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风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虽然说风起陇西剧情改编向漏洞百出,但是不得不说,整个剧情氛围的渲染到位。我想,没有人会不认同这部剧演员的演技,还要整体的综合观感。看完这部剧好几天了,我打算从大人物也就是boss角度,还有小人物角度这两个方面来回答我刚开始看这部剧所提的问题:间谍人生的尽头是什么?会有幸福美满么?

       从boss角度,不管是书上,还是电视剧,我看完就只想说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书里面的boss是诸葛亮,剧里大概为了不想毁掉诸葛亮的光辉形象把boss改成了杨仪冯膺之辈,但是诸葛亮仍然是他们最高领导,并且诸葛亮也坦然接受了杨仪擅自行动带来的好处,所以这样一个改动并不妨碍我们对故事的理解。(注:此文中只探讨书里和剧里的诸葛亮,跟历史无关。)

       作为一个天纵英才,诸葛亮从年轻的时候就有着以仁治天下的抱负。并且,他并不是空有一个理想,而是一早就是一个资源的拥有者。早在隆中的时候,他除了自己的家族势力,还拥有荀家和翟家至少2家作为他的情报来源。剧里说了,荀家和翟家追随琅琊诸葛氏百年,替他打探情报是两个家族的责任和使命。书里面虽然没有讲到家族史,但是荀诩对诸葛亮的崇拜一直贯穿整本书,直到烛龙真相大白。所以,无论是书中还是剧里,诸葛亮都有着坚定的追随者。

       但是,是否有坚定的追随者,作为领导就可以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为了达成你的梦想而恣意妄为,随意牺牲他们的健康幸福?

        我记得第二集里面尚在隆中的诸葛亮曾经对着年幼的荀诩说了一句:荀诩,你以为这天下何事最为要紧?这天下,人最为要紧,每个人都值万金。诸葛亮当时说的时候何其真挚。但是,当小荀诩问他为什么要去打探刘备,刘备就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么?当时诸葛亮的回答是这样的,只要有我诸葛亮在。诸葛亮眼中爆发的光彩,我想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对辅佐刘备从而统一天下的渴望。对着一个小朋友,尚且在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可见,他应该对着所有人都阐述过。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又变成了什么模样呢?

        赤壁之战的辉煌早已过去。白帝城托孤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个托孤大臣李严。为了北伐一统天下,诸葛亮和李严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攘外必先安内。杨仪他们就认为此时的主要矛盾是诸葛亮和李严之间的矛盾。对于boss们而言,尤其是杨仪,冯膺,为了让他们的领导诸葛亮斗败李严,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我们看他们这些年都干了什么。

        为了吸引火力,出卖了资中的情报给魏国。导致陈黼将军还有所部全部壮烈牺牲。我从来没有见过为了夺取一个地方,要将自己另外一个地方出卖给敌人的战役。我也见过成立敢死队的,但是从来没见过出卖了某些人,让他们整体变成敢死队而不知的。难道不出卖资中情报,整个军队就毫无办法了么?也难怪陈恭会生气,而且郭淮觉得是策反陈恭的巨大理由。虽然是奉命出卖情报,冯膺在对着陈黻的儿子,聊起往事,居然大义凛然。大概冯膺他们的逻辑就是只要你们的牺牲是值得的,为了兴复汉室做了贡献,就是对的。陈恭必须原谅。这个逻辑我不敢苟同。

        不改名字,将陈恭派到魏国潜伏,一点都不顾及陈恭的安危。也许那么早就谋划着希望陈恭获得郭淮的信任吧。冯膺是哪里来的自信。他就一定保证郭淮想要跟陈恭合作么,陈恭就一定不会真的叛变么。而且那个时候,冯膺还没有跟陈恭谈过。这个计划就算让我闭着眼睛觉得一切都是合理的,那冯膺就有理由随意玩弄下属,折磨下属的情感?是不是觉得陈恭必须是个听话的机器人啊。街亭案出现了情报泄漏的问题,不问青红皂白,就让荀诩去执行锄奸行动,进一步寒了外线拼死拼活的工作人员的心。

         为了保陈恭,居然要牺牲荀诩。从来没见过在自己的地盘,为了保一个人,而无情的铲除另外一个人的。这两个人还是好兄弟。而且荀诩从小追随诸葛亮,表妹还在工作中牺牲了。荀诩在司闻曹兢兢业业干了那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就因为荀诩一直查案碍事,就想杀掉他。除了卸磨杀驴我想不出其他的解释。而且荀栩为什么查案,还不是一开始就爆出来的内奸烛龙案么,也是为了肃清内部的间隙,更好的为领导工作呀。领导们手眼通天,是睁眼玩家,不仅一点都不体谅闭眼玩家的辛苦,还要除掉他,这还是正常的领导么?不过10年前,他们就干出了为保汉中的胜利而牺牲了资中,可见这都是老办法了,他们毫无心理压力。

        明知冯膺并非间谍,然后为了拉李严共沉沦,然后让冯膺陪葬,没错,冯膺也亲自下场舍命陪君子们玩了。最后竟然因为荀诩查到了线索,最后临时换人改成了陈恭。陈恭为了任务,真是舍小家为大家,基本上家里只剩他一个了,最后还要为了任务以魏国间谍的名义被处决。真是兔子头上戴帽子,太冤了。而且最后还是当众问斩,死的非常的凄惨。最后一集陈恭这个斩首示众,我忽然想到了第一集的马谡。如果马谡是因为情报有误所以没有守住街亭,难道不是应该罪不至死么,至少还有情报部门也有错吧。结果我们的诸葛丞相还是为了堵天下悠悠众口,还是斩了马谡,也没有挥泪。马谡当时临刑前,哆哆嗦嗦的恐惧我都感受到了。真是以斩首开始,以斩首结束。感觉在蜀国上班好心酸啊。

       这里提到的还都是有名有姓的。那些莫名其妙死掉的外线游枭就更多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金队长一行人,谷正等等。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而且有些人死的毫无意义。他们每天都被教育要兴复汉室,但是事实上,整整24集绝大多数都是内部朝堂争斗。牺牲在内讧上,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这些也还不是最可气的。最可气的居然是刘禅。本来李严和诸葛亮不团结,蜀国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了,就不说北伐中原了,即便保持住目前的局面都很难了。然后,他不思如何沟通好父亲留给自己的两个托孤大臣,而是居然明着两面都捣糨糊,暗地里还给了李严衣带诏,让李严不漏痕迹的搞垮诸葛亮。我都震惊了。刘禅难道不是蜀国的最高领导人么?北伐对他没有好处么?即便你不同意北伐,好好跟诸葛亮沟通就是,为何要用损害诸葛亮的方式来避免北伐啊?诸葛丞相也好难啊,本来实力就够差了,内部还有大老板拖后腿。这些虽然都是剧里面的,但是书里面诸葛亮是的确参与了引诱李严反叛行动的。所以,这个风起陇西里面诸葛亮并非光明磊落。

        所以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就像剧里面的最后,陈恭是生是死,除了他的亲人,也无人在意。作为领导,作为boss,他们大概最在乎的就是他们一统天下的事业,他们的治国理念是否能实现。这些流血牺牲都是值得的,甚至是必要的。大概对你一句赞美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吧。回想二十多年前能够说出天下最重要的人的诸葛亮尚且如此,其他人也就自不必说了。也许作为执棋人的想法太高深了,我们对比起兴复汉室的宏伟志向也的确是微不足道,棋子大概是不配谈理想的。只有执棋人才有能量,有资源在这天下的棋盘纸上搅动乾坤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起陇西】风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