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讲《论语》·《先进篇》11.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e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晒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这里记述了一段非常有名的故事,在古代很多典故以及唐宋的诗词中,都会出现“吾与点也”这四个字,它讲的就是指这个故事。

孔子有一天,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一起,侍坐的意思就是坐在旁边。

曾皙是曾子的父亲,父子俩的性格截然相反,曾子非常严谨,非常老实,而曾皙呢,性格则极为潇洒、自在。

孔子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我不就是比你们大几岁,毋吾以也,大几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把这件事情太当回事。

居则曰,不吾知也。你们平时总是说,自己总是不被其他所了解,也就是说,总觉得别人够了解自己。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真的了解你们,懂你们,那么你们准备做些什么呢?

孔子这是让大家都说一说自己的志向,看起来心情不错,和大家一起聊聊天。

话音刚落,子路率而对曰,子路不加思索就开始回答:

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战车这样的大国,千乘之国在春秋时属于大国的范围,按照规格来说,每一辆战车大概需要配一百个士兵作战,千乘之国的部队就是十万人的军队。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如果让我来治理一个千乘的大国,这个国家旁边群敌环伺,周围大兵压境,内忧外患,国内又有饥馑之灾。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只要你让我管,三年之内,就可以使得这个国家的人民都有一股勇猛之气,并且人人都能懂道理,知规矩。

这子路的口气可够大的,一个内忧外患的大国,只要给我三年,我保证让它变成一个强盛之国。

夫子哂之,夫子微微一笑。

估计孔子没有笑出声,只是微微一笑,也不说话。

然后他问冉求,你怎么想?

冉求答道: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六七十里长宽,或五六十里长宽这么大的地方,差不多一个小国,求也为之,如果让我管的话,三年的时间,我可以让这个地方的人民变得富足。

冉求一直热衷于赚钱,他为季氏做宰也挣钱,他的理想也是能够让这个地方更富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个特别好。如果从礼乐的方面来看,要把这个地方教化得很好,他觉得他还是不行,以俟君子。

为什么冉求会这么说呢?因为夫子前面已经晒之,夫子对于子路那么吹牛,表示了不满意,所以冉求就想表现得谦虚一点,就说如果是礼乐这些事情,我就不太行了,还是让其他的君子来做这件事情吧。

孔子还是没表态,他又问公西华,你怎么样呢?

公西华当时比较年轻,比他们都小一些,他就说:非曰能之,愿学焉,我想说的意思并不是说我现在有这个能力,我是想象这样子去学习,去努力,学习宗庙之事,就是祭祀、典礼这样的事情,如会同,会同就是盟会。孔子曾经主持过夹谷之会,两个国家之间的盟会。

端章甫,把帽子戴得整整齐齐、端端正正的。我可以去制定这样的礼仪。

愿为小相焉,我愿意做一个小小的傧相,做一个小司仪。

孔子又说,曾点,你呢?

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如果孔子问话,是不是应该立刻作答呀,但是曾点在那儿弹琴,也就是说他们在对话的时候,曾点一直在弹琴,在孔子问到曾点时,他并没有立刻停下来,而是鼓瑟希,就是弹得越来越慢,最后收尾时铿的一声停了下来。

舍瑟而作,把琴在一边放好,然后才站起来作答:我的回答和三位同学还不太一样。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孔子说,说出来也不要紧,大家都只是说出自己的志向啊!

接下来这一段就是美学出现了。

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我希望的是什么呢?在暮春三月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穿上了春装,冠者五六人,有五六个成年人,童子六七人,还有六七个小孩子,也就是一群乡里乡党,大家呼朋唤友,浴乎沂,出门到村边的沂水中洗个澡,一块儿玩一玩,沂蒙山,沂水是山东非常重要的一条河,在《论语》当中多次出现,风乎舞雩,洗完澡以后到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咏而归,唱着歌回家。这就是我的理想。

樊登老师说自己小时候很少在农村生活,他母亲的老家在华山脚下的一个村庄,在那个村的东头有一条大河,叫东河,那个就是孩子们的乐园,老师每次回农村,心心念的就是要去那个河里边去玩,捉螃蟹,捉小虾米,和其他孩子瞎闹,快乐的不得了,能玩一天。

曾点就是觉得,能到河里边玩一玩,玩完了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这就是他理想中的生活。

夫子喟然叹曰,终于找到满意的回答了,孔子长叹一声说道:哎呀,我和你一样啊,我也是这样想的呀!

