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自己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相关的书-日本作家岸见一郎与古贺史健所著的《被讨厌的勇气》,书中一些内容特别值得自己反思和学习,特留文一份以作日后学习对照。

书中采用哲人和来访青年对话的形式将青年所遇到的问题层层展开,最终拨云见日——人可以这样获得幸福。阿德勒心理学是个体心理学,从书中许多观点便能体会得到。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课题分离了,也是全书中反复提到的一个话题。即指关注与自己直接相关的,如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别人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讨厌我我也不能去干涉,而“我已经这么努力了对方仍不喜欢我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思维。不要让自己过分受到外界的干扰,“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所以让自己活的轻松一些。换句话而言一味在意别人怎么看我的生活方式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的生活方式(阿德勒心理学用生活方式说明性格和秉性,是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干涉别人的课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可以细细品),所以要把对自己的执着(自我中心)变成对他人的关心(价值感贡献感获得幸福感,下文会提到)。如结合孩子教育来看,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如果孩子不学习,最终导致的后果是学习不好,无法上好学校找好工作等等,最终的承担者是孩子),我不应该过多干涉,告诉孩子你需要我的时候我随时可以给予援助反复干涉的结果会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想要逃避一切困难。”“援助的前提就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理解学习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孩子去学习,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也就是“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这里提到了干涉和横向关系,我们为什么会干涉别人呢,是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细细品。书中提到干涉是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了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干涉,个人认为过于武断了),这也许是出于关心和善意,但结果却是妄加干涉,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行为是操纵对方。而横向关系是与对方平等,给与对方鼓励和重拾信心与勇气。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而人际关系的重点是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可以理解为“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而建立共同体感觉需要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者结合起来也应证了阿德勒心理学所提的目标,行为方面能够自立,与社会和谐相处;而支撑这种行为的目标是:我有能力的意识,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能够“自我接纳”,如果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不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和不能做到的,自己能够改变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与了什么,但关于如何利用我们被给与的东西,我们确有力量去改变。关于自我接纳阿德勒心理学中也讲出其与自我肯定的区别,自我肯定是明知自己做不到但依旧暗示自己很棒,是一种导致优越情结(下文会有提到)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而自我接纳是知道自己做不到就诚实接受这个做不到,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世界上根本没有满分的人这点必须积极的承认。比如你考试得了60分,你对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用认知学派观点这属于外部归因,现代理论认为适度的外部归因能让心理更健康,不同学派各有各的观点和优点才能百花齐放,关键在于读者如何理解与吸收),这就是自我肯定;而诚实的接受自己得了60分并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才是自我接纳。

他者信赖”将他人看作伙伴,只有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能增加。而担心被他人背叛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则需要做到自我接纳,即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就不难迈出向他人信赖的步伐了,遭到背叛时的悲伤就尽管悲伤但因为怕遭背叛而停止不前就无法获得与任何人的深厚关系。换句话说把人际关系建立在怀疑之上,怀疑他人朋友家人,这样很难建立积极的关系,从背叛者而言你被背叛也无条件信赖他,他之后还能屡次作出背信弃义的行为吗(当然这还得看人品人性)?但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有良心良知的人,阿德勒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强调人的正面积极品质。所以在这里也能说的通了。

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即我对他人有益是一种主观感觉(即使不特意寻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它并不是舍弃我为他人效劳,反而是为了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即贡献感(大部分企业家们是不是都这种心态?),这种贡献感即是幸福。即使在行为标准上对谁都没用,但从存在标准上对人有用,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幸福。

阿德勒提倡目的论区别于弗洛依德的原因论,所谓原因论即当前个体出现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由过去或儿时的创伤所引起的,而阿德勒之所以提倡目的论在我理解看来不在于做某件事情的潜在目的是一定为了什么而是为了更好的朝前走,即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过去受到的重大灾害或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影响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而在于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什么意义,这个决定权在于我们自己,在于我们自己选择如何生活。书中举了一个例子:青年去咖啡店看书时被服务员不小心洒上了咖啡,这件衣服是青年买的新且贵的衣服,所以勃然大怒,愤怒声音传遍了咖啡厅。哲人分析时说青年并不是受愤怒之气而大发雷霆,而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也就是说青年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犯错的服务员,进而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作为相应手段青年便捏造了愤怒的情感。而在当时的情境下即使青年不大声呵斥服务员也会道歉或赔偿,但觉得麻烦所以青年用了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对方屈服,即采用愤怒这种手段以达到目的。我刚开始看到那段文字时跟青年的想法类似认为这种解释太过荒谬。后来想了下日常生活里的自己好像无意间就在用这种手段在处理某些事情或问题,比如跟你很熟的人以前经常因为一些讨论的不一致的事情对方表现的很不耐烦,而后另外一方每次在讨论问题时总是先发制人,很快就表现出了不耐烦,其潜意识里是担心对方又表现出不耐烦让自己难受或不爽所以先采用了这种手段。遇到这种问题只能靠自己调节,你要记得交流有很多种形态,即使不使用怒气和不耐烦也可以进行沟通及取得别人的认同,如上“课题分离”对方是否耐烦是他的问题,你只需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不应受到旁人的误导或干扰。阿德勒心理学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关于人际和家庭相处,1.我们应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别人做什么并积极的加以实践,只要有了这种奉献精神你内心所体会到的就会截然不同。比如你在洗碗,很焦躁觉得很无趣此时就连家人也不愿靠近,同样当全身充满负能量时周遭的人也只想远离;而当你带着愉快的心情去洗碗或做事情,家人可能也很乐意主动过来帮忙,因为快乐会传染。这里将人际和家人一起提及,是将他们都同时归类为阿德勒所提及的“伙伴”,因为是伙伴而不是“敌人”,不需要伪善(伪善是以某种利益交换为代价的是人际关系中的“回报思想”,这种思想会束缚你的自由,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感),只需要表现真实的可以奉献的对他人有价值的人。2.“我和你”的关系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我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关于孩子教育,1.无论孩子是希望特别优秀或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希望引起家长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而成为特别的存在(回忆下熊孩子是不是经常制造点动静来引起家长的注意?)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因为无论是学习或运动,为了取得某些成果都要付出努力,但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健全努力的情况下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而引用人本主义流派的观点需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不会因孩子的价值或好与坏评价给与条件关注。2.“不将孩子与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和感激,不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这样做的话,那就能够做到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3.就知识、经验和责任来讲孩子与成人存在着差异,也许孩子不能很好的系鞋带、不能解复杂的方程式或是在发生问题时不能像成人那样去负责。但是人的价值并不仅用这些来评定,所有的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对待。

关于老人,任何人都有不在是生产者的时候或是因为其他原因而不得不放弃社会生产而无法为自己和家庭带来直接经济收益的时候,此时如果只注重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的人总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此时的“老人”应该更注重“存在标准”来接纳自己,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的时候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拥有获得幸福的勇气(对别人给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因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引用书中自己很喜欢的几句话:

1.如果了解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2.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3.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4.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算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5.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

6.当人能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7.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门槛最低。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必须合作,而且因“工作”这一点结成的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就可以变回他人关系。

8.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

9.所有人都平等,无论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10.越自负的人越自卑。苦于强烈的自卑感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改变,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想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表现得自己好像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虚报履历或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来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也就是“虚假优越感”,其根源在于自卑感,借助权势的力量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再比如哪些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辉煌业绩的人也可以称之为优越情结。

11.过好此时此刻,过去发生了什么与此刻的你没有任何关系,未来如何也不是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