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带来的思考

双减政策带来的思考

文:我是素颜

嘿,大家好。我是写故事的素颜,我将每天讲一个关于家庭、婚姻的、生活的、成长的原生态故事。(欢迎你讲你的故事给我听)


1

一个调皮的小朋友说,他们几个同学把一张写着“校长是SB”的纸条,从校长办公室的门缝里塞了进去。校长从监控里查了出来,把他们一顿猛批。

好生奇怪,为什么要给校长塞这种纸条。孩子解释说,星期六还让我们上学,我们不愿意。

自从双减政策发布以后,孩子们、家长们、老师们的反应如何呢?首先我们先科普一下什么是双减政策。


2

“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政策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个是校外培训机构,一个是校内教育。

一:针对课外机构的“三限”、“三严”

“三限”:限制机构数量、限制培训时间、限制收费价格。

“三严”:严格内容行为、严格随意资本化、严控广告宣传。

二、针对校内教育的“三管”、“三提”

“三管”:管好教育教学秩序、管好考试评价、管住教师违规补课。

“三提”: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3

有些小学校调整了作息时间,下午下学时间,从原来的五点多调整到了六点二十。后来星期六也开始收揽学生了,让学生回归学校,在学校完成作业。

家长颇为赞同这个规定,下午放学时间退后,八小时工作制的家长正常下班,就可以顺带接上孩子,不用为了孩子早退,耽误工作。星期六在学校写作业,不用花钱上培训班,孩子们也不能在家睡懒觉,玩手机,无所事事地打发时间,是一件大好事。

孩子们却不乐意了。不用再到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学习,这事孩子们自然巴不得。把星期六原本自由的时间,也安排到学校,这个孩子们就不乐意了。于是开头一幕出现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问了一大圈孩子们,愿不愿意在学校写作业,几乎众口一词,不乐意。在学校不单单写作业,还上课。听着孩子们怨声载道,不禁陷入沉思。


4

刚刚看到一个纪录片,英国某个学校做了一场实验,让中国老师按中国的教育方式给一个班的英国孩子上课。中国老师从仪表开始整顿,让所有孩子都穿校服上学。其次是课堂纪律,上课就得有上课的样子,不许自由走动,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吃东西。

习惯了自由的英国孩子老老实实坐在椅子上,一节课一节课听下来,又累又疲倦,昏昏欲睡。连学校的管理者都听不下去了,连连摇头,并不看好中国老师填鸭式的上课方法。

很快到了比试的阶断,中国老师教的班级与另一个英国老师的班级,同考一样的内容。结果很快出来了,中国老师们教出来的孩子,三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都高于英国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十多分,中国式教育方法的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成绩能说明一切。英国教育太过散漫自由,孩子们成绩自然不佳。在学习上,他们是自由有余,严谨不足。中国式教育,又太过注重成绩,教学严格,活泼欠佳。各有利弊。


5

在另外六部关于教育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分别拍摄了六个国家的小学校园里学习生活,分别是中国、印度、日本、芬兰、英国、以色列。

其中最令人念念不忘的芬兰的教育。芬兰人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人群。生长在芬兰的人没有竞争的压力,他们对财富的渴望几乎是不存的。

芬兰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是很大,每年教育投入都会占到芬兰GDP的6%和占政府总开支的10%以上。每个孩子都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没有哪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哪个学校薄弱之说。孩子们就近上学,学校和学校没有差别。

学校提倡鼓励式教育,老师会寻找最佳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让每个孩子都相信自己最棒的,热爱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芬兰被举世公认,是教育的乌托邦。拥有“全球教育第一”的美誉。

在芬兰的学校课堂上,孩子们不受约束,怎么舒服就怎么来,有的孩子坐在地上,有倒挂在桌子上,有的吃东西,有的玩着玩具。他们的家庭作业,大多半小时就可以完成,拖拉点的最多也就一个小时。

就是这样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出来的芬兰学生,在与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十五岁的学生,做了三项数学、阅读和科学能力评估,次次都排在前位。

