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拾遗——吃席(四)

八十年代兰州农村,要说热闹就数吃席了。

好多人家,为了儿女嫁娶,一年前就开始打算了。那时都比较穷,要办酒席的话就要提前一年养一头猪。到了办事的前几天,就要杀猪宰鸡开始准备。

在村上,习惯上把嫁娶这种喜宴叫办事。办事前,主人会请村上关系好的乡邻商量,推举一个大东,由大东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其它帮忙的乡邻,时间定了后,就开始准备了。

一般的,主人会根据自家情况,提前一段时间请好“乡厨”,与厨师商量好喜宴上准备上席的菜品,列出采购清单,由主人安排人去采购。

办事的头一天,掌勺“乡厨”带着助手会提前过来,开始操作。主要将上桌的扣碗或蒸碗之类的先做好,第二天用的时候上锅蒸一蒸就可以。人手不够的话,大东一声招呼,安排乡邻帮忙,切肉的,洗鱼的,择菜的,好多都是不请自到的妇女。

此时的主人家,虽说还未到“吃席”的那一天,可家里家外早已人满为患,除了帮忙的大人,小孩子们放学后也会跑过来凑热闹,干点力所能及的小活。

大户人家,或者亲戚朋友比较多的,办事的几天前就开始忙活起来,帮忙的人也格外多。尤其村上的人,争先恐后赶来帮忙,谁也不愿落后,怕让人说闲话。

说是帮忙,其实也没啥活,大部分是凑人气,来了也就吃一碗兰州“头肴”或臊子面,喝点酒,撑撑面子。

吃席的那一天,除了亲戚朋友,村上的人几乎家家都来,院里院外都是人。

办事那一天,不像现在,有那么多仪式。农村人实在,没那么多讲究,菜准备好,直接开席。

一般早上10点左右就开始上菜,一道道菜上桌后,开始吃席。那时的乡人,礼性极大,要紧的宾客特别是村上地位比较高的客人,千万不敢马虎,请几遍才上桌,把他们安排坐好后,其它的就好安排。

办事的地方都在自家院子,一般只能摆放五六张桌子,第一拨人吃完后,下一波人等不及早用一只脚踩住一个凳子腿,占下一个位置,吃完的桌子还没来及收拾人就坐上去了,也没有不好意思啥的,吃饭的人太多,你不抢坐,指不定吃完到啥时候。

那个年月,吃席是极难得的解馋渠道,菜上到桌上,道道吃的精光。一些小孩,还带着搪瓷碗,站在桌子一角,一边吃一边往碗里装,吃完了还要带回去一些。这也是乡俗,谁也不说什么。

那时的菜,以肉居多。偶尔有人家上了海参鱿鱼,传出去不得了,倍有面。

在农村这叫流水席,吃席当然得随份子,一般的,也就2元钱,随5元的一般都是关系比较好的。

在那个年代,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乡俗,有每个地方不同的菜品样式。

在距兰州东600多公里的陕西渭南,70年代的农村,喜宴上一般也上8个热菜5个凉菜,但那会儿食材都是土豆、白菜、豆腐之类,基本上没有整碗的肉菜,即便这些最寻常的菜,席上为了凑数也是一样的菜上两份,土豆块两份,白菜两份,等等。

而在距兰州西600余公里的山丹县,八十年代农村的喜宴又是另一番景象。

记得那会刚参加工作,和两位同学跑去看山丹工作的同学,恰好同学的朋友请他去吃席,顺便也邀约我们三人一起去,推脱不过,只好随行去吃席。

那户人家也在农村,好像经济条件比较好,准备的菜在那个年代比较丰盛,比兰州同时代的席要好许多。

坐上席桌后,记得上了六个或是八个凉菜后,开始上炒菜,炒菜上完后大菜才开始上。都是用碗,整整又上了10大碗菜。大肉、鸡肉、牛肉、羊肉,肉肉都有,那会真觉得豪横,感慨这里肉真多呀!

碗里的菜颇为讲究,大概五荤五素。五荤有猪肉块炖菜、猪肉片炖菜、羊肉炖菜、牛肉炖菜、丸子炖菜,素菜主要是烩萝卜、烩土豆、烩葫芦、烩豆腐之类,当时只顾着记荤菜了,素菜记得不是太清楚。

后来又去了几次山丹,提起我第一次吃席上的菜,当地人介绍说,我们当时吃的是当地的“罐罐席”,现在已经成了张掖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乡拾遗——吃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