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尚品三国:39 董卓vs关东联军,董卓三战三胜

本章给大家讲介绍董军与反董联军发生的三轮较大的战役。

首先是因为曹操参与而最有名荥阳汴水之战。此战发生在荥阳汴水故又名“荥阳之战”或“汴水之战”。

史书上对“荥阳之战”的发生时间记载不明,陈寿在《武帝纪》初平年间的记载只注明了“二月(迁都事)”,之后所有的事都没有时间标注了,以至于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后文的“荥阳之战”事发生在三月。

其实未必,我们可以通过上文“长安劝和”发生在六月之后推定,这三场战斗发生在初平元年(190年)的下半年。总应该是“先谈后打”嘛,“先打后谈”的可能性就较低。

有一个佐证是《三国志·司马朗传》中的内容,陈寿先说司马朗参加迁都(三月)后,再弃官回乡将宗族迁往黎阳县,“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荥阳及河内”,“后数月”反董联军才抵达荥阳、河内等地。这里的 “集荥阳”应该就是“荥阳之战”的前夕。

可推“荥阳之战”当发生在初平元年六月之后。

董卓不愿提早与关东联军发生战争的原因在笔者《董卓迁都前的准备》一章,已提过董卓先忙着处理迁都搬迁工作和集中军事力量对付侵犯河东的白波军。

那关东军为什么不主动对董卓发起战争?

一是、关东联军中绝大多数如袁绍、韩馥等都是董卓入京后才走马上任的,都是刚上任不久的新官,既是新官上任自然需要时间去整合治下地盘,所谓讨董更多是先竖起旗帜,甚至借讨董的名义谋取私利,名正言顺向治下地方官员发号施令,安插自己的亲信在关键岗位,筹集粮草,招募军队,训练新军,清理不服从,抵制自己的反对者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处理。

二是、关东联军彼此各怀鬼胎,各打各的算盘,一定程度影响了联军的协调作战进度。从古至今,这种所谓军事联盟,盟友间的互相扯皮就是一大麻烦事。

提到“荥阳之战”,受《三国演义》影响,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关东联军只有曹操作为主力出战。这是不正确的,是“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的又一例子。

有些三国史爱好者知道更多些——陈留太守张邈也派部下随曹操出兵了。

依据是《三国志·武帝纪》曰:是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伷屯颍川,馥在邺。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太祖(曹操)曰:“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遂引兵西,将据成皋。(张)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馀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

《武帝纪》记载曹操“遂引兵西,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馀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似乎让人以为酸枣会盟中出力讨董的只有曹操、张邈,而且张邈的贡献被一笔带过“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让人觉得张邈所谓的讨董贡献也有限,突出了曹操才是荥阳一战的中坚领袖。

这是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史书的一大缺点,纪传体史书最大的问题是它侧重描写个人经历,比如一个人要了解赤壁之战,他只看《三国志·武帝纪》写的赤壁之战部分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翻阅《吴主传》、《周瑜传》、《鲁肃传》、《先主传》写的赤壁之战部分,才会对赤壁之战有个大概了解。

下面史料一条条来列:

《三国志·鲍勋传》注引《魏书》曰:(鲍)信乃引军还乡里(泰山郡),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汴水之败,(鲍)信被疮,(鲍)韬在陈战亡。

可知鲍信参战。

《三国志•臧洪传》注引《九州春秋》曰:未久而袁、曹二公与卓将战于荥阳,败绩。

这里的“袁”是指袁绍。可知袁绍也参战了,不过按关东联军的布置袁绍是与河内太守王匡在河内与董军作战(河内与洛阳只隔一条黄河)。所以,袁绍亲自参加“荥阳之战”的可能性不大,更多可能是袁绍利用盟主的身份发号施令,遣军助战的形式参与。

曹丕《典论》曰:兖豫之师,战于荥阳。河内之甲,军于孟津。

“兖豫之师”中的“兖”是指在酸枣由兖州刺史刘岱与属于兖州的陈留郡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等兖州刺史、郡守组成的兖州军,“豫”自是指豫州,豫州刺史孔伷可能也参战了此战。孔伷后来从史书消失,可能就是他死于此战,才会发生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一事,如果孔伷还活着,袁术表举孙坚为豫州刺史一事就不合理,袁术、孙坚这不是在公然得罪盟友,董卓还未灭呢,你袁术、孙坚就先向盟友出手,孔伷死后袁术才表孙坚领豫州刺史一事。也有另一个可能——就是孔伷在参与讨董不久就去世,袁术才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袁)术表(孙)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接替孔伷空缺的豫州刺史。

