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那么,我来问问您私愤的事情。如果无缘无故地被
人破口大骂,先生您也会生气吧?
哲人:不生气。
青年:不许撒谎!
哲人: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
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
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
青年:权力之争?
哲人:例如,孩子有时候会通过恶作剧来捉弄大人。在很
多情况下,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他们往往会在大
人真正发火之前停止恶作剧。但是,如果在大人真正生气的时
候孩子依然不停止恶作剧,那么其目的就是“斗争”本身了。
青年:为什么要斗争呢?
哲人:想要获胜啊,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青年:我还是不太明白。您能举个稍微具体点儿的例子
吗?
哲人:比如,假设你和朋友正在谈论时下的政治形势,谈
着谈着你们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彼此都各不相让,于是对
方很快就上升到了人格攻击,骂你说:“所以说你是个大傻
瓜,正因为有你这种人存在我们国家才不能发展。”
青年:如果被这样说的话,我肯定会忍无可忍。
哲人:这种情况下,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纯粹想要讨
论政治吗?不是。对方只是想要责难挑衅你,通过权力之争来
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这个时候你如果发怒的话,那
就是正中其下怀,关系会急剧转入权力之争。所以,我们不能
上任何挑衅的当。
青年:不不,没必要逃避。对于挑衅就应该进行回击。因
为错在对方。对那种无礼的混球就应该直接挫挫其锐气,用语
言的拳头!
哲人:那么,假设你压制住了争论,而且彻底认输的对方
爽快地退出。但是,权力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败下阵来的对
方会很快转入下一个阶段。
青年:下一个阶段?
哲人:是的,“复仇”阶段。尽管暂时败下阵来,但对方会
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着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
青年:比如说?
哲人: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
至会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肯定
会从简单的因果律角度归结为:“因为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教
育,所以孩子才变成这样。”就像因为不给植物浇水,所以它
们才会干枯一样。这的确是简单易懂的解释。
但是,阿德勒式的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也
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
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己,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
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
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