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83.5分经验分享,以阅卷思维破申论玄学。

楼主已上岸一年有余,在实际工作中对申论考试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空闲时间,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多年对申论的理解,整理这一份申论经验的点睛之贴。

手动码字,难免错字,但不会影响小伙伴们阅读。

以阅卷思维破申论玄学!

正式开撩:

前言:

公考成败的前提是你的方向正确。一旦方向错误,再努力都收效甚微。其次是要有一份想上岸的精神力量。这份精神力量也许来自于你对现在工作的不满,也许来自于对安稳生活的向往,也许来自于父母,也许来自于爱情。


鸡汤已过,现将我近些年对申论的认识做一个汇总,希望可以为申论迷茫的小伙伴指点方向。



文章目录:

第一章:公考经历及缘由。

第二章:关于申论答案

第三章:那些年你走过的申论误区。

第四章:申论的变与不变。

第五章:从宏观上看目前的申论。

第六章:关于一些阅卷常识

第七章:命题人唯一的设坑点——题干。

第八章:以阅卷思维论申论小题的作答技巧。

第九章:颠覆你三观的“大作文”。

注:一至六章主要是帮大家构建及改正一些基本的申论思维。

七至九章是将思维融入到实战之中。












第一章:我的公考经历及缘由


2017年以申论83.5分  行测76.6分  面试86分。综合成绩第一进入国家某局。


楼主在记忆力以及理解力方面均属于一般水平,也正是由于学习能力一般才使我比较注重学习方法。楼主上岸之前参加过一次省考,一次国考。现在的省考和国考依旧会去考一考,图个乐呵。省考(单独命题)是考研之前考的,并没有准备,去打了一次酱油,最终申论以52分成功成为公考大军中的分母。研究生毕业进入某高校担任导员,本来安安稳稳的与学生打交道也还不错,但无奈对象毕业后留在了本地。其次我是家里独子,即使父母不说,我也知道他们希望我能在留在他们身边。之后就开始了一年的公务员备考之路。




第二章:关于申论答案


关于答案:首先如果你有朋友或者亲戚在你们本省内最好的大学任教,或者本省内最好的师范学校任教,那就很容易能获得阅卷人的资源。特别是某些省份自主命题。命题人都找得到。自主命题的省份出题人基本就从这两所学校里。

不要把命题人想的多么厉害,或许就是你身边大学里的老师。至于阅卷人,多是研二专业对口的学生。


如果你没有大学的资源,那就建议多家答案共同分析,扬长避短。尽量多家答案看一看。以后有机会我会找题目演示如何对比几家答案,从而总结出自己的答案。


还有一种找标准答案的方法:但是比较耗费时间,那就是找申论材料的原文出处。要诀在于:在申论原文出处的材料里,命题人删掉的各个小标题,以及命题人添加的内容,一般都是要点。但是比较耗费时间。如:2014年地市级4T:“火红绸带”倡议书。这个倡议书原文出处好像在凤凰网,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但是申论原文出处的那一篇倡议书绝不是申论的答案。因为不符合应试的倡议书。其中有要求:语言生动,有感染力。材料原文的那一篇确实有感染力,但命题人设置这个要求的真正含义是给予阅卷人“要点分”。


第三章:常见申论误区。


误区一:申论是玄学

申论裸考五六十,准备几个月依旧五六十。将申论划分为玄学,从此两耳不闻申论事,一心只读行测书。申论和行测的最大区别在于,行测的努力与成绩是一个正相关的科目,努力就会有回报,并且瓶颈期较高。而申论上来就有个门槛,如果一直没有越过门槛,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引上道,则一直低分徘徊不前。而越过这个门槛,就可稳步提升,轻松超过行测的分数。


误区二:缺乏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公务员的基本思维,拥有辩证思维的人,往往做事更加谨慎,处事更加全面。所以我们申论考试在基本层次方面也应进行分类即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误区三、在白纸或者申论答题纸上作答