吾与点也!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段对话从一开始,就被子路把节奏给带偏了,在这么轻松的环境下,孔子想聊点轻松的,开心的话题,让大家说一说自己心中的想法,子路一上来就说打仗啊,饿死人啊,孔子就不爱听,最后曾点说的呢,是一幅生活的美好画面,对于孔子来说,他也想自己的生活能这么美好,这种状况实际上是每一个人的生活,每一个人所追求的那种理想的生活。

结束以后,那三个人走了,曾皙留在后边,和孔子接着聊。

曾皙说,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他们三个人说的东西夫子觉得怎么样?

孔子不想多说,他们只是说说各自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子路说完了以后,夫子为什么那样笑呢?

孔子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这个国字,过去不这么用,古时候没有国,只有邦,原句应该是“为邦以礼,以言不让”,但是因为汉高祖叫刘邦,所以就把“邦”字改成了“国”。

你要把一个邦国治理好,靠的是礼,礼的核心是让,你出门的时候,后边来了一个人,你就扶着门,让人先过,这就是让,出电梯,女士先请,这就是让,吃饭的时候,老人先动筷子,这是让,所以“让”是“礼”的核心,以礼治国,核心为“让”。

但是子路其言不让,一点都不谦虚,一个劲的吹牛,所以是故哂之,孔子就笑他,这样是治不了国的。

在孔子眼中,子路能够保命就不错了,他虽然有能力,又能干,又热情,但是他总是这么浮浮躁躁的,生怕孔子不了解他有多么好,抓住机会就表现自己,孔子问什么话,他都是第一个站出来答,永远冲在前面,希望获得孔子更多的爱、关心和认可,但是因为他太过用力,所以孔子很早就说,他“不得其死”,你能够好好的活到晚年,这就已经很好了。治理国家,不是子路能做到的事情。

惟求则非邦也与?那冉求说的不是国家大事吧?

前面子路大言不惭你笑他,冉求也说国家大事了吗?

孔子说,你见过六七十里那么大的地方不是一个国家吗?很明显,冉求说的也是国家大事。

孔子的意思是说,冉求说的这个事也不小,他也不是一个谦虚的态度,看起来谦虚,其实这事挺大的。

惟赤则非邦也与?那么公西华所说的祭祀、会盟总不是国家大事了吧?

孔子说,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像宗庙会同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诸侯之间才会发生的吗?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这句话后人有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是,意思是赤说要做寿 一个小相,那谁来做大相呢?如果是这样的解释,那么就意味着孔子认为公西华能力很强,有做大相的才干。孔子如果是这样的意思,那么和整篇文章的意思也不相符。

所以前面所说的“小相”,那个“小”是谦词,并不是大傧相,小傧相的意思,那个“小”是说我做个小小的主持人就好了。

孔子所说的“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这句话对公西华是有批评的,说公西华认为这样的事情都算小事,那还有什么事是大事呢?

孔子觉得那三个人所说的内容都有点大,这样一解释就比较清楚,最后你会发现,孔子认为你作为一个人,终极的理想,不应该有那么大的野心,做事,富国,强兵,治理,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为了让人人都能够过上象曾皙之前所说那样美好的生活,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理想。

而曾点的这几句话,看起来没什么志向,很轻松,没什么出息,其实只有曾点才真正说出了人生活的本质,但是这样的生活,才是“大同社会”,孔子的理想更大,他不希望只有他一个人这样做,他希望所有人都能每天心中无事,就开开心心的,洗洗澡,唱唱歌,这样才是“大同社会”。

马克思曾经说过,早上种田,下午打猎,晚上进行哲学批判,这就是共产主义,多美好心无挂碍,不需要打仗,互相提防,大家都要强兵,都怕别人欺负自己,自己强大了又要去欺负别人,

大家都生活得特别好,就不需要去搞会盟这样的礼仪,把日子过好,老百姓开心。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老师认为这一篇反映了孔子的终极梦想,大同社会的梦想。

