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阳岔河上

序言

  岁月是一部可以任意调节焦距的照相机,摁下快门,把记忆封存。在故乡有许多事可以忽略,但是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却让我时时想起。白驹过隙,美丽的芳华,青春的祭祀,我们那代人的挽歌,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情节。

no1

 最愿意和父亲下象棋的“大肚皮”是从关里家闯关东来的盲流,在阳岔林场当检尺员。体重能有200多斤,从我记事起就没记得他干过活,成天挺着大肚子,喝茶、聊天,也许这就是他外号的由来。而他老婆却和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痩的像个“芦柴棒 ”,经常到我家的石磨上推玉米,家里的一些零活也是她张罗着。他们有一男一女,女的叫小芸,长得端庄丽质,笑起来像花一样美丽。男孩叫小杰,清瘦腼腆,性格有点像女孩,说起话来有些扭捏。后来,他们全家又像候鸟一样迁徙回了老家,女儿在公司上班,儿子自己开了个理发店。

no2

 邻居“祥林嫂”是的热心肠,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总是跑前跑后的帮忙。她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恋,别人家孩子永远没有她家的好。大儿子李龙,自幼体弱多病,为人懦弱,做什么事不敢出头,总躲在别人的后面,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二儿子李虎,是全家人的骄傲,做事果断,睿智,学习也是班级顶呱呱的优等生。她的丈夫“李二愣子”却是个小心眼,愿贪个小便宜。在利益面前他总是一半糊涂,一半清醒,那个糊涂原理被他玩的得心应手。

on3

 隔壁老辛家的故事多,他家有四个姑娘和二个儿子。姑娘长大了,都一个个出嫁了,老两口带着儿子过活。大儿子是个半语子,但是见到谁都是自来熟,能搭上话。闲着没有事的时候,他最愿意走东家逛西家,和别人唠家常,起初的两三句还挺正常,唠着唠着就下道了。老周家二小子小勇可是个人物,读过大学,在北京和天津的大公司干过。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年总有一阶段在家趴窝。有人在背后议论他:“小钱不愿意出力,大钱又挣不来,是个二溜子,败家子”。正像人们说的那样,他的候鸟生活还过得挺滋润的,每次回家都是两手空空,等到父母给他划拉几个钱的时候,他就会重新启程,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潇洒的过上几天好日子。

no4

 屯子里的宋瘸子可是个能人,他的双腿是从小玩溜冰跌坏的,一辈子没有娶老婆,是个光棍,拄双拐。为了生存,他学会了给别人掌鞋,挣几个钱度日。后来他又学会了为邻里做衣服,兼职做了裁缝。过年的时候,妈妈就在集市上割一块布料,送到宋叔叔的裁缝铺给我们做衣服。每次去拿过年新衣服,都是我最高兴的时候,他亲自指导我们穿上新衣服,看看是否合身。那时候做的基本都是中山装,他还会在领口给我们扎上一道水波纹,哄小孩高兴。宋师傅笑起来很甜,每次看到他的作品,穿在别人身上,即美观又大方,总是有点小得意与满足感。

no5

 围子上头有个姓袁的老汉,我叫大姥,在生产队的时候是车老板,大鞭子一甩,别提多威风了,人们都叫他车豁子。他的老婆是一个死了丈夫的二婚女人,嫁给他的时候带了四个姑娘,人们叫带肚子。可他并不在意,还自嘲地说:“没出一点力,就白捡了四个姑娘,赚了”。她的老婆嫁给他之后,又给他生了一儿一女,也算他没白忙活一场。男的叫小利子,从小就不愿意读书,愿意种地,饲养牲畜,可以说是子承父业,做了个老老实实的庄稼人。女儿乳名叫小姑娘,没考上学,嫁给了当地的农户唐老四为妻,在村子里开了个卖店,卖烟酒糖茶,为邻居服务。那个时候,农村的人没事总愿嚼舌头,传瞎话,芝麻大的事能说的像头牛。而这个小店就是个流言的集散地,瞎话传多了,难免就要冤有头,债有主,碰到一起打架骂仗,出了不少笑话。

