多少次站着的早读我们昏昏欲睡,多少次坐着的晚读拿书挡着偷偷聊天吃魔芋爽,大课间班里仅有的几位男同学会拿着一堆饭卡,去食堂买回来一书包吃的,我们全班也会因为在大夏天同时开两个16度空调四个风扇依旧跟蒸桑拿一样而疯狂吐槽...
在一班,我遇到了很多很负责很好的老师们:亦师亦友的兴哥、帅气的wj哥哥、可可爱爱的宗老师、教得超好和蔼平易近人的小巧老师、还有我见过最最最最最敬业的梅姐……一群可爱的同学加上这么多可爱的老师,我们一起构成了一班这个大大大大大家庭。
后来我转去天津,错过了打满全场夺冠的排球赛、最后一次运动会,错过了跟她们在一起学习为高考奋斗的日日夜夜,但其实,也并没有错过,因为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永远都会是一班的一份子。
跟天津的朋友提起我在一中的日子,总是满满的幸福。为什么这段日子最最最让我怀念?不是因为在这里学习有多么辛苦多么刻骨铭心,而是因为在这里有与你披星戴月的朋友和老师。
最美好的回忆或许是每天下午天空中迷人的晚霞吧,绚烂、美好,是火红的,是粉粉嫩嫩的,每天都有不 一样的色彩,不经意间的抬头,一切烦恼辛苦不爽都在看到天空的那一刹那间消失,在那一刻仿佛拥有了全世界。
(一中傍晚的天空 爱了爱了)➡️
五点二十放学,与好友三三两两结伴出门买上自己心心念念一天的晚饭,串串香、程记粥访、重庆小面、烧饼夹菜、热干面、臭豆腐、烤面筋、章鱼小丸子……记忆里,一到放学的点,校门口的那一条街总是水泄不通,每个小摊摊前都被学生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起来,从初一开始喝的奶茶店门口依然排起长长的队伍;记忆里,那里有冬天的烤红薯,夏天的益禾堂的幽兰四季春少冰少糖➕仙草,五块钱的烤冷面加根火腿或蟹排,要不然就是热腾腾的西湖牛肉羹三思汤小米南瓜粥红豆薏米粥...在一中,每天都被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喂得饱饱的嘻嘻。
从十一岁到十六岁,五年青春,献给了一中。二零一九寒假,我踏上了异乡求学的路,就这样,它的故事结束了,它的故事也仍在继续。
遇见南开和你们
① 初入南开的那些日子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离开濮阳来到异乡上学,更没有想过我会来到南开。
初入南开,是醉人的美景:砖红的瓦墙,庄重而深沉,容止格言和八字校训寄托着对每一位南开学子的要求和期待;伫立的铜像,高大又生动,悠悠校史诉说着南开办学的初衷和使命;三角花园,迷人且多变,春日的绚烂、盛夏的如茵、深秋的静婉、初冬的含蓄,记录着南开的一年年成长。
我被这南开美景所彻底打动,期待着我的校园生活,期待着我的以后。
因为我学的纯文科,我被分到了马老师带的政历二班,作为一个转学生,来到一个新环境中难免会有些紧张,“我...我叫解一凡...谢谢大家!”呼——总算完了,我长舒一口气,快步走下讲台走到最后一排坐好,事后我舍友说我的脸当时红得像个大苹果哈哈哈哈哈哈哈丢人。
因为我属于那种大大咧咧的性格,所以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天津的素(并)质(不)教(是)育(的)。记得因为是刚转过去的,上课总会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最haipa的是Mary的英语课,每节课都要全神贯注地听,稍一跑神就不知道老师问了点啥,每次英语课我都完美验证了墨菲定律的正确性,每当我在心里默念‘不要点我不要点我不要点我’的时候,总会听到Mary温柔地叫“解一凡,你来说一下吧”,恩...我...先来一秒钟狰狞的表情,然后磨磨唧唧站起来,用我那蹩脚的英文,拙劣的口语,全程Chinglish回答完了问题。
虽然只去了半个学期,但有许多有意思的活动:第一次听到‘功能讲坛’这个名词,坐着大巴车去到南开中学本部听讲座;趣味运动会里的风火轮、两人三足;五一爱心义卖活动;亲眼见到蒙曼教授;;大佬云集的培优校本头脑风暴……年级一共二百四十多号人,差不多都能混个脸熟,课间在走廊上溜达一圈,你来我往,打打闹闹熙熙攘攘,虽然在这里没有能趴着往外看的走廊和栏杆,没有小摊贩和奶茶店,但在不长的走廊里,我们的南开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中学时代的最后一站
② 当高三碰上疫情
高三,这个在电视剧和电影中看到过无数次的字眼,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我的眼前。紧张、兴奋、又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我的高三,不知道到高三该如何学习,是不是每一天的学习内容都要规划好。日子一天天过,尽管迷茫又不知所措,但它还是来了,跌跌撞撞地向我跑来了,我也被迫张开双臂拥抱她。