芬兰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学习、发展、素质、心理的综合能力。他们的课堂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他们认为学校学到的知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二者是相通的。

上课时,老师把孩子们带进了大自然。孩子们在森林里认识色彩、分辨味道,寻找可爱的、恶心的东西。发挥想象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这样的实景教育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感官,让孩子们真实触碰到了生活中的知识。平常公园、有博物馆,有自然相关的书籍,也都是芬兰孩子丰富的知识来源处。

芬兰的教育是没有围墙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6

再回到中国教育,再回到双减政策的推厂普及与实施上来。我们对一项政策的理解往往是局促狭獈的,往往处在一刀切,不会应地制宜,常常犯了换汤不换药的大忌讳。

就拿星期六让孩子们再回到学校写作业来说,对于家长来说,是真减了负了,不用操心孩子在家的安全问题,不用催孩子早起床,不用操心孩子会不会认真完成作业,不用没收手机,不用花大价钱送孩子到各色培训班。

对于孩子们来说,分明是又加重了负担。两天的休息日变成了一天,星期六一天又呆在了学校,和一到五上课一样坐在书桌前,写作业、讲作业,甚至又讲新课,作业还不一定能都完成,回家还得再费时间完成。

作业多本就是一个大负担,再在星期六本刻休息的日子,一整天正儿八经地和上学时一样,坐在教室里,不能自由躺卧,对于孩子们来说,不是负担又是什么呢。孩子们怎么会感觉轻松。

星期六,把单独在家的孩子们组织在学校,一起玩,这是一件大好事。先安排合适的时间完成两天的作业,其余时间,完全可以自由安排,可做的事情太多。

做做手工,看看电影,拔拔河、跳跳绳、接力比赛、练练武木,培育一些绿豆黄豆大蒜小葱之类的绿植,教教孩子们做美食,做家务,绣绣花,编织个小玩意,打打扑克,玩玩跳棋、五子棋,培养一下孩子们的生活情趣,动手能力,让孩子们从繁重的学业当中解放出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7

前两天在电视上看了一部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看得的痴如醉。一部适合孩子们看的动画电影,连我这个奔五的老妇都喜欢的不得了的电影,却有几个孩子看过呢?

适合孩子们看的好电影《美丽人生》《音乐之声》《小鞋子》《小鬼当家》《狮子王》《天堂电影院》《小王子》《天堂电影院》《阿甘正传》,还有好多好多我们以前的国产动画片,孩子们知道的看过的有几部呢?

当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出来的孩子,都连小草和韭菜、麦苗都分不清,只懂上学放学,写作业,写完作业玩游戏,长大要考大学,对外界的一切都陌不关心,没有一丝一毫兴趣的时候。我们能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我们的孩子是健康的吗?


8

在听美学蒋勋老师讲的一堂课上,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你关注过朝阳升起时的美景,落日时的壮美吗?你关注过一粒种子发芽的过程吗?

我们自己在成长的路上,都忽略了生活的美,我们又怎么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我们偏执地认为,教育,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来,考上好大学,出人头地。我们没教会孩子做家务,我们没教会孩子承担责任,我们没教会孩子承担压力,我们没教会孩子谦卑礼让,我们没有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本领,我们也没有教会孩子的太多太多。

我们把全部的注意力关注在孩子的成绩上,忽视了其他所有的一切,这样的应视教育培养出来眼高手低的孩子,在社会上立足,是不是会出现根基不稳的现象呢。

总结:

双减,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减负,不是喊在口号上的,要从思想认知上改变。教育孩子们好学上进,自主学习,这是一点。同时也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能力,生活情趣,让孩子们身心愉悦,少一些学习压力,多一些快乐因子,快乐成长,这才叫减负。

我是素颜,一个会讲故事的大女人,不走寻常路。一个天天四五点起床,写故事、健身、做花样早餐、养鸡、养狗、养猫、养羊、种菜、种田、种花草的伪农妇。一天讲一个婚姻爱情故事,一年要读一百本书,一个能坚持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减政策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