综上可知荥阳之战是关东联军中驻军酸枣的兖州军为主力,和豫州军联合出战的,规模可称宏大,曹操并非此次战役的主人公,更不是砥柱中流的悲情英雄,仅仅是积极分子参与而已。只是曹操后来混成了魏武帝,曹魏官方史书拔高了曹操在荥阳之战的分量,将此战的主角塑造成了曹操。

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兖州刺史刘岱其实很大可能也派兵参加了“荥阳之战”,只是本人是否亲自参战,还是类似张邈一样遣部下率军参战,限于史料有限无从得知了。

桥瑁是讨董联军中,第一个竖起反董大旗的,作为首竖反旗者,桥瑁若不出兵与他的立起的反董义士的人设严重不符,是很伤桥瑁名望的。

袁遗是袁绍、袁术的堂兄弟,关东联军组成的中坚力量就是汝南袁氏,袁遗按兵不动很难交待过去,袁绍派去的军队可能是随袁遗部行动。

刘岱作为兖州刺史,在酸枣会盟的兖州郡守都出兵的情况下,刘岱这兖州刺史还敢按兵不动,就不怕他这兖州刺史无法坐稳(刘岱后来确实丢了兖州刺史,连自己的命也搭上了)。

当大军行至荥阳汴水时,遭遇到了董卓的部将徐荣。徐荣是辽东玄菟人,却在凉州军人偏重的董卓集团一路官至中郎将,可知必有过人之处。

双方展开激战,战事从白天打到晚上,反董联军败北,卫兹、鲍韬战死,鲍信负伤,后来混成魏武帝的曹操也很危险,他被流矢射中,所乘的战马也受伤不能骑,是,曹操的堂弟曹洪置自己生死不顾,及时将自己的马让给曹操,两人幸运一同渡河逃回酸枣。

联军惨败的原因,曹魏官方鼓吹乐《战荥阳》对战争过程的描述是:“战荥阳,汴水陂。戎士愤怒,贯甲驰。陈未成,退徐荣。二万骑,堑垒平。戎马伤,六军惊。势不集,众几倾。白日没,时晦冥,顾中牟,心屏营。同盟疑,计无成。赖我武皇,万国宁。”通过歌词,我们可以了解到:荥阳之战中,徐荣的兵士数量大抵在两万上下,至于是否皆是骑兵,则有待商榷。

袁绍经营河北十年,兼有乌丸相助,也不过凑出“骑万匹”;公孙瓒亦然;至于黑山张燕,号称人众百万,实际骑兵数量亦不过“数千”。

(袁绍)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三国志·袁绍传》

(公孙)瓒步兵二万余人为方阵,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英雄记》

(张)燕精兵万馀,骑数千。--《三国志·吕布传》

董卓虽然久在边地,又吞并了丁原的并州骁骑,但他彼时能否凑出两万骑兵尚有很大疑问。

何况即使董卓真有两万铁骑,恐怕也不会那么信任尽数交给幽州人徐荣统领,董卓自有他的凉州心腹。

联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多为临时招募的新兵,对大多数士兵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上战场,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乌合之众”。而徐荣所率军队多为多年从军征战的老兵,不仅战斗力强悍,战争经验也十分丰富。诸侯联军仅凭人数优势,便想打败军事素养极高的对手,谈何容易?

联军偏又自恃势大,径直渡河,背水而阵。徐荣因势利导,示弱诱敌,诱联军大举冒进,疑入伏中,前锋骑兵既溃,全线动摇,徐荣乘势大举反攻。“六军惊”、“势不集”,联军多头指挥,于是“同盟疑,计无成”,遂一败涂地,将帅亦不死伤狼藉。

正如董卓长史刘艾评价关东诸侯那样:“山东儿驱略百姓,以作寇逆,其锋不如人,坚甲利兵强弩之用又不如人,亦安得久?”

