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家长共用成长卡

上周以来,一直在研究设计一个成长表格,用于家庭教育,助推孩子与家长共同成长的,最初的目标就是:通过孩子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反求诸己、反躬自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家长看到自身的不足、看到孩子的优点,家长敢于勇于善于放手,欣赏陪伴和鼓励孩子;孩子努力扩大自我,增强自主性和自控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达到促进学习和共同成长的目的。我希望找六组孩子与家长共同参与,先作个实验。

方式:孩子与家长各用一张表——成长进步表

先看看孩子成长进步表。

设置的栏目有:每周家长寄语;今日重点任务;每周反思。

其中每周家长寄语,由家长写一句话,表达对孩子的鼓励、期许,可以是自己的心语,也可以是名言警句。今日重点任务,由孩子自己于早晨或晚上写出,主要是促进孩子思索每日重点,包括章节重点、训练重点或要完成的重点事务等,帮助孩子养成作计划、抓重点、勤思考的习惯。每周末对本周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一个自我评价,并说说原因。每周反思,有几个评价纬度:作息规律、饮食合理、坚持运动、认真听课、作业完成、帮助同学,把健康与学习、课业与德业结合起来,促进孩子内求反思,不偏于一面。在反思的基础上,总结最主要的收获和感受。

再看看家长成长进步表。

设置的栏目有:每周孩子期盼;对孩子成长的助力;每周反思。

其中每周孩子期盼,由孩子写一句话,表达对孩子的期盼、劝诫,可以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也可以是写名言警句,与家长共勉。对孩子成长的助力,则又分为三类情况:一是放手让孩子做事,看看家长有意识地哪些事没有插手并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二是发现孩子优点,家长主动发现了孩子的哪方面优点;个人劳动服务,包括家长在家里做了哪些家务或在社会中作了哪些服务。每周末,家长对亲子关系进行一个自我评价,并说说原因。每周反思,也由六个纬度组成:作息规律与坚持运动是与孩子的相同的,这是共同要做的并互相激励和促进;还有学习氛围营造,情绪控制,科学赞美孩子和支持性表达,这些都是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力的养成比较有帮助作用的。其中,家庭学习氛围营造,其实就是用榜样引导孩子进入学习状态,父母作出父母应有的榜样。要想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家长首先要进入学习状态-榜样的力量(尤其是一二年级)。对孩子来说,被监督是很难受的(是对孩子的干扰),所以家长仅仅是指挥、训斥孩子去学习、学做作业效果并不好,家长所要做的:在旁边做自己的事情-看书或学习(进入专注的状态-发现不了孩子开始玩了)-不要假装看书(发现了孩子在玩-防御的机制-一部分精力会调出来,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形成。)如果孩子坐不住了(比如要铅笔、橡皮),要假装没听见;如果动你的胳膊,要说:宝贝,你别动,妈妈正看到重要的地方,最精华的地方。我需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打扰妈妈。久而久之孩子就有榜样了,容易进入这种专注的状态。家长要做到:做孩子的榜样和不干扰。不学习看书的话,也可以做对家庭建设有正向意义的事。比如:做饭,收拾屋子,洗衣拖地,即使你弄出很大声响,也不会影响孩子。因为这些都是集体良知所允许的,所支持的。这些事情都会使孩子的心理很舒服,不影响他的情绪。也不会分散他的精力。但是看电视、打麻将、玩游戏、玩手机,等一系列娱乐、游戏的东西,尤其是手机(哪怕在看正向的东西也不行)。因为手机本来就是一项娱乐的工具。——这些对家庭建设没有正向意义的事,对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都有很大的干扰。(关上房门但没关上心门)。孩子的心是感受得到。用大量的时间出现杂念-心理不平衡-负面情绪-无法进入学习的状态。——也可以把家务活留在晚上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干(给孩子带来正向的意义)。想一切可行的办法设计出榜样;营造学习环境。

控制情绪,是对那些情绪比较容易冲动的家长的一个提醒,就是少指责多指导,不要动不动发脾气,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要造成对孩子的误解从而伤害孩子的心增加与孩子之间的裂痕。

科学赞美孩子。就是诚恳地请孩子帮助做一件“踮起脚尖就能办到的”事(如洗碗、倒垃圾、洗衣服、辅助做饭等),过程中能拍照最佳(不影响孩子,比如拍他洗碗时的背影),并事后结合“具体”/“和过去比”/“就更好了”原则,对孩子进行夸奖。夸奖举例:

“具体”:“你刚才帮助妈妈做饭时,知道大蒜是拍碎了剥,葱也切得非常均匀,砧板也洗得很干净同时水还没测到外面,……妈妈要向你学习!"

 “和过去比”:你今天帮爸爸扔垃圾的时候,知道把袋子口扎紧,比起上周随手一提差点垃圾洒出来,要进步多了,爸爸觉得你好有心。”

“就更好了”:“你今天能帮妈妈洗衣服,妈妈好欣慰,看你努力地搓洗着每一件衬衫,而且还做到了领口袖口的重点清洁,特别特别好!如果能把衣服浸泡十分钟再搓,那就更省力效果更好了!"

在事件中具体夸赞孩子。学习、做事靠说靠逼,其实不如一句具体赞美。

支持性表达也是促进孩子自我成长的好手段,就是尽量试着让孩子来作出方案和计划。比如: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语言表达,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A去收拾你乱糟糟的房间        A你准备怎么整理你的房间呢?

B快点穿衣服,不然你要迟到了  B想要不迟到,你现在应该做点什么呢?

C把脏盘子放到水池里去        C吃完饭应该把盘子放在哪里呢?

D别哼哼叽叽的,好好说         D你站在妈妈角度,想想怎么说我能听得懂呢?

E别打架,快去跟别人道歉      E你和小龙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在反思的基础上,把最大的收获和感受整理总结出来。

周六(8月21日)以来,先后给孟夫妇、于母女、章一家、金夫妇讲过这个成长表。于拍了照,孟太忙还不知看过没有,周哥是对里面提到的“我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吗?“感兴趣,倩倩也觉得这个好玩,比较对治孟的性格,金与我讨论了孩子学习培养的问题。昨晚儿子旺旺看到了表格,我给他谈起来,他对每周要填表是反感的,并且有比较强烈的抵触情绪,并且学校也在填着成长手册(至于内容和方面他没说)。

看样,这个表格的实行,现在不是科学不科学的问题,而是真正要诚恳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所谓“诚于中而行于外”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教育孩子抚养孩子都是在按照惯性和自己舒服的状态,至于怎么样才是最好的,听是一码事,做又是一码事,而关键在做在行。又有几人真正在行动呢?

比如我自己,每天晚上家务是做的,但要拿起书来学习却还是很难静下心来,锻炼也很难“KEEP”下去,总是不知不觉地打开电脑游戏,或是下棋或是打牌,孩子在学习做作业的空挡出来看到我在玩,他自然也想玩。而他的几小时专注于游戏的习惯,大概就是受我的影响吧。

要想改变孩子对游戏的依恋,就要先改变我对游戏的依恋。孩子有对我提出一些阅读的建议,新买的书好多在书架上列着还没动过;买的笛子和口琴也没动,孩子在问我呢——你什么时候学呢?自己不动起来,又怎么要求孩子呢?兮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与家长共用成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