高三的第一个下马威是每天都有的考试,周一两小时考主科,周二剩下两个主科连着考,周三至周五考小科,答题卡、答题纸、出成绩、出排名,它再也不是随随便便考个试,它要求我们每一次都要认真对待,最崩溃的就是轮到周二数英连考,刚考完英语,密密麻麻的单词看得我头昏脑胀,紧接着又要做一套数学大卷,多少次想直接甩笔不写,但尽管嘴上抱怨着,也依旧乖乖拿好笔和演草纸,大脑开始飞速运转。因为每做对的一道题,都是我成功路上的垫脚石,这其中凝结着老师的谆谆教导,父母的殷殷期待以及作为学子的我们对自己未来的负责与要求。
高三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复习、作业、考试、总结,有欢笑,有泪水,有遗憾愧疚也有疯狂不理智,有青春的悸动与青涩,也有即将步入成年的稳重与冷静,无数意想不到的插曲在高三上学期发生,崩溃过,无助过,但最后都坦然接受。
我本以为我的高三下会在无数次的考试中快速结束,我马上也能迎接我美好的三个月暑假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一切。
寒假被迫延长,每天都被憋在家里,高考迫在眉睫,我们却不能正常开学,于是到二月十几号,我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网课生活。
在家学习,对所有考生都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家里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有舒舒服服的大床,有信号极强网速很快的Wi-Fi,有可以边学习边品尝的零食,有随时都能让你分心的电子产品。都说我们这一届太难了,生于非典考于肺炎,那些自制力极强的学生会在这场战疫中脱颖而出,而那些不自觉的人则会被远远甩开却依旧毫无察觉。
好在,我,我们,都坚持住了。第一次发现QQ这个社交软件还能上课用,第一次线上考试,第一次为了试卷打印更方便而研究起pdf转word,第一次在线上进行百日誓师……
记得那天上午最后一节是地理课,十一点多快下课了,忽然有同学在群里传了一张图——官方确定高考推迟一个月,我的第一反应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这怎么能这样,但平静下来以后发现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多了一个月复习的时间,或许能再涨十分,或许能再攻克一些难题,或许用这一个月调整好心态能平静地走进考场……反正无论怎样,该来的终究已经来了,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安心学习,等待,再等待。
当年非典,千万考生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如今我们,跟十七年前的高三考生一样,见证历史,并参与历史。
四月,我们终于赢来了开学复课,为了防止人员过密,我们被分成了AB班,每节课七十分钟,老师们会在两个班来回跑,那段时间,是激动又不安,第一次英语高考马上就要来了,我们这种状态能很好的迎接第一次考试吗?第一次高考会不会很难啊?听力要是满分不了怎么办啊?考试的前一个星期,感觉所有同学都放下了其他科目,每天都在学英语,单词语法阅读作文,课间的英语办公室总是人满为患,“我要是第一次上**分,我就再也不学英语了!!!”每次被那些奇怪的试题折磨到疯时,一想到剩下两个月能少学一科,我们又充满了战斗力。
英语高考结束后,下午就又回到学校进行语文考试,AB班合在了一起,和同学们又待在了一起超开心。
后来的日子,还是一如既往地上课、考试,少了课间的欢声笑语,多的是奋笔疾书的同学们。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着,早晨六点的班级,中午一点的图书馆,深夜十二点的宿舍,这里都有我们奋斗的身影。
时间如流水,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举办了毕业典礼、欢送会,煽了情,流了泪,在这个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来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岔路口。
我很舍不得离开这里,舍不得食堂的水煮肉片,舍不得四季变化的三角花园,舍不得砖红色的瓦片,舍不得和舍友深夜畅谈的夜晚,舍不得老师和同学,舍不得这里的一切……
如今,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南开to南开,一切仿佛都那么熟悉,新生活,新开始……
PS:这篇文章的插图源于自己拍的照片、朋友拍的照片、学校公众号,在这里表示感谢!!
(写得比较匆忙,有很多细节都没有写进去,很多想放的插图都没有找到,但不管怎样,终于完成了一件一直以来想做的事,这两天刚开始军训,一直在下雨,所以趁线上学习的空闲时间写完了这个,关于我的中学时代,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