在这说一个要点(仅仅是建议):平常练习书写申论答案时,建议不要直接在白纸或者标准申论格子纸上练习。因为你写出来的答案是在格子纸上,而不是阅卷人眼中的答案,经过电脑扫描后红色格子会消失。有时候你在格子纸上写出来的字挺好看,但是格子消失后就不一定好看了。所以建议买“申论标准答题纸 + 临摹纸”  将临摹纸铺在申论答题纸上写答案。这样不仅保证考场的真实感,而且你写出来的答案就是阅卷人眼中的答案。

误区四:做申论模拟题

建议只做真题,不做模拟题。一批学者耗费几十天命制申论卷,难道不值得花费我们细细研究吗?而模拟题呢?每周一考?你懂得。


误区五:刷题不总结,一题做一遍

申论和行测最大的不同是申论不在刷题多,而是谁刷的精。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看见申论材料中出现甲乙丙丁时会想到什么?你把2016年副省1T代表委员甲乙丙丁做好了,是不是19年地市“遮蔽”作家甲乙丙丁就可以做好?每个代表委员都有一个问题,而每个作家也有每个遮蔽。而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着一个要点。16年市长信箱流程做好了,是不是18年地市级土地承包政策发展过程就不难了,他们的核心在于“时间”。一个是时间是线索,一个是时间是要点。最好的申论材料是国考,其次是联考,你真的做透了吗?什么叫做透?做过几遍?做过后有什么新的改进吗?做透不是一遍一遍不改进的做,如果你没找到一份比较好的答案,一遍遍重复也是无用功。应该做一遍之后对比多家答案去思考总结自己的答案,不要怕耗费时间,你应该怕的是不断刷新题,其实一直原地踏步,还自认为良好。同时,建议你可以像下图一样将申论材料揉碎,逐句解析申论材料里面的层次。刚开始或许耗费时间,但是分析个三五道题你就可以慢慢的适应,速度就会逐渐的提起来。这是一种申论思维的训练,经过训练,渐渐的你就会发现,你越来越不重视申论材料里面具体的说了什么,而是直接看到句子背后的本质是哪个层次。一些基本的层次。如:问题、原因、危害。现象、目的、积极意义、对策。




误区六:背诵各种申论素材

我想这是大多数申论学子都曾入坑的一个点吧。背了好多申论金句,我想说你们背了就能在大作文用吗?你们真的好有时间。为什么不自己做几套固定模板用呢?当年我也曾背过一两周,但是发现我不管怎么背,都用不上。产出比严重失衡。好多人说这是培养申论语感。说起语感,想起了英语语感,气不打一处来。拜拜了您呢。后来,经过自己积累、总结加改编,做出几套模板。事实证明相当好用。


误区七:作答不尊重原文

申论是一个严谨客观的考试,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必须有准确、确切的要点。基本没有考生发挥的余地。那如何才能准确呢?当然是申论材料的原字原词是最准确的,是有据可寻的。



误区八:答案不精练,过度尊重原文

尊重原文是指保留原文的要点,而不是啥都保留,完全抄原文。国家要的是能够准确提炼重点的人,放到机关的实际工作中就是能够准确抓到领导所要表达的核心。而不是啥东西都抄上。一个句子往往包含:主干:主谓宾;修饰成分:定状补,要适当将修饰成分去掉。


误区九:迷信考前押题

每年考前押题热度不减,每年都有压中的主题,注意压中的是主题而不是申论材料原文。重点就在这,申论是很客观的考试,答案要点出自申论材料原文。压中的主题并没有什么用。而且如果考生按照考前押题背诵的范文来写大作文,那么基本就跑题。其次是大家准备几套自己写的模板,考哪个主题将将哪个主题词填入分论点扩充。百分之百扣题。这个会在大作文部分详细讲解,在此不再论述。所以说,我不清楚为什么每年压中主题之后,好多人在狂欢:中了!中了!其实在欺骗申论小白而已。


