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因果和出世因果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知道常说的“因果”是“因缘果”,那么,这层层无尽的因、缘、果,及各种所谓的起因、变化、结果,是怎样有所谓的成熟与不成熟的呢?

有一个疑问:如是因果和因果不虚,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事事皆有因果而且既现果相则必有前因和相应缘的成熟?若无因或有因而无缘,则必无其果。可是,“缘”也是世事之一,它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因果?它的“成熟或不成熟”是不是也在因果不虚之中?

如果是这样,则“因缘果”实在是循环无尽:“因”为缘之因,缘为因之果,缘又为果之因;果又为缘之果,果又为因之因,因又为果之果(即如巨大且无形的链条的上一个环牵出下一个环,下一个环又有下一个环)……


其实有一个总的因果,即凡夫之妄心起作即是自作轮回的因和果。

先不管最初的那个“因”是怎样来的,单就现在已经有了这个果相(凡夫的受苦、轮回),就一定有它那个最初的妄动之因。这无穷尽的长时长劫的头出头没之中虽又有各种变化,但总不离轮回沉没,总是虚伪颠倒轮转无穷。

若无一个绝对的、清净的、外力的、强大的缘来改变这种强大惯性的、甚至是凡夫造作中已是既定的轮回轨迹,则一个罪浊凡夫(果相)的这种因果循环链条是没办法打断的。即如善导大师言“机深信”之“无有出离之缘”。

所以,祖师告诉我们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圆满的、清净的、绝对的缘,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的他力(法深信),虽然凡夫妄心自作的因果是必定轮回的,可是有了这个“无上强缘”的参与,就把“我”轮回的果,而改转成了必得往生净土的果。


那么,既然得遇此强缘(果熟),则必有前因。若无具足的善根,如何得此胜缘之果?

玄奘大师译本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舍利子,于此杂染堪忍世界五浊恶时,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说如是一切世间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说,如教修行,当知是人甚为稀有,无量佛所曾种善根;是人命终,定生西方极乐世界,受用种种功德庄严清净佛土大乘法乐,日夜六时亲近供养无量寿佛,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所闻法授记,福慧资粮疾得圆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又《佛说无量寿经》说: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如上经证,现生能够得遇弥陀救度的人,已经专行“正定业”之人,必得正定聚之果。则此果熟之缘,必如如上经言“无量佛所种诸善根,已曾供养无数诸佛”。

若不然,则无此深信和正行。

即如《大经》佛言:“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何以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因缘未熟则无此果。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是想说些什么呢?就是说,当得度者必将(必会)得度,若未得度者必是机缘因缘不熟。

按说,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而且是“佛光遍照十方世界”,我们为什么却“枉自”轮回了这十劫(起码)之久呢?

无非是因缘不熟、善根未种;

又,佛说“念佛众生摄不舍”,而我等过去既未得摄取,也无非是“没有念佛”之因,凭自力有漏之自因自果无力出离耳;

又,如善导大师言“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我们所起之随小缘、自缘、轮回之缘之杂行杂善不符得生“极乐无为涅槃界”的因,所以“恐难生”耳。

又,法然上人言:虽闻净土法门,犹如不闻者,始从三恶道来,罪尚未尽故,《平等觉经》亦言之,亦是厌娑婆之心浅也。


但是《往生论》又说: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佛本愿力,就是如此强力,只要遇到,就必无空过,必得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可是怎样是“遇”呢?

《法然上人全集》说:凡与弥陀缘浅而未至临终之人,虽闻而不信;见念佛人即生瞋心而妨碍之。

又说:上人常向人云: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并云:闻名不信如不闻,虽信不称如不信,唯应常称弥陀名。


如上,闻名不信如不闻,即是“佛光虽遍照”,而行人见如不见,则遇如未遇。非佛不救,实在是其人“自局其分”。

如《往生论注》言: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者,此间众生何以不蒙光照?光有所不照,岂非有碍耶?

答曰:碍属众生,非光碍也。譬如日光,周四天下,而盲者不见,非日光不周也;亦如密云洪霔,而顽石不润,非雨不洽也。


诚如《法然上人全集》中说:耆婆、扁鹊能治万病之药者,以诸草木和合而成药,病人虽不知此药以几分草、几两木合成,然而服之,万病皆愈。所憾者,不信此药,唯思“我病之重,何故此药能治?”因疑而不服者,则耆婆之医术、扁鹊之秘方皆徒然无益矣。

弥陀名号亦复如是。若疑自己烦恼恶业之病极重,“何故但称名号,即得往生?”疑而不信,则弥陀之誓愿、释尊之所说亦成徒然,无其效验。唯应仰而信之,莫得良药不服而死。往昆仑山,不取玉而回;入栴檀林,不折枝而出者,必贻后悔,宜自思量。


综上,于出离三界解脱之大事而言,实乃因缘机熟当度者必得度——佛力圆备,“缘佛愿力故”,成就义(《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而因缘未熟暂不得度、枉自轮回者(不知、不敢、不愿、不能舍自归他者),只是自局其分耳——实在是太可惜了。

南无阿弥陀佛。


文首之“疑”,在今天看净宗师父《往生论注讲记》时,得以解惑:

“且因且果,虚伪相袭”,文辞非常优美。

“且因且果”就是说,是因,同时又是果,一边是因,一边是果。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事物现象,既是前面因的一种果,也是后面果的一种因;时而是因,时而是果,在不断地流变。

“虚伪相袭”,在流变当中,以虚伪为本质。“袭”是沿袭,因也虚伪,果也虚伪,沿袭了虚伪的因,感得虚伪的果;这种虚伪的果又作为未来一种虚伪的因,又成了虚伪的果,不断轮回,不断旋转。

南无阿弥陀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间因果和出世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