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种“不是”“没有”

1.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度的,它是受到客观世界、历史条件制约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

3.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4.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5.科学和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6.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7.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8.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离开了综合就没有科学的分析

9.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并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0.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

11.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7.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1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

1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一方面,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相对性、有限性,表现为具体的实践往往只是在总体上证实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而不可能绝对地、永恒地、一劳永逸地予以确证。

14.所谓逻辑证明,是指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一定的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个判断的正确性的逻辑方法。逻辑证明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而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并最终服从实践检验的结果。

15.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16.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17.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

18.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其改变有早有晚、有快有慢,虽不是同时的立即的改变,但变化是必然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9.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20.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21.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而是要具体地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以及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以使每一个创造自己历史的个人,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2.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3.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24.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作可变资本。

25.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2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与以往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

27.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28.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29.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32.马克思曾多次强调,第一国际只是各国工人运动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而不是指挥中心。

33.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

34.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凭空产生的,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批判继承的关系。

35.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消亡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是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的消亡,它并不是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在没有阶级和国家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机构来对社会进行组织和管理。

36.马克思、恩格斯讲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种“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