no6

 老岭街下头,有一户人家,姓李。老两口领着三个儿子生活。三个小伙子,一个比一个帅气,一个比一个有才。在生产队里,老头李得盛是个放羊的,大家都叫他羊官。穿着羊皮袄,甩着小鞭子,边走还边哼着小曲,有空还会给村子编一段顺口溜,过的逍遥自在。而老伴是村小学的老师,家里藏了不少书,他们家可以说是村子里书香门第,三个儿子读书成绩好,知书达礼。受老两口的影响会拉二胡,会唱京剧。老大李伟,早些年就考上中专,留在了外地工作。老二李忠,为人忠厚老实,练了一手好字,在村子里当了民办老师。三儿子李敏从小就聪明伶俐,爱专营,到乡里的企业当了经理,他有个理念:“蝇头小利就是生意,做买卖要讲究诚信”。

no7

 村子里的赤脚医生叫张凯,给乡亲们治病可是有两下子。他的老婆性蔡,给丈夫伺候的服服帖帖的,叫这个乡村的土郎中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她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大概是姓蔡的缘故吧,人们都叫他“菜包子。”张凯愿看医书,好专研,懂得一些中医的方子,同时又喜欢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偏方,是远近闻名的大夫。大包干之后,村里的卫生所个人承包,他没有竞争过另一个医生李洪举而下岗。一气之下,他在阳岔村租了两间房子单干,却挣了不少钱,后来又被集安市的私人诊所雇去当坐诊大夫,每个月不仅有固定的工资,还有分红,真是老中医,越老越值钱。

no8

 我们家后面有个姓江的,是生产队从外地雇的人参把头。至今我还记得他来到我们村子的情景。三辆大马车,拉着他的三个姑娘,老伴和全部家当。全村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欢迎姜技术员的到来,可谓是当时村子里的最高礼遇了。江技术员平时有个口头语:“这个事这么办值了,够本了”,所以村子里的人都叫他“江够本”。他有三个水灵灵的姑娘,一个比一个漂亮,是村子里小伙子追逐的对象。那个时代村子里喜欢野场演电影,孩子们愿意玩过家家。小青年没事就搞对象,今天你和我,明天黄了,再你跟他,有许多女孩朝三暮四,站着这山看着那山高,玩猫腻。

no9

 那些年,村里的人愚昧,有了病不看医生,却去找“乡村巫师”跳大神。小的时候,村子里有个男巫师,姓宗。他有个儿子叫宗放亮,是她妈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生的,很小就死了母亲。当时跳大神也是一个自发的小团体,组织严密,除了大神之外,还有好几个二大神。其实对于宗老汉这也是个吃饭的营生,或许在那个缺医少药的时代,找巫师驱邪除魔,也是人们心里的一种安慰。为了跳一次大神,人们不得不把平时省下来不舍得吃的鸡蛋,细粮,不舍得花的粮票,布票拱手送给他们。甚至有的人得了急病,不去医院,找大神,因此耽误了最佳治疗机会而送了命。放亮从小就总逃学,不学无术,不愿意劳动。后来离开村子到外面闯荡,娶了个寡妇过日子。他爱酒如命,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后来给别人看参园子,不小心起了火,一命呜呼。

no10

 杨萍雨,是村子里去黑的先生,平时喜欢看大书,自家祖传了一些治病的小偏方,为乡里乡亲治过一些小病。他家有个铁药碾子,经常借给别人用。杨先生最愿意给别人起名,说名字里暗藏着许多玄机。她家的二小子,从小就多病,有疯癫的毛病。有一年,他给这个病秧子小子改名十几次,什么杨文飞、杨文虎、杨文寿,杨文梁……但是他改名的做法并没有保佑他的儿子长命百岁,疾病夺去儿子的生命。杨先生还自学风水术,给别人家采坟地。他对风水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什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坟门打在哪个山尖上,坟前的河流是什么样的流向最好。他也最愿意捣鼓自己家的坟,二儿子的坟地他就挪动了好几次。

no11

  我们屯子的附近有个国营林场,里面的职工有不少是早些年在社会上的小混混。其中有个叫大老刘的是个滚刀肉,说起话来扎扎呼呼的,从来就不会跟别人小声商量着说话,总摆着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他的老婆人们都叫她老刘婆子,更是个油盐不进的货,最喜欢骂大街。他的儿子溜溜被她们给宠坏了,左邻右舍都不敢管,以至于后来又抽烟,又喝酒,打爹骂娘,整天没有个人样。如今到了不惑的年龄,还没有取上老婆。他们还有个女儿叫刘菲,长的五大三粗,说起话来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嫁给了人家做老婆,也是三天两头耍泼妇,给丈夫的脸挠的左一块紫,右一块青。

