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思考——大国大城

今天刚刚提交自己的离职申请,虽然早已经就做出了选择,但依然有点感慨。在和同事聚完餐的路上,发现不知不觉中,金坛市区已经盖起了很多新的楼盘,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座城市的高速发展。联想到全国新城规划的34亿人口,这些楼盘最终也会大部分的闲置在一边吧。

由于中央政府对各省市的考核指标以GDP增长为主,再加上地方政府财政的自给自足,导致每一个城市纷纷建立起各种工业园区,并且积极地招商引资。如果单纯以GDP考核一届政府的执政水平,那么投资制造业无疑是最佳选择。

环顾公司四周,金坛区政府已经引进了多家大型制造企业。制造企业兼具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两种特征,只要厂房一建,GDP蹭蹭往上涨。为了使企业可以更好的发展,地方政府不仅提供各种政策的补助,而且还免费提供土地资源。从这方面上看,地方政府做到了一切它所能做到的。

市场从来都是赤裸裸的,前几天一次部门聚餐,期间有同事说,很崇拜王石,并且对于他这两年的遭遇很是愤懑。听完之后,我就跟他说市场从来都不跟你讲情怀,它冷冰冰的来,冷冰冰的去,不留恋任何人。同理,基于地方政府保护主义成长起来的企业,根本抵抗不了市场的怪力,在市场这个角斗场中,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制造业是一个讲究技术积累的行业,它看似没有门槛,只要你资金充足就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世界上能够叫出名字的汽车制造企业只有那么几家。甚至连世界大国之一的俄罗斯,都生产不出一辆像样的汽车。这说明,工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资金的支撑,更需要技术的积累。

在只看GDP增长的时代,各地政府争相上马各种制造大项目,很多政府的项目结构都是同质化的,因此在之后的市场竞争中必然会淘汰很大一批。如我们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开始亏钱,总期待明年可以转亏为盈。然而忽略了市场的客观规律,仅仅依靠地方政府的保护和拔苗助长,这类企业终将会离我们而去。

中小城市发展制造业,永远竞争不过位于大城市圈里的企业,因为规模性是制造业中最关键的点。只有公司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出货量达到一定量级才能有效的分摊其耗费的成本,即其边际收益会随着规模的变大而提升。

大城恒大,小城愈小,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离职申请单中有一列是让我们给出一些关于公司的建议。我仔细思考了几分钟,最后写道:无,愿公司发展愈来愈好。作为一名员工,与其提一些明知不会被采纳的建议,还不如给出自己真心的祝福。就如同学生时代的我们,在离开学校时,总希望母校越来越辉煌。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实的思考——大国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