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岁前,你在做什么?

孩子6岁前,家长不做这些事,恐怕会后悔!

                                          ——李玫瑾


一篇来自李玫瑾教授,中国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进入了深深的思考。

一个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教授会是个“育儿专家”。她从青少年的犯罪心里剖析出育儿的养育智慧。

如果要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那么最重要的时间段是在6岁之前。培养孩子,6岁之前最重要。

孩子六岁前,我们在做什么?

一,         抚养方式:

除了物质上的抚养之外,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方式。

1岁前请自己带孩子,6岁前要对孩子说不,12岁前重视心理抚养。

对于第一点,1岁前自己带孩子,可能都比较容易做到,这是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首要条件。

孩子在一岁内,每当熟悉的面孔出现,再受到熟悉的抚养人的拥抱、爱抚,烦躁的婴儿可以立即安静下来;这种依恋和安全感经常得到满足,婴儿就会出现愉快、轻松的感受,相反,婴儿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长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就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

所以,专家建议,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应该保证1-2个固定的抚养人,而不应该总在变换照看者。

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 不要让孩子离开你,尤其是初生的第一年!

当然,在孩子12岁之前,依恋现象一直存在,依恋现象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越重要。

作为一个家长在孩子他完全不能独立的情况下你去给他带来快乐,给他带来舒服,当他依赖你的时候你才有教育他的资本。

父母要拿出时间自己带孩子,然后呢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你陪伴在他身边,在他晚上睡觉之前你给他讲讲故事,生活当中你用更多的时间陪他玩,其实你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成功的情感引导式教育才是让孩子变得配合的关键所在

跟孩子建立一种情感的联结,如果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出现了问题,那么孩子的教育就一定会出问题。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靖宇博士也曾说过,教子成功奥秘——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与此同时请不要忽略的是,在自己带的时候要多给孩子爱的唠叨,让他(她)耳边留下妈妈的细语,父亲低沉的音质。这是开启孩子言语表达的重要途径,言语表达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孩子到了4、5岁见陌生人时,不爱张嘴,不爱叫人的孩子往往是他在3岁前缺乏这种“唠叨背景”。

不善言语表达的人,往往在人际关系上、在社会活动中都表现得较为消极,甚至出现口讷,语迟、自卑等。这种人在需要与人交流或沟通时往往具有障碍。

这种障碍出现在幼年,当人进入青春后期至婚恋期(一般20至29岁)时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所有的唠叨声音都和你们照顾他(她)并让他(她)产生满足而形成的快乐记忆相联系。那是他(她)今后不需要理由而爱你们、恋你们的基础之一:熟悉的声音……

二,“说不”的教育

在稳固的依恋关系下,要对他有一个性格方面的培养。性格在心理学中属于个性部分,个性的问题都是终身的问题,后天性格在早年形成。

这是什么关系呢?在管理当中有一个话叫做恩威并施,3岁之前你照顾到位有恩于他,3岁之后是立威,这个威不是打他或者骂他,而是你板脸了他就知道这个事不能做了。在三岁上下对孩子说不,此时他大不了给你打滚,你不要12岁之后再说,那个时候再说他就直接离家出走了。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在3岁之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他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所以哭声是一种信号,我们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他……

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而是一种意向表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这时就要有意地对他进行“说不”的教育。

父母的养育之爱要有知性,不要给孩子一种误读的可能。

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这种“较量”最早越好。

幼小时的耳闻目睹决定人的观念

决定一个人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其判断与选择的关键却在于人的观念。

观念,观到的同时形成的念。观就是眼耳鼻舌知觉到的,念就是一个结合的想法。现在有很多高智商的人犯罪,他们不是没有知识,可为什么还犯罪呢?这些人缺的是观念。观念和知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是体系,观念是随事而就的

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你的孩子就在复制抚养的观念与性格,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亲,然后就是父亲。一般而言,人的长相大多取自遗传,但人的性格和人的观念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谈举止。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有问题百分百是家长有问题。

所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所有的父母要好好修养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家庭中尽显父母的善良与榜样,在谈吐中表现文雅与谨慎,在处理各种意外事务时有理有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6岁前,你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