no12

  那些年,小队的队长可是当地的土皇帝,我们一队的队长叫王小样,右脚有点癫,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他能写能算,为人机灵,善于奉承。作为这个屯子的最高司令官,他在极力维护着自己的权威,善于用计化解一次次危机。每次开会的时候,他都叫他大嗓门的儿子到大街小巷上去喊一通,“开会了”。其实会上要进行的一切议程都是预先商量好的,对一些关键的人物也提前做了公关。记得有一次,队里分耕牛,其中最好的牛大家伙都志在必得。当时分东西,为了做到公平起见,要实行抓阄的方式获得。这个王会计会做阄,把那头最好的牛的阄留在手丫里,做了个记号,叫他儿子抓,如愿以偿的获得了那头牛。当时他还笑着说:“这就是天意,谁抓到归谁”。除此之外,他还把生产队里最好的地通过不同的方式捣鼓到自己的名下。有什么样的老公公就有什么样的儿媳妇。他的儿媳妇是袁老汉的跟脚姑娘叫李海蕉,自从嫁到老王家,就一直和老公公抢当家权。东北过年包年夜饭饺子喜欢夹一些硬币,谁吃到了,来年就能挣大钱。这个儿媳妇在包饺子和煮饺子的时候做了记号,把有钱的饺子大多数捡到自己的碗里。结果她左一个,右一个的吃到有钱的,给别人一个能发财,能当家的信号。而其他人都基本吃不出来,弄得全家哭笑不得。后来王瘸子死了,她可真正当了家,可是没了老当家人的运筹帷幄,家里的一切都改变了模样,算是家境败落了。

no13

  吴道元是阳岔村的铁匠,他在村口盖了个铁匠铺,生火为老百姓打马掌和牛掌。吴铁匠嗜酒如命。平常酒瓶子不离开手,走座着喝。喝醉了酒他喜欢打老婆,他对别人说:“呸,打老婆,那么硬的铁都在我的手里服服帖帖的,何况那个糟老婆子,看我不打烂她的屁股,叫她还有口气。”吴铁匠有几个铁哥们,他们是会给牲畜治病的兽医海南王,会做木匠活的齐胡来,大队部会计钱有势。闲暇时间,他们就聚集在一起玩三打一,输了钱都填大坑,用来下饭店。由于吴铁匠这样喝酒,得了轻微的脑血栓,说话不溜到,行动不方便,可是他还没有改变酗酒的毛病。儿子吴亮受他的影响也染上了这个毛病,年青青的,有时喝大了,就尿裤子。

no14

  村子有个兽医,大家都称他“海南王”,    他曾经是个大学漏。那年,他老婆赵多鹤得了治不好的疾病,撒手人寰,给她留下了年龄较小三个姑娘。他即当爹又当妈,把这三和孩子养大。这三个姑娘虽然长的不够漂亮,但是一个比一个学习好。尤其是二姑娘王燕特别有出息,在集安一中也经常是级部的第一名。高考考上了北京农业大学,毕业被美国的一家公司聘请,移居海外。每年都给他寄回来不少美元。海南王想要个儿子传宗接代的观念在他的心里一直根深蒂固,导致他四十几岁还娶了岭前老范的姑娘为妻。婚后老婆给他真的生了个大胖小子。可是正好赶上计划生育紧,他已经有了三个女儿,是不允许再生孩子的。乡里非要罚款六万。所以村里的人都把这个孩子叫作“小六万”。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老六万”。

结束语

  俗话说的好:“小鸡不尿尿,各走各的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生活在一个地域的不同人群,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照明的特点。在我们那个村子里的那个时代,他们都是小人物,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缺点,人无完人,正是这些千差万别的角色构成了我们丰富带彩的生活。为后代子孙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张家长,李家短,一个家族的沉浮,几起几落,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太阳不会永远照在你家门上。最后还想告诉老铁一句话:“张三李四你别牛,王二麻子你别愁,时光会轮转的,福祸会对换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太阳照在阳岔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