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开了挂般乐此不疲沉迷于工作?

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干法》,我觉得非常牛,对我自身的影响特别深刻。

在《创世纪》中,上帝给我们每个人下了一个命令:努力工作,提高效率。

所以,在工作中修行,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

但如何让自己乐此不疲并且高质量的热爱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来实现自身价值感最大化呢?

接下来从7个方面具体给你解决方案。

第一、热爱是工作的解药;

第二、对工作要有正确的认知;

第三、如何乐此不疲沉迷投入于工作?;

第四、制定“高目标”来反扑不断付出与行动;

第五、惜时,用“复利思维”持续做复利的事情;

第六、注重细节,结果导向;

第七、创新思维:敢于和别人不一样;

1

热爱是人生的解药,工作也是

如今,很多年轻人啥事都可以好好跟你谈,但就是一提到工作就反感,其实这属于非常正常的现象。

为啥?

因为很多人不喜欢工作或者说终其一生少有成就都是源于做的都不是自己内心热爱的工作。

而要找到自己的热爱,那跟你的爱好和擅长做的事情,以及你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

你有没有在哪件事上愿意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有时甚至可以沉迷其中忘记吃饭或者时间。

如果有,恭喜你,我给你说啊,你绝对赚大了。

为什么呢?因为呀,有80%的人一辈子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热爱是啥。

稻盛和夫就是告诉你:想要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的前提就是你要热爱你的工作,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事情。

如果你不热爱的东西,你会分分钟泄下气来,想逃避,想退出。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出改变,拥抱热爱。

如果你热爱,那就要乐此不疲做到极致,全身心投入,才会有高价值产出的同时,你自身的价值感也会提升。

因为在自身价值感不断刺激的情况下,你会更加热爱和投入,此时也就进入一个正向循环反馈系统,你会找到人生和工作的解药。

而转变心态,找到热爱,从不喜欢到喜欢、热爱乃至于痴迷自身工作,也是稻盛和夫最重要的人生经验。

就像有一本书写:巴菲特跳着踢踏舞去上班。源于巴菲特对他的工作非常热爱和专注,所以工作对他来说就像跳踢踏舞一样快乐。

2

对工作有个正确的认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是为了养家糊口吗?是为了赚钱吗?等....

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我们想通过工作在实现自我价值感的过程中,体验生命、重铸灵魂、磨练心志、塑造人格,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及寻找人生意义。

所以,要对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你才能通过认真工作实现逆袭,拥有幸福的人生。

其中书中给出三个答案,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1、理解工作的意义,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2、日复一日勤奋的工作,可以起到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了不起作用;

3、对今天做过的事,老老实实地进行反省,发誓从明天起认真改进。

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有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说: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

这种语言,一定出自,只有不断努力,拥有匠人工作精神的人之口。

在这次疫情中,所有抗议医疗工作者他们的工作意义又是什么?他们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打针开药方,不仅在于提高医术,更在于磨练他们的心智,塑造他们的灵魂,将患者从痛苦和病魔手中拯救出来。

也是源于他们对于自身工作的热爱,不断付出与投入,才创造了奇迹,缓解了疫情。

我的人生中曾遭遇过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恰如奥赛罗棋盘上的黑棋一下子返归白棋一样,困难和挫折后来都变成了成功的基础。

虽然大学学的专业没有那么热爱,也曾给我无数的失望和焦虑。

现在恢复起来,我感觉到当初认为痛苦的事情,后来全都给我带来好的结果。要每天反省自己。

在人生中提升心志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间并不简单。

所以每天我都会在读书、思考、输出的过程中来反省自己,每天写复盘并发布知识星球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即使有一天当我失忆了,只要复盘还在,我就能通过复盘,再次回到我人生的巅峰时刻。

磨炼灵魂就会产生利他心。

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磨炼灵魂,铸就美好心灵,你就会自然想去做好事,为他人与社会着想,并且会持续行动,最终你的命运也会翻盘。

3

如何乐此不疲沉迷投入于工作?

第一点,一定定要改变心态。

这一点非常重要,从古至今那些像牛顿、达尔文、巴菲特等牛人,为什么他们能在自己漫长的人生中能够专心致志专注自己的工作呢?

原因在于他们不仅付出了努力,而且还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只要改变“心态”,你就不会感到工作就像套在你脖子上的枷锁,反而自我价值感也会立马飙升。

就像写作,如果我没有好的心态,总想着自己写的特烂,没人看,就干脆甩开笔杆子不写了吗?

