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感觉》开篇

其实早就渴望拜读这本书,更早的时候,李笑来在专栏里就宣称:《Beyond Feelings》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除了狗屎运,是思考决定了人与人的巨大差别。研究怎样正确思考的这本经典书籍,会给我弥补一点和高手之间的差距。

现在开始回答高黑兄的问题。

本周阅读《超越感觉》第一章,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要求你尽可能全面的介绍自己,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架构来描述?可以不写具体内容,只写框架。

我打算用具体内容——经历来介绍自己:两次打工,三次创业。

毕业后进入国企工作近十年,从一线操作工开始,陆续做到班长、车间主任、销售,在直面精彩的大千世界后,再也忍不住诱惑,辞职创业。

这段创业经历其实是合伙,在度过初期的甜蜜、奋斗之后,漫无休止的内耗、争吵开始出现,并以一种并不体面的方式结束这段创业。

在家赋闲时,得到推荐,进入一家私企工作。起点很高,直接任副总。后来发现,用管家这个词比较恰当,事无巨细,全有我问。两年后,我又辞职了。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挑战性和实质权力。

然后的这次创业,我有幸赶上中国08年之后的基建狂潮。站到了风口,有很大可能会飞,有更大可能会飘。收获、张狂、迷茫、失败,这七年就是一辈子。

再次创业,我已经不再年轻。只是好奇心未得到满足,心中创业的火苗始终没有熄灭。

2,在你的上述自我描述中,有哪些特点是依赖于你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物的,包括你的父母,同事,单位,家乡,国家?抛开这些,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又是什么?

前三次都是随波逐流,后两次属于主动选择。

本质上我属于一个被动的人,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后来,我主动走出去,去接触新鲜空气,不断改变朋友圈。利用一切机会,提升认知能力。

然而,惰性如空气一般,始终在我左右。上次的创业,如果勤勉一点,结果肯定会大不一样。只有克服这点,我才能更进一步。

3,你觉得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别人对你的评价差别大吗?为什么?同理,你觉得应该怎么样尽可能准的了解他人?

大!从老婆口中的我和自己认为的我大了去了。抛开男女思维方式的不同,主要还是缺乏同理心。

近段时间在工作中,我一直在要求同事考虑问题,要从自己的角度抽身,站在对方的角度表述,不能陷于“知识的诅咒”。

4,你有没有思考过生命的意义这件事?你觉得这个问题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吗?你自己有没有找到你自己的意义? 

肯定没有标准答案。

我思考过生命的意义,但没有找到心中的那团火。

现在的“折腾”,只是为了好奇心。更为深层的意义,还要内观,不停的审视自己。

盲目的建立“意义”,作用不大,只有身上的每一部分都强烈赞同,才能激发自己的能量,过被自己认可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越感觉》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