误区十:作文预留时间

有些考生大作文留90分钟,我晕。我们是应试考试,应试考试就应该有应试考试的样子,作文1200字,你就不能提前备好900字吗?剩下的字就是分论点的润色,开头结尾主题的填入,以及分论点扩充主题的填入。不仅不跑题,并且很好的扣题。当然了,你写的分论点段的扩充阅卷人也不看。阅卷人无非是看看你的总论点,分论点,段旨句。提前准备的分论点的扩充,阅卷人根本不看。我想这个应该是常识啊。15年接触公考的时候这种思维就遍大街了。但是现在却有不同的倾向。原因很简单,一些培训机构可以利用作文这个地方挣钱,以至于让学生报各种作文训练的课。

感觉模板这个东西应该是常识啊,初高中的作文,你们都没用过?目前机构分为两类,小机构准备模板,大机构不说模板的事,其实都是为了自身利益。因为机构大往往生源多,而生源却不会自己改编,直接拿来套用会出现严重撞车现场。

大作文留出来60分钟是比较合理的。十分钟润色分论点,及文章布局。四十分钟书写大作文。预留十分钟以备不测。(1200字考前已经准备好900字,我不信四十分钟你写不完。)












第四章:申论的变与不变。


近几年申论的变:

1、材料类型:事例型材料越来越多,更加贴近机关的实际工作。

2、题目类型:题目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题目变种越来越多。

申论的不变:

1、考察的能力:申论这些年没变的是大纲中考察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中的既变又不变:

以前申论材料考察的重点是议论性材料和议论事例型材料,这两种材料通过训练可以很好的进行层次划分:问题、原因、危害、现象、目的、积极意义、对策。但现在纯事例型材料已经成为主流。纯事例型材料基本上无法做层次划分,就是一直在给你讲故事。但申论答案层次不可乱。这也贴近机关工作:领导需要你按照他的要求依据一个事例型的具体情景汇报情况。这时你肯定要在杂乱无章的事例中进行总结归纳,汇报给领导。





第五章:从宏观上看申论

现在的申论考试越来越“适中”。兼顾各个方面。

一、材料上:逐渐趋向事例型材料。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越来越弱化,越来越贴近机关办公的实际情况。

二、答案上:层次方面:材料的层次越来越弱化,但是将层次体现在答案中一直未变。特别是贯彻执行题和大作文。

三、题型上:题型越来越多,让考生疲于对题型进行分类。但是我想说题型是永远分不完的。而这些题型都在考察五大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需要掌握的是这五大能力,而不是题型分类。

四、题干上:逐渐向“类层次”和“非层次”方向走,不仅仅是以前简单的归纳概括基本层次,而是逐渐向“类层次”以及“非层次”靠拢。如:17年地市概括城市水系建设的可行性及规划特点。19年地市小张家乡的“变化”。这些题目的本质都是归纳概括能力。但却不是以前基本层次:原因、问题、危害、积极意义、对策。








第六章:一些阅卷的基本常识

首先阅卷并没有什么神圣的,每年的省考+国考 都会有几千人去阅卷。

说一下基本的阅卷流程,百度一搜一堆,基本都是正确的。双人阅卷,每个人一直批改同一道题,分差达到阈值(误差值)会三评。

首先对于小题:会确定“要点”。要点决定你们的客观分。也就是市面上的“踩点给分”。但重点是“要点”很少,少到你们可能怀疑人生。如:一道200字的小题,实际的要点字可能不到字数的10%。因为要点字多了,不便于阅卷,阅卷的记不清。

其次,对于大作文:大作文一般情况下是分类的,一般分为四类。官方阅卷标准网上很多,基本都大同小异。只不过都是很主观的要点。所以就给没有改过卷的培训者造成了一种错觉,大作文是主观题。

公务员考试是中国最严谨客观公平的考试。一道40分的题若是靠主观去打分,岂不都是三评,四评?岂有公平公正客观可言。

综上,大作文有明确的要点,是很客观的题目,而这个要点要依据题目具体分析,而不是你们手中辅导机构书上的判分。







如何才能有利于阅卷人改卷?