如果是这样,那估计写一辈子也不会有啥提升和价值。

因为写作是个慢热型的工作,你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对吧。

所以,能力决定你能不能干,而心态决定你干多久。

第二点:在努力工作中有所反馈。

做一件事,刚开始可能会很难,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你突然受老板赞美和指导,给你反馈,升职加薪,那你是不是感觉很爽,你就还会继续投入工作。

就像写作一样,有时你的文章得到读者喜欢,影响别人的同时你也在成长,给你打赏,评论,转发,你是不是感觉自己努力很值得。

所以你会痴迷于这其中,从而爱上它,并且越做越好。

第三点:成为“自燃型”的人。

我们一定要逼自己成为一个“自我驱动”的人,并且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

作者提到,人可以分为3种: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可燃型”的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够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而这三种人,自然也会过着三种不同的生活,毋庸置疑,这是肯定的。

所以,只有拥有强大的自我内驱力,你才能改变自己。

如果你连自己都改变不了,那还每天打鸡血说,要改变别人,那就是扯淡。

只有先让自己燃烧起来,才能点燃别人,进而去影响别人。

4

制定“高目标”来反扑自己不断付出与行动

作者提到一句话我非常喜欢:人本来就具备使梦想成真的巨大潜力。

不管你经历了什么,现在是啥状态?是否贫穷或者富有,你都有很大潜力得到转变,逆袭你的人生。

如果你没有做到,说明你缺少为自己制定“高目标”来反扑自己不断行动与付出。

如果你不去想,不去思考,还吊儿郎当,那就什么也实现不了。

前期阿里巴巴也不是一开始就瞄准做互联网,而是在不断地实现“中国黄页”、“淘宝”、“电商”等设立的这些高目标或者里程碑过程中,走到了今天。

写作也是一样的,在不断制定目标,刚开始不能写长文,那就一天先写200字,等突破了200字的高目标,在慢慢往上加字数,不断训练,在实现高目标过程中,写长文那对你来说就不是难事了。

所以,在写作时,我有很强烈的欲望,我要为别人提供价值,我一定要写好,我会越写越好,正是这种强烈欲望的刺激下,我才能持续行动与付出。

当你全力以赴,竭尽所能去完成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为你开路。

不要把一件事想得太难,也不要把一件事看的太轻,唯有持续行动会给你正确答案。

每天把“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句话说10遍,扪心自问下:我今天努力工作了吗?竭尽全力了吗?

而每天坚持认真地,不遗余力地工作,应该是我们做人最基本的,必要的条件。

5

惜时,用“复利思维”持续做复利的事情

书中提到:所谓人生,归根结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

而这种将努力变为“持续的力量”,就能让你这个“平凡的人”变为“非凡的人”,你就会具有强大的力量。

从古至今,所有顶级优秀的人才,专家,科学家,名人,毫无例外,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持续的力量,也正是常年累积,持续努力,造就了非凡。

不过蛮可惜的,大多数人在这个过程中就选择放弃,而最终坚持下来的人,自然会不平凡。

每一秒钟的积累成为了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了一周,每一周的积累成为了一月,每一月的积累成为了一年,每一年的积累成为了一生。

你要知道啊,长城之所以是一大奇迹,是因为它是前辈们用一砖一瓦,持续慢慢堆砌而成。

就拿此次疫情来说,网上有句话:你怎样对待疫情,你就怎样对待你的一生。

是啊,疫情期间,医疗工作者们在与时间赛跑;患者在于病魔抗争;有的人在为疫情做贡献;有些人利用疫情呆在家里学习,提升自己;还有的人利用疫情吃喝玩乐,追剧,打游戏,更有人在疫情期间选择读书,写作、上网课、投资自己。

所以,你如何对待时间,选择什么方式,做什么事,也会造就不同的结果。

正如托马斯·爱迪生所言:成功的“天分”所占比例不过只有1%,剩下的99%都是勤奋和汗水。

今天的自己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大白话讲就是今天的最低标准是昨天的最高标准,不断优化自己,每天复盘,反省。

可能我已经习惯了,每天都会把自己今天的复盘、读书、学习的思考写进知识星球。

所以,惜时,不断细化你的时间“颗粒度”,用“复利思维”持续做复利的事情,最终,你活该过上“复利的人生”。

把握当下,过好当下每一天,用未来的要求,要求现在的自己,你就在接近成功的边缘徘徊。

把你认为“做不到”的变成“我能做到”。

谁能想到,以前作文水平不达标,讨厌写作的我,现在反而热爱写作,把读书、写作、思考视为我的生命。

你想,就有一万种方法帮你实现,如果你不想,那就是神仙下凡也难救嘞。

一个道理,老板托付你一件事,你说:保证一定完成任务。那你就会想法设法把这件事给办的漂漂亮亮。

你说:我完成不了。那你也会找各种理由给自己证明你做不到。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不管人生还是工作当中一定会有大大小小的烦恼,不断地影响着你时间的转移和分配。