孔子说的话,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有过各种解读,有些人认为,孔子赞成的是曾点,所以孔子反对的是子路、冉有和公西华这样的野心家,于是朱熹做了一个评判,认为孔子是褒曾点,而贬其他三人。

但是朱熹在晚年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留为后学病根,就是当我们认为孔子只是在褒奖曾点以后,为什么会成为后学的病根?很多人接受了朱熹这样的解读后,根据这样的理解,而变成了出世者。

你会觉得曾点的所作所为很像道家的行为,不好好跟你说话,先弹琴,让这个美好的东西先停下来,然后我跟你讲,讲的又是那些不着四六的,你讲富国强兵,我讲洗澡唱歌,所以导致的结果是后世的很多人学《论语》,学到最后说“吾与点与”,上山了,不要去打仗,不去当官,我就过好我的生活,根据这样的理解,将之作为自己出世的思想根据,朱熹所说的“后学的病根”,指的就是这个。

后来有人解释得很对,他说这四个人,实际上代表了四个境界和层次,子路讲的叫强兵,一个国家不强兵,弱国无外交,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清末的时候,因为国家羸弱,国家被人欺负,人民也被欺负,还能过上什么好日子?

子路做的这一步叫强兵,冉有讲的是富国,富国强兵,两件大事完成了,然后公西华讲的礼乐,一个国家不能光有钱,也不能光能打仗,它还得有礼乐,有文化,有知识,提高人民的素质。

当一个国家做到强兵、富国、有礼乐,然后去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这几个学生都在不同的层面有所作为,我们不能够仅因为孔子说,他向往大同社会,吾与点也,就直接跳过前三步,贬低前三人,而独褒曾点。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该做事要做事,你为社会作贡献,勤勤恳恳工作,然后洗澡、唱歌,享受生活,这便是你应得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过上曾点所描绘的生活。

曾点所说的是对于未来生活非常美好的描述,红尘归来还是平淡,这是孔子的美学追求。

学习心得:

听了樊登老师的讲解,确实对这篇长长的对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孔子之哂笑,并不是冷笑,嘲笑的意思,

他笑的不是子路、冉求、公西华说大话,不谦虚,而是认为他们只看到了一层,就是大丈夫要做大事, 治大国,要富国强兵知礼,富国、强兵、知礼这些具体的政策措施确实是对的,也是应该做的,但是我们做所有这些事情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所有人的生活,都能像曾子所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在我的理解中,孔子认为做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做事,而应该是做成事之后能够达到的生活状态,孔子和三人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他能够看到更高层次的东西,而三人只能看到做事这一层面。

孔子也许是因为自己和子路的认知程度不同,他知道,即使自己说出真实的想法,以子路的认知水平来说,他也是无法理解的,所以他只是哂笑置之,并不多言。

今天这样的理解对我的启发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善于思考,看事情不能只看事情本身,而要看到超出这件事情以外更高层次的东西。

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了工资,为了生活物质所需,为了家庭的责任,这些都是对的,但是我们要学会看得更深一层。工作本身并不仅仅在于物质回报,还有精神回报,你在一个单位,有一份工作,也就意味着你是被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应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想办法尽量做好,你就不那么容易被身边一些负面的情绪所影响,以至于找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从而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导致一些不好的后果。

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为了在人群里显得很牛B,为了学而学吗?当然不是的,我们学习是为了改造我们自身,人类是唯一一种有可能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而达到自我进化目的动物,学习是为了让我变得不像我,变得不是我,变成一个更好的我。

想明白了这个目的,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去思考,如何学习才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是不是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有什么应该注意的地方,有什么办法可以更有效的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有意识的进行学习,是一个人进化走出的第一步。

做任何事情不能只着眼于这件事本身,要想办法看到事情背后的更深一层的东西,也就是要提高自己的认知,你有什么样的认知水平,就能够看到哪一层的事物本质。

对于学习来说,不同的认知水平,对于相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层次的解读,所谓学无止境,也可以理解为,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永远可以学到新的内容,永远会有更深层次的迭代理解。

勤于思考,在过程中,从用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学习锤炼自己的思考力,人才能不断进步,象剥洋葱一般,一层一层剥开事物的本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樊登讲《论语》·《先进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