答案是:字体+ 答案布局

阅卷人按合格件数得报酬。所以说阅卷人最喜欢的是交白卷的:简单、直接、方便、快捷。哈哈,开个玩笑。如何能让你的试卷在保证你自身内容质量的情况下让阅卷人快速阅完呢?很简单,首先把你的字写好,其次是你的答案布局,特别是答案中有多个层次的时候,卷面布局尤其明显!

建议按照辩证法将基本层次进行划分,比如:含义、现象、问题、原因、目的、危害、意义、对策、对策效果。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基本的层次。然后再发展为类层次,和非层次。

(注:“类层次”往往是基本层次之间的组合:如“影响”:往往是危害+意义,也有可能是按主体进行分类。再比如“成绩”,是指过去的对策+过去对策所产生的效果。“非层次”:之所以叫非层次,是因为压根找不出任何层次。比如:19年地市级“变化”。“18年”土地流转过程。这些都是没有层次的。我们统一称为“非层次”)








发一个高档反面教材:之所以说高档反面教材是因为要点全都有,语言比较简洁,凝练。但在要点布局,以及一些潜在规则上需要提高。

有优有劣,题目简单,大家肯定也看的懂。


从题干中可以很清晰的知道,转型期青年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具体表现。所以,答案要点最好可以写成“总分”结构。即:问题+问

题具体的表现。当然了这里仅仅是建议。

命题人仅仅要求我们:全面:要点全;准确:原字原词。所以就不要再想这道题答案我要怎么布局,写啥总括句了。命题人想让你们写什么样的答案都会通过题干潜意识的表达给你,只要能明白题干的所有要求,通过几十道的题干训练就可以很好的掌握。

综上:答案需罗列要点+ 要点最好总分关系  即可。

附上某大神答案:



题干要求:青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其中第7条、以及第8条是材料原文中第二段中的要点,这个人写在了最后,很明显他认为7和8不是答案要点,为了安全起见才在最后把这两条加上去的。在第2条中很明显“历史意识”中的“意识”更可能是心理问题,而历史知识量少,这也是心理问题?是不是应该把这两个换一下位置,形成一个总分关系。其次是答案没有一个总分结构。不会将阅卷人最想看的点写在序号词后。


附赠我写的一份答案:

一、存在金钱焦虑心态:需要与拥有倒错。

二、历史意识淡薄:历史知识量少。

三、心理问题:心理承受力差,有心理疾患及障碍。

四、诚信问题:诚信缺失存在失信现象。

五、难以确立自我:难以进行心理调整形成稳定人格。

六、困惑现象: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有困惑感。


点评:首先十分的送分小题已经判断出来不需要什么逻辑。其次,150个字六行,而我恰恰找了6个点,一条一段。且题干只要求全面、准确,所以直接省掉了总括句。

在条理方面:按条分段,且每一条基本以总分的形式。从上往下,阅卷人一眼看过去就很舒服。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便于阅卷人找点,大

大节省阅卷人的时间,





第七部分:命题人唯一的设坑点——题干。

我们将申论剖析开分为:题干材料答案

重点来说说题干和材料。

首先,申论材料是有原文出处的,是命题人精心借鉴别人的,即申论材料的版权不是命题人。但题干却是命题人自己编的。这和高考一样,高考的阅读材料也不是命题人编的,而是借鉴其他作者的。那么命题人想要设坑,唯一的点就是题干。题干也是大家往往忽略的点。什么样的才能算是将题干读懂呢?用“咬文嚼字”一点都不夸张。申论试卷,多个命题人耗费大量的时间非常墨迹的出几套试卷。而在这套试卷中,命题人的唯一版权就是“题干”。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准确的将题干中命题人的所有潜台词理解透,是你申论高分的基础。





















例:

“给定资料 2”中心理援助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假定在某次救灾工作中,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纳这个提议,请你结合“给定资料 2”,以专家团的名义给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写一份倡议书。(15 分)

