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同情和共情,一字之差,决定了爱孩子的深度》

1)      自己小时候,父母哪些时刻对你操作过“同情”?你是什么感受?

个人感觉,“同情”应该也是基于认同感受的基础之上吧,与“共情”不同的是,“同情”是站在自身的角度给出关注,共情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给出关注。


我能说,我的父母连“同情”都没有做到吗。

因为传统教育里,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他们通常都是站在养育者的角度,拉着我们的手前行,基本上不会弯下腰来,看着我们的眼睛说话。


大部分的时候,都在否定我們的感受,就像网上很火的那张图片:一个人说:“我想......”,另一个人强行捂住他的嘴:“不,你不想......”

我感觉自己是长期被捂住了嘴的那个人。


真是因为父母少之又少的关注,我感觉和他们都不贴心,碰上什么事情,也不会找他们商量。

因为之前缺少和他们深度沟通的经验,现在很多时候打电话回去,也不知道说什么,经常拉着孩子当挡箭牌,明明没话可说了,也不知道如何开口挂断电话。


2)      过去当孩子沮丧、难过时,你是怎么做的?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


孩子有情绪时,我基本上没有认真倾听他,也犯了跟父母一样的错误。


我把太多关注点放在二宝身上了,每天围绕着他的吃喝拉撒睡,已经感觉快要透支。这个又刚好成为我逃避大宝情绪问题的借口。


之后,我要多锻炼身体,增强体力,争取变得更耐操。同时,尝试着放低姿态,慢慢再度向孩子敞开心扉,也试着帮助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发现睡前聊天,是个非常好的坦诚交谈的时机和方式。争取每周深度沟通2-3次。


3)      过去让你把同情当做共情用的原因有哪些?以后可以怎么避免?


让我把“同情”当成共情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急于结束眼前的状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匆忙给事情下了定义,做了结论。

我感觉短时间内还没有办法调整过来,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睡前聊天来复盘。

以前孩子会认真倾听,现在总是会习惯性的抵触,我又比较急,很多时候都聊得不欢而散。

只能在心里做一个构思,告诉自己有这样一个努力的方向:

学会倾听孩子,认同孩子的感受,做能给他带来安全感的黑熊。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