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是用每天在地铁通勤上时间一点点的看完本书的。作者本人是具有20+年产品开发经验的大牛,作为一个外国人写的书,稍微有些内容不是很适合国内的情况,不过仍然不妨碍这本书被称为产品经理的‘圣经’,读完收获颇多。
作为一名经验好几年的技术开发,一直在想一个优秀的产品应该是什么样的?是类似抖音那样的还是类似淘宝那样的产品?
如何打造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产品
读完本书终于能够窥得一点思路
-
那么什么是一款优秀的产品?
首先一款优秀的产品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痛点,也就是对用户具有价值或者说用户对于产品的渴求程度高。比如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滴滴打车’,解决了普通用户‘打车难’的问题。可能在滴滴类打车软件普及前,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有急事需要打车到某个地方,只能在某个地方焦急的期待有出租车经过而且还是未载客的。
从整个打车流程来说,涉及的主要角色有两个:司机和乘客。传统的出租车存在的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范围太窄,比如用户和司机只能选择视线中的车辆,那么就是存在效率问题,出租车资源闲置无法匹配而高峰时段出租车资源不足。滴滴类的打车软件就是主要解决了信息的匹配问题,这个就是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了用户打车的痛点。那么这个产品便是真正具有价值的。
然后是产品的可行性。如果一个产品只是概念上很有价值却无法被实现,那么这个产品也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我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发明一种可以瞬时或者一两分钟之内充满的能源电池,这个点子很有需求,但是我们能实现么?或者说我们短时间内实现不了,所以这个产品也是无意义的。
最后便是产品具有可用性,可用性就是用户使用方便么?是否易于操作?人机交互专家 Jakob Nielsen 将可用性框架的定义为:
可学习性:初次接触这个设计时,用户完成基本任务的难易程度?
效率:用户了解了设计之后,能多快地完成任务?
可记忆性:当用户一段时间没有使用产品后,是否能轻松地恢复到之前的熟练程度?
错误:用户犯了多少错误,错误严重程度如何?用户能否从错误中轻易地复原?
满意度:用户对产品的主观满意度,这个设计让用户感觉如何?
比如用户注册界面,有些应用注册界面流程长(效率),需要获取很隐私的信息,那么很多对于这块比较敏感的用户就会被劝退(满意度),我们必须要获取用户的这些信息么等等一系列问题。
-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一款优秀的产品,那么如何开发出优秀的产品呢?作者给我们从三个维度进行了说明。
第一是人员,参与整个产品流程的人员主要有产品经理、UX交互设计、项目管理、技术开发以及产品营销。成功的产品需要流程上的人员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产品经理是一个成功产品的核心,产品经理是产品的管理者、负责人,产品经理做出的产品必须满足上述三个优秀产品的原则,即有价值、可行性、可用性。
第二个是流程,首先需要评估产品机会来淘汰馊主意,挑选合适产品,理解产品,整合资源,评估产品机会是重要性最高的步骤,如果一个产品没有做好机会评估然后上马开干,那么失败的可能性是大概率的。那么如何去评估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 产品价值,产品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 目标市场,是为谁解决的,目标用户是谁?
- 度量指标或收益指标,怎么来判断产品是否成功?
- 市场规模,是蓝海还是红海?成功的机会有多大?
- 竞争格局,是否存在直接的或间接的竞品?
- 竞争优势,为什么我们最适合这个产品?
- 市场时机,现在这个产品适合当前市场么?也就是做出来会有人用么?
- 营销组合策略,准备如何将产品推向市场?
- 解决方案满足的条件,产品成功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不是具体的决解方案, 而是产品的依赖因素和约束条件。
- 根据以上给出评估结论。
通观以上十点,我们可以看出主要是分为了两部分来评估:
-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含产品价值、评估的收益指标以及优势营销等等
-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市场相关、竞争格局等等
第三就是产品本身了,作者一再在强调需要提前出一版高保真原型,从个人开发角度来说,高保真原型的确是有利于需求的开发,首先能够直观的看到最后的产品效果是什么样的,再者也能够倒逼产品去理清楚需求的合理性与价值性。
后记
通过阅读本书,能够从作者的笔端看出作者是一个经验老练的产品大牛,从整个产品流程的人、事、物提出自己对整个产品的开发意见。作为一名技术开发,读完本书,对于产品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前总在说开发需要关注需求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需求才有价值,从这本书就能学到一些东西,最后希望我们能够开发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产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