要求:(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2)语言生动,有感染力;(3)不超过400 字。







参考答案:



对参考答案的分析:





例:

为了清除社会上对“网络新一代”的疑虑,某报特邀市科协工作人员为该报“时评”栏目撰文。假如你是这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该报写一篇题为“正确看待,网络新一代”的短文。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材料、层次分明、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对上述题干的分析,有不理解的小伙伴可以联系我哦。可以给予大家指点。







第八部分:以阅卷思维论申论小题的作答技巧。

楼主会在第八部分,将前几部分的小题重点进行整合串联。给大家一个详细且完整的思路。

考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申论分数低,但却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

现将申论考试小题完全拆解为各个模块,各位看官可自查。以下几个模块的内容,楼主已在前面的理论中均有涉猎。不要看着很简单,希望小伙伴们绝知此事要躬行。

模块一、审题干:题干是命题人唯一的版权,只有题干是自己出的。所以命题人会在题干中把答案的内容以潜台词的形式表达给你。把题干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去好好的揣摩,明白命题人设的每一个坑,以及所要表达的潜台词,是申论高分最最最重要的基础。万丈高楼没有题干这一地基,不可平地而起。

模块二、对材料的把控(层次法+ 事例法):材料的把控在前文叙述中很少,但楼主也提及了一下,对于议论性材料和以议论事例型材料主要是运用层次法将材料内容分为基本的层次:原因、问题、危害、目的、现象、意义、对策(对策效果)。再用“要点识别法”确定哪些是要点,从而进行答案的书写。

模块三、练字+ 答案的布局




举例四道涵盖各个题型领悟多少看大家的悟性了。当然有什么问题可以联系我一起探讨交流。

每一道题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解答:

一、题干逐字逐句解析

二、材料逐句逐段解析,括号中的内容为解析

三、提纲答案布局思路

四、如何对比其他家机构的答案写出自己答案

其中关于“层次法”和“事例法”。如果说“层次法”这两年已经落下神坛,那么对付现在的事例型材料的“事例法”就是新宠。由于打字太麻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联系我,有时间可以相互讨论。









举例一:归纳概括题

根据“给定资料 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 200 字。


材料4:

小签原是某大学法律系学生,大二的时候就以高分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本来想出国,但是家里舍不得它这个宝贝女儿独自去外国打拼,去年硕士毕业应聘进入一家大型国企做行政助理。(叙述性信息无要点)

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小签感慨万分:“家里为培养我,当初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花了好多钱,上了我们那最有名的双语幼儿园。从那时候开始,父母就再三告诉我学好外语有多么重要。上了小学和中学,除了要完成紧张的功课,我还上过各种各样的英语辅导班,大多是父母替我报名的。高考的时候,我的英语成绩差3 分满分,是我们市的英语单科状元。可惜我的语文成绩拖了后腿,要不然我可以上更好的大学,花那么大功夫学外语,现在工作了,英语没怎么用得上,倒是每天处理各种各样的文件,写稿子,对我的汉语写作能力要求很高。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给我们领导写一篇讲话稿,给领导狠狠骂了一顿,因为里面好几个错别字,还有用词不当的地方(轻汉语的危害),我现在真的认识到,我是中国人,学好自己的母语是首先的,必须的。”

(此段概括为:父母培养孩子重英语,轻汉语)

记者问她:“你现在是不是特别后悔当初花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还花了很多钱去学习英语?”小签说:“后悔谈不上,英语学好了还是很有用的。有一次我们单位收到一份外文资料,第二天开会要用,碰巧我们单位专门负责英语翻译的同事生病住院了,领导很着急,我就主动接过来翻译了,领导很满意,还表扬了我,特别是最近我刚刚在网上看到一篇对国内某著名大学陆教授的访谈,对我触动很大。他说我们对于语言,要有一种尊重、敬畏、护卫、热爱。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先重视学好汉语。(学好英语的积极意义)”

