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当用长

近期因为单位人事休产假,没有招到合适的专业hr,我就被抓临时兼任人事。虽然以前也经常协助人事招聘等工作,但是单独负责这摊事,还是有很大的压力。

因为已经大多是根据经验进行招聘,现在领导说要把核心岗位胜任力模型设计出来,今后招人要据此进行。现在稍微有点规模的公司,在人才选拔,人才培养和人才评价等环节,都会根据胜任力模型。据说在ibm公司一个岗位能力模型,竟然要求经理人员在118个项目上给员工打分。每项的评分在1-5之间,没达标,你就得去补习班补足短板;还不行,你可能就得走人。

那“能力模型”这个东西科学吗?

第一,能力是无法让旁观者测量的。任何科学理论都得从“可测量”开始。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叫“状态(state)”,一个叫“特性(trait)”。

状态,是可变的东西。比如你的英文水平、数学水平,可以通过训练提高;你的情绪,可以被环境影响。状态可以用考试或者对你自己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测量,那让经理打分是什么意思呢?

特性,是像性格一样,通常不变的东西。有的人是急性子,有的人是慢性子,有人外向,有人内向。既然特性很难改变,那让员工上补习班有啥用呢?

人在工作中真正使用的能力往往是状态和特性的混合。不管怎么算,用能力模型打分都不合理。

第二,更重要的是,人才都是*异质*的。所谓“异质”就是不均匀、某些方面特别突出某些方面很一般。万维刚讲过一本书叫《平均的终结》,核心观点就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平均人”,人才其实都是特长生。

书中讲到盖勒普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像销售人员、教师、医生、酒吧经理各种不同职业中的优秀人才,用能力模型给他们打分。结果发现,对同一种职业,比如同样是酒吧经理,每个强手的强项分布都不一样 —— 有的商业判断力强,有的善于跟顾客打交道,各种类型都有,你根本就无法判断到底在哪些项目上强才算是一个好的酒吧经理。

所以人才本来就是不拘一格的。公司之所以用能力模型这种模板去生搬硬套,其实是出于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

比如如果你要做一个什么产品,比如一个软件,那你的确希望这个东西是全面的,不能有明显的弱点,否则根本就没法交付使用。公司想要的是最终产品,但人才思维不能是产品思维:人才不是最终产品。

人才的短板,可以用多样性补足。

那么,我们应该应该怎样选人用人?

万维刚推荐的另外一本新书《九个工作谎言

》给领导者提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你应该以输出、而不是以输入为导向。能力模型是输入,这个人能干出什么活来才是输出。你需要哪种输出,就去找能提供这种输出的人,至于说这个人的其他方面,那你根本考察不过来。输出导向,要求你用人用特长。

第二,把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这就好像根据人的身材调节飞行员座椅一样 —— 要先看看你找来了什么样的人,再根据人确定打法 —— 而不能让人适应座椅。

第三,各种人才都有,每个人都有特长有弱点,那剩下的就要体现你的领导技术了。人才越是多样化,你就越需要想办法他们互相交流、理解和配合。

这位大姐爱跟人刚正面,太好了;那哥们爱搞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他;这姑娘是个行动派不怎么爱思考,正好让她发起第一波冲锋。每个人看着都挺怪异,可是团队的能力全面无死角,这才叫领导水平。

我理解,整个这一套方法的核心就是,这个公司里到底 ——

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谁负责制造意外,谁负责后勤背锅;

谁在前台挥洒个性,谁在后面默默调度 ——

如果你们公司做的事儿特别高级,那就必须把一线工作的主动权,交给一线员工。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人当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