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皇子之间的争斗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
特别是到了明清,皇子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参加夺嫡之争。
那么问题来了,现代人羡慕不已的风流王爷,为啥不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富家翁,非要去做那些掉脑袋的买卖呢?
其实,王爷的日子在古代并没有那么好过。
我们想象中的王爷,是他们作为皇帝的亲兄弟,一定是备受信任,拿着数不清的钱、撩着数不清的妹、捧着高高在上的权柄、在封地里自由快活,简直是神仙般的生活。
历史上的王爷,大多被皇帝猜忌,他们做事畏手畏脚、提心吊胆,皇帝送他个烧饼都得琢磨半天,这是不是代表要砍自己的寓意!
一、明朝削藩起错头
这明朝是朱元璋打下来的天下,他封了不少公侯藩王,就是对身边的大臣施行的一种收买人心的政策。当他真成为了天下主宰,他心里就不安稳,总想着把那些功高的大臣都给咔嚓了,后来他也这么做了。
朱元璋这个思想很明确,今天这皇帝位子是我抢下来的,明天这些跟着我打仗的人很可能就变成司马懿,背后捅我一刀。天底下最大的只能是皇帝,其他人都不能来夺我的皇位。
这份狠心薄情的手段,这种对皇位强烈的占有欲,可以说是很好的遗传了下来。
朱元璋生了很多孩子,光他的儿子有记载的就有26个。朱元璋虽然对那些大臣千防万防,不过给自己的儿子倒是一个接一个封王了。
朱元璋这也是“灯下黑”,光把心用在外边人身上了,觉得大臣有了权利就变坏。他也不想想自己这多封王的儿子,又怎么能在权利面前坐的住呢?
本来接任朱元璋位子的人是太子朱标,这朱标是个性格温厚的人,不过莫名其妙得了风寒去世了。这其中是大有文章,我们稍微想想,朱标的众多兄弟都跟他相差不大,他们不甘心自己就不如朱标,也就有了争一争的野心。
这段史实也有记载,秦王、晋王和燕王一直去给朱元璋上眼药,和太子朱标明争暗斗。所以在朱标死后,朱元璋也伤透心了,压根没有考虑这些儿子,直接立了皇太孙朱允炆。
朱元璋在变老,皇太孙也年轻,其他几个野心勃勃的藩王可坐不住了。这是一场残酷的争夺,最后只剩下燕王朱棣一家独大。所以朱元璋一去世,这皇太孙朱允炆也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他虽然赶紧进行削藩,想要把这些叔叔们的力量都打压下去,可惜太迟了,还是被朱棣给夺走了皇位。
到了明成祖朱棣这里,他也对这些藩王兄弟没有半分感情,只把他们当成了皇权的威胁,毕竟他也是这么上来的。所以这朱棣也是为了皇权不断削藩,这皇家和皇位扭曲的关系就一代代传承下去,只能说一句“贵圈真乱”。
二、清朝王爷更多舛
明朝就是清朝的前车之鉴,他们看着这明朝的皇子夺来夺去,皇帝和藩王之间打来打去,自然是害怕走上他们的老路。
所以这清朝对待王爷的政策就更加苛刻,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可以说那皇帝就等着你犯错,抓住你的马脚了,直接安上罪名砍头。毕竟他们顶多是一个爹生的,后宫妃子之间又斗来斗去,这些皇子之间哪来那么多手足亲情呢?
这些王爷不能私下见面,不能随意出门,时时刻刻被皇帝的一大堆眼线给盯着。说实话,这种活在皇帝眼皮子下面的日子,可是让人憋屈。
不过,更憋屈的还在后头。
这清朝不给王爷封地了,年龄到了就在京城找块地方盖房子住。虽然皇帝也给王爷们发银子,但那就是杯水车薪,是少的可怜。
参照《红楼梦》里的贾府奢侈的样子,王爷府可要更高几个规格呢!他们想要多赚钱,就只能去朝廷当官,毕竟那个时候从商可是贱业。你要是去朝廷当官,皇帝就觉得你有了同其他大臣接触的机会,会变得不老实,对他的位置有威胁。
而且清朝这八旗制度和满汉之分,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闹得更加复杂了,两个人都恨不得有十个圈子。圈子多人心杂,皇帝就把权利抓得更紧,对谁都不放心。
拿雍正这个工作狂的作息表来说,传言雍正一天有足足20小时的工作时间,简直就是拿命在当皇帝!
你说他这么工作狂,都是因为抱着皇权不肯撒手。他能相信谁啊?就算是一个爹妈生的兄弟,心都不跟他在一条线上。
我们可以这么说,就是皇帝很难带人玩儿。他一边用着这个人,又要从他身上不断找毛病,把这个人的九族都给算一遍,总能从这个人身上找出点弊端来。
三、王爷不好当
王爷的生活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别忘了电视剧那一句“纯属虚构”。
就算你无心皇位,想要做一个清闲王爷,你在这场皇位争夺赛中就会成了毫无本事的皮球,谁都能踢一脚。你没有本事,连自己的人都保护不好。
再说了,你就算跟这一任皇帝的关系好,你也不能保证跟继任的皇帝关系也好。
新皇上位就是一次势力扫荡,这朝廷就得大换水。那太子能支持吗?实际上太子也是危险,太子可不是高枕无忧的继任者。
你想要站保皇派,对哪个皇子都不站队,觉得说不定,你就是新皇的老不死的眼中钉。
这皇权之下没有富贵闲人,此话中的千百般滋味,只有当过王爷的人才能说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