记者问她:“如果让你用一句话送给那些正在拼命学外文的学子们,你会怎么说?”小签想了想,“还是陆教授说得好,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对策)。”


材料5: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75%的电视频道是英语节目,85%的国际组织的工作语言是英语 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80%的电子邮件是用英语传递(总分中的“分”为后面英语成为国际普通话做铺垫),英语成为全球通用的“国际普通话”(总分中的“总”)。对于英语语言的主导地位(同义于国际普通话),美国某未来学家曾说过:“美国目前所具有的第一大优势是语言。英语在数十个领域内通用的世界语言,全球各地数以亿计的人口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掌握英语,从而使得美国的思想、作风、发明和产品能够畅通无阻的走向世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信息强势者手中,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英语成为国际普通话的危害,或者对美国人来说是积极意义。)”

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利益纷纷采取文化保护政策,建立防范机制,维护本民族语言安全(属于本段的概括句/段旨句/总分中的“总”。表面上是对策,但是按照题干的理解则是问题,别国采取文化保护政策,建立防范机制,则对汉语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了阻碍)。以色列为了建国决定恢复希伯来语作为日常通行语言,过去希伯来语只在宗教仪式中才使用,现在不仅已成为耶鲁撒冷大街小巷人们交流的工具,而且也逐渐成为美国纽约犹太人追寻文化根源的凭借,马兰西亚为了强调其民族的统一性,坚持以马来语作为国语;俄罗斯则把保护俄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解释说明概括句/段旨句/总分中的分)。

材料6

眼下在某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外来语,尤其是普通话夹杂着英语单词,被认为是一种时尚的说话方式(前面的都是错误的说话方式);(分号:表并列,即并列的内容处于平等位置,所以说、应该全面概括、不可偏颇)一些国产商品的取名和在媒体宣传时任意洋化的现象十分严重,纯粹的国货也要起个不知所云的洋名;在学术论文中照搬命题,袭用概念,大量引用文,对外文的盲目使用甚至到了迷信程度;而西方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流行(原因),也导致不少充满淫秽、暴力色彩的词汇被制造出来(问题),严重污染了汉语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在中国流行的危害)。

某学者尖锐批评:某些部门在招生、聘用、晋级等方面往往把是否掌握能否运用英语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而能否说好汉语、写好汉语文章反而退到其次,甚至根本不作为衡量因素,他认为,强制性的普及英语教育(问题)让学生学习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超过任何一门课程(危害),从幼儿园到大学英语都是主课,大学,在很多高校被边缘化,这是一种很令人担忧的倾向(本段概括为部门招聘重视英语、轻视汉语;强制性的普及英语,语文被边缘化)。

他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意简化汉字,任意生造字,滥用省略语等现象屡见不鲜,年轻人对汉古典文化资源的舍弃和漠视现象随处可见,不读古代经典,不懂闻文言,再加上大量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受到年轻人的追捧(问题),对汉语形成巨大冲击,消解着传统汉语的尊严和韵味,割裂着文化传承脉络,威胁到国家语言文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危害),但也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


这里面涉及大量的:原因、问题、危害之间的区分。不要看表面上给他标注的点是危害,但还有可能是更大的问题,即以上答案的标注中很多危害,其本质是问题。


提纲布局过程忽略



参考答案:

1、部门招聘晋级及家长培养孩子重英语轻汉语。

2、英语成为国际普通话:占主导地位,具有语言优势。

3、各国采取文化保护政策:建立防范机制,维护安全。

4、学校强制普及英语:使语文边缘化。任意简化汉字。

5、汉语环境被污染:西方大众文化流行、低俗词汇被制造、盲目使用外文、错误说话方式,商品取名宣传洋化。

6、汉字严肃及规范性受威胁、割裂文化传承:舍弃和漠视汉古典文化资源、追捧网络语言,任意生造字省略语。

你可能感兴趣的:(申论83.5分经验分享,以阅卷思维破申论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