出现失败,遇到任何困难,你都要感谢,因为它会让你更强大。

凡是让你舒服的东西,不会让你成长;只有适当的痛苦和烦恼,拥有危机意识,你才能时刻保持清醒,不断前进。

6

注重细节,结果导向

说到细节,它贯穿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就拿写作来说,其实是需要很大耐心和注重细节的能力,同样一篇文章,可能让别人修改一下标题,排版,错别字、内容整改,内容布局等,这些细节后,就可能造就一篇疯传的爆文。

刚开始写作时,我有时也不注意细节,有可能存在错别字,语句不通、思维混乱等问题,所以慢慢养成写作这个习惯后,我也会自然而然去关注细节,你的文章也会变得非常优质。

这就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俗话说嘛,好文章都是改出来,而不是写出来的,哈哈。

有时,你文章的一个细节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或者观念,让对方想来认识你。

工作中也一样,注重细节的人,在工作中不会常犯一个同样反复的错误,相反,工作中不注重细节,也是非常致命的。

就像女人刺绣一样,好的图案都是一针一线地在细节动作中秀出来的。

保持一定的敏锐度和洞察力。

如今,我们处在信息焦虑的时代,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你要有自己做判断的敏锐度,和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洞察力,一眼就能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

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对信息的筛选和判断能力,知道啥是垃圾信息,啥是有效信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些对你和他人自身有价值?等等。

所以,你要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让自己拥有洞察本质的能力。

那你就非常NB了。

因为这会让你避免很多社会上的“坑”,帮你持续做正确的事情,做正确的决策。

7

创新思维:敢于和别人不一样

得过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的美国著名记者戴维·哈尔伯斯坦曾引用作者的话说:我们接着要做的事,又是人们认为我们肯定做不成的事。

作者回顾自己至今走过的人生说:凡是人们都熟知的“走习惯的路”,我从未涉足过。昨天走过的路,今天再走一遍,或者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路,这与我的天性不合。我总是选择别人没走过的新路,一直走到今天。

听到这样的话,我不禁感慨,是啊,如果我们祈求做着和别人一样的事,那么,凭什么你过上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呢?

那你觉得这是不是很可笑呢。

就像,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天,每位毕业生都共有的是一张纸质学历证书,那除了这张纸质学历证书外,你还能拿出来什么你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呢?

就像如今很多人想做知识付费,于是不动一点头脑,没有一丝创新,照猫画虎做知识付费课程,结果做好了后,发现要卖掉一个知识付费简直比登天很难。

要知道,未来一定面向的是创新,创新是一切生存的基石,当然工作也一样,工作中没有创新,你就会分分钟被别人替代或者秒杀。

不要觉得这些离你非常遥远,真的,很残酷。

创业也是一个道理,离不开创新。

所以,敢于和别人不一样,你才能活的不一样。

作者提到一句话非常经典: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动脑筋进行改良。能这样做的人和缺乏这种精神的人,假以时日,两者之间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所以,保持你的“好奇心”,敢于拥抱“新事物”,接触比你强的人,不断地挑战自己吧。

聪明的人不一定聪明,外行的人不一定笨拙。

我大学专业学的机械,怎么喜欢上写作,读书、思考、创业这些玩意,很多人可能不解。

虽然,在写作,创业上我是外行,但是不要忘了,外行可以“自由发想”。

作者提到这么一句话,很受感触,他说:成就事业的,是那些不被任何成见束缚、冒险心强的“外行”,而不是在该领域经验丰富、具备许多常识、积累了许多经验的专家。

而这句话在马云等大佬身上就印证了,马云是位教师,怎么一下子创造了互联网界的神话呢?

因为这个社会发展速度太快,没有创新的工作会让你麻木;缺少创新的创业,就是在裸奔;没有创新思维,在未来就很难活下来。

如今我的公众号也开始走向创新,如今,这个时代,当很多自媒体都开始往你大脑里塞信息的时候,我决定做点不一样的。

这个时代,我想请问一下,谁缺信息?

答案是:不缺。

因为你真正需要的不是所谓的“信息”,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后呢,我想用贯穿稻盛和夫工作观和人生观的一个方程式结束今天的分享,那就是: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就像书中作者谈到:只要拼命努力就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要度过幸福的人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事业做到最大,就无论如何必须具备正确的、正面的“思维方式”。

最后,希望我们不断提升自己,不断结交牛人,改写原有的思维认知,过上幸福生活和拥有美好事业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像开了挂般乐此不疲沉