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麟稀
柴静用12年让我们《看见》,很多人却一直污蔑她……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柴静
我是冲着柴静的名气和《看见》的销量,才拿起这本书的,不可避免期望过高。其实这是本散文随笔,是柴静作为新闻人,在央视工作十年的心路历程,偏个人的想法。而我不是新闻人,没有类似经历,不爱看随笔,更重要的是我和她价值观不合。
柴静的价值观被职业浸染,要的是真相是揭露,而我作为普通人,她经历的我根本接触不到,更不可能感同身受,我更在意行动和改变,关注和自己有关的人和事,那些远在天边的就算了。
我很好奇,这本13年销量百万的书,7年后还能给普通人多大震撼?
抱着有用的心理,我花6个小时看了第一遍,结果有些失望,没有想象中震撼,写的都是很早之前,很遥远的事,非典已经过去17年,土地征用有新方案,家庭暴力早已立法,就连雾霾这个大难题也淡出视线,柴静揭露的真相早已有了结果方案。
柴静的文字很有感染力,尤其擅长描写细节,刻画隐秘而细腻的情感,但隔着漫长时光,我没有预料中的热泪盈眶,只有个别片段很感动很忧伤,反而对柴静的成长经历印象深刻。
柴静最早是电台情感栏目主持人,偶然间进了央视做时政新闻,后来做调查性新闻,擅长水袖的人练扎马步,这个转变不容易,有迷茫,有困惑,有失落,有挣扎,她全写进都写进书里。
回想自己的十年,能翻的只有日记,可日记里全是目标任务,当年的热血激情想回味下都不能,连回忆都只剩下一件件干瘪的事。
我喜欢看她书中的很多点滴,见到老郝,遇到老范,被陈虻批评,我生活中也遇到很多人,有趣的,有帮助的,一见如故的,可都记不得了。
我喜欢看她写的很多事,进农村被狗追,饿了向小孩要馍吃,和黑社会斗智斗勇,我也经历很多事,第一次来北京,面试被拒,涨工资,逛故宫等等,可我只记得有这件事,别的早忘了。
我当时特别在意的计划目标早已作废,感受和细节一样没有,我的记忆里没有回心一笑,没有酸涩,没有苦痛,只有失败和成功,柴静说她试着尽可能诚实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这样的,犯错、疑问都是其中一部分,而我丢失了。
我不甘心一本评价很高的书,才看出这点内容,于是看了第二遍,这次我花了3天,像研读红楼梦一样字斟句酌。
我试图让自己接受柴静的视角和观点,却越看越糊涂,她尽力用文字把我拉回奥运会,让我走近更多选手,我却认为奥运会就是竞技赛,第一名价值最高,其它人的付出只有自己认可,她让我回到贫困山村,感受十几岁孩子的内心,我却认为贫困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悲伤解决不了问题。
现实中,我一直是行动者,要尽可能解决问题,柴静也是行动者,只是她的落脚点是挖掘事实的另几面或背面。柴静想让人看见,可事实是,很多人很多时候不是不知道,也不是看不见,而是选择看不见,因为真相太沉重。
比如双城的忧伤,一周之内,同一班级的五个孩子接连自杀,获救后也不向家长解释原因,外人以为是邪教,其实是一个女孩被流言侮辱后服毒,其它同学效仿,对孩子们来说,死不可怕,反倒是种解脱,家长、老师不值得信任,但可以为朋友去死。
悲剧根源是家长、老师对孩子们情绪上的关心少的可怜,可在贫困地区吃饱穿暖已是奢侈,连成年人都不知道内心苦闷如何排遣,如何去教孩子?这个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案是提高当地经济水平,让家长有条件去关心精神上的。
可谁去解决这个难题呢,提出来无法解决,有多大意义?
再比如卢安克,一个德国人不远万里到中国支教十多年,太令人感动,可他的教育方式是爱和陪伴,留守儿童的爸妈为了生存,得外出打工,这些父母不爱孩子,不想陪伴成长吗?怎么可能,连生存都奢侈,别的更不敢想。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又要指向教育体制吗,教育有弊端,但根本原因是没那条件,父母没时间没金钱更没精力,给孩子关爱和陪伴。
解决不了,看见也无能为力,呼吁也没什么用。
柴静还为吸毒女和同性恋做了一期节目,呼吁不要践踏他们的尊严,不要妖魔化,给他们“人”的待遇,效果呢,可想而知,自动排斥异类,会远离犯罪污垢,这是人性,不是喊两嗓子就行的,边缘人士一直在底层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柴静是勇敢的,她敢于直面这一切,她相信可以改变,确实,许多事情要有人相信,才会存在,这些事你不做我不做,但他会做,总能唤醒一部分人,哪怕很少很少,也是进步
我们没那么勇敢,更多人只想关起门过日子,不管外界的风风雨雨,但事情落到自己头上时,普通人也会站出来,这些人会想起一个人叫柴静。
我并不完全认同她,但绝不允许有人诋毁,你做不到但不能由此否定别人,揣测和污蔑让人胆寒,这也是我写这篇的初衷,让所有人知道我的态度。
阅读和经历相关,和需求相关,我和柴静相距甚远,和这本书也相隔7年,我试图摘录原文,但最终放弃,我试图把文章扩充到三千,最终也放弃,这篇文章我不够满意,但依然这么写,因为这是我内心的声音,真实的力量最强大,这话是柴静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