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的市场,在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中,都是以大资本快速烧起来的;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已经没有多少机会。但是,新进场的玩家,主要还是以汽车厂商为主的重资产的资源型玩家。
而在细分市场上,依然还是有一些机会;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的专车市场中,仍有许多夹缝中生存的创业公司。
网约车的公司Uber、Lyft、Grab和滴滴等都是通过资本,大量地补贴,将流量快速烧起来。而在旅游行业的细分市场中,依然有很多创业公司,是依附于OTA、航空公司、企业和差旅公司等B端渠道。
核心是这个市场还是足够大,并且全球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上游资源的足够分散,造成了目前这个局面。
01
从市场端和客户群来说,全球的专车市场中,大的客群体系是,本地化的日常出行,国内的异地差旅和休闲旅游出行,以及异国的差旅和休闲旅游出行需求。
从这三个出行的场景来说,从本地到国内,再到国际,出行的频次是越来越低的。
以国内的滴滴为例,主要服务的客群还是以本地和国内出行的需求为主;也就是头部的市场,而尾部的市场中,就诞生了一些创业公司来提供服务。
前几年,中国的出境游客迅猛增长,出境游市场中诞生了大量的创业公司,而在用车这个细分市场中,就有皇包车、蜜柚、唐人街等诸多玩家涉足。他们所讲述的故事是“他乡遇故知”的这种,华人用车服务,也就是落地在目的地的接送机和日租包车服务中,提供中文的司机,方便旅客在异国他乡跟司机迅速联系上,并且也能够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感。
从客户的需求角度来说,这类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中,接送机的产品是相对标准化的产品,而日租包车的产品是半标准化的产品;线上的产品售卖过程中,肯定是标准化的产品可销售的订单量是更大的,并且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接送机的订单量是远大于日租包车的订单量。
在线上的产品竞争中,当一家创业公司拿到了巨额的资本补给之后,在标准化的产品上,就会发动激烈的价格竞争;因为标准化的产品,其实服务上并没有多少的差异,所以,价格竞争所能带来的订单量快速增长,是最为直接的方式。
在资本市场火热的时候,都以为在激烈的价格战之后,能够活下来的,最后就会在这片市场中,实现相对的垄断,并走上“赢家通吃”的巅峰之路。然而,这个市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并且大家核心的流量主要还是来自于OTA,自有流量如何获取,一直都是一个大难题。
02
如果从供给端来看的话,上游的供应资源非常分散,并且还面临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风险。而落地到细节上的话,更是繁复无比。
专车市场,或者是是车+人(司机亦或是导游),这个场景中的供应端,基本上是以个人司机,亦或是车队或者是地接社等机构所构成的。可以说,上游的资源是非常分散的,个人司机有专职的,也有兼职的。而车队,在不同的城市中,更是成百上千家,规模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在资源端,司机资源和车队资源如何来招募以及管控,一直都是流量平台方的难题。
以滴滴在国内市场为例,虽然滴滴在国内市场已经是基本上实现相对垄断的地位;滴滴的快车和专车业务一直以来都是以个人司机为主,其实随着业务的逐步发展,已经有着大量的专职司机来跑滴滴。
而在顺风车业务出事之后,滴滴开始梳理后端的个人司机资源;到2019年,看到很多专职的个人司机,基本上都是挂靠在某家车队,并且有一部分的司机是没有自己买车,而是租车来跑滴滴。并且,坊间流言说,滴滴在2018年在全国各地落地了很多车队。
其实,这样的路径跟Airbnb和Homeaway等等平台,发展民宿业务一样,最开始讲的故事和理念,是“travel like a local”,但是当业务深入之后,产品需要标准化、系统化,后端的资源运营效率需要不断提升,才会让一片市场更为快速与高效地的运转起来。
所以,就逐步变成了后端资源的机构化,成批量的来运营资源,一方面可以确保安全性,另外一方面能够确保资源的标准化、系统化和运营的效率。
而在车的资源上一样如此,并且滴滴、Uber等网约车平台,现有的业务中,还只做了5-7座的车,而7座以上的车,在哪里可以预订呢,这也算是用车的细分品类,或者说是细分市场之一。
03
那么,从现有的分析体系中,滴滴、Uber和Lyft这类公司,在后端的供应链上的变革,是否都是由自己的梳理,变成自营,类似于神州专车的早期模式,还是继续保持着高度分散的个人司机来运作呢?
个人司机和车队的体系,最后可能都会存在,只是最后得看,在业务端,两套体系的订单占比会走到什么比例而已。
用车市场的供应链变动,会带来哪些机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