这就是荥阳一战后,张邈等人“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曹操返回酸枣大营后,继续鼓动张邈等人进军【注1】,而酸枣联军锐气已失,都不肯再进军。

曹操因为自己招募的“曹家军”差不多打完了,说的话又没有分量,愤而离开酸枣,前往扬州募兵。

曹操离开后,留在酸枣的兖州联军矛盾加剧,兖州刺史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矛盾激化,刘岱竟杀了桥瑁,改以王肱领东郡太守。

屯兵于酸枣县的兖州联军,这一路人马是什么时候解散的,史书上并未详细说明。我们只看到陈寿在《三国志·臧洪传》留下一句“诸军莫适先进,而食尽众散”的记载。酸枣联军的解散除了粮食不够外,桥瑁事件也是非常重要的诱因,这件事加速了诸侯之间的不信任,大家都想回到自家地盘上自保。

继部将徐荣荥阳汴水大胜关东联军后,董卓亲自指挥在河内孟津大败河内太守王匡军。

陈寿在《三国志·董卓传》中把“孟津之战”的时间放在迁都(初平元年二月)之前,这点是错误的。

证据就在蔡邕写的《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这份奏章是蔡邕在“孟津之战”后,给朝廷上书称赞董卓的,但是奏章中提及的两名朝廷官员信息有误,被朝廷相关部门发现后,罚了蔡邕一个月的俸禄,于是蔡邕再次上书谢罪,写了这篇奏章。

在《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中提到了“蔡邕上书”的时间:今月十八日,臣以相国兵讨逆贼故河内太守王匡等,屯陈破坏,斩获首级,诣朝堂上贺……丙辰诏书以一月俸赎罪。

这份奏章提到了蔡邕上书时间为:今月十八日。后面又提到朝廷下诏责罚蔡邕的时间:丙辰日。

换算到初平元年(190年),“十八日之后有丙辰日”的只有九月十九日和十一月二十日这两个“丙辰日”符合条件(在本月十八日之后)。——也就是说“孟津之战”发生在九月或者十一月。

范晔及陈寿在各自的《董卓传》都是说王匡屯兵河阳津(即孟津),董卓亲自指挥,将其击败,并未提及袁绍参战,袁绍可能是坐镇怀县(河内郡郡治),或者是后世曹魏政权故意抹杀袁绍参与其中,以此塑造其怯弱不敢进兵的形象。

王匡军团屯兵前线孟津的先锋应该是王匡的从事韩浩【(河内)太守王匡以(韩浩)为从事,将兵拒董卓于盟津。】

韩浩的舅舅杜阳担任河阴县令【河阴县属并州五原郡】,被董卓抓住了;董卓再派人去招降韩浩,韩浩不从【时(韩)浩舅杜阳为河阴令,(董)卓执之,使招浩,浩不从。】

董卓再用“调虎离山”之计,派出一部分疑兵前往平阴县,诈称将渡河攻击。王匡得到消息后,便调动兵马向西增援。待王匡军兵力分散之后,董卓率主力直接从小平津渡河,从后方对王匡军进行突袭,王匡军措手不及,一败涂地。“孟津之战”以董卓大胜而告终【(董)卓遣疑兵若将于平阴渡者,潜遣锐众从小平北渡,绕击其后,大破之津北,死者略尽。】

在东线战场徐荣败鲍信、曹操等于荥阳汴水,在北线董卓亲自挥军大败王匡军于小平津,在南线,董卓也取得胜利,还是徐荣和孙坚率领的荆豫联军在梁县东部(故又称“梁东之战”)大败孙坚。

孙坚和袁术在鲁阳会合后,孙坚成为关东联军南线方面军的军事统帅,负责率荆豫联军北上讨董。

现存史书中关于梁东之战的记载较少。

《三国志·孙破虏传》载: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

《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卓先遣将徐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亨之。

“梁东之战”的具体过程不详。只知道孙坚被徐荣打得非常惨,只率数十个骑兵逃出,还是部将祖茂戴上孙坚常戴的头巾吸引敌军,才让孙坚逃过一劫【注2】。此战中颍川太守李旻被擒获烹杀,被俘将士也被董卓下令木乃伊倒立点灯,将他们活活虐杀。

与“荥阳之战”后酸枣联军的心灰意冷不同,孙坚虽然吃了败仗,但久经沙场的他并未因一次战役的失利而一蹶不振,更没有由此产生畏惧凉州军的心理。他收集残兵,整顿兵马,准备再战董军。

下一章,写“江东猛虎”孙坚的发迹史。

【注1】:《三国志·武帝纪》(曹操)太祖责让之,因为谋曰:“诸君听吾计,使勃海(指袁绍)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指袁术)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邈等不能用。”

【注2】:《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孙)坚常着赤罽帻,乃脱帻令亲近将祖茂着之。(董)卓骑争逐茂,故坚从间道得免。茂困迫,下马,以帻冠冢间烧柱,因伏草中。卓骑望见,围绕数重,定近觉是柱,乃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富尚品三国:39 董卓vs关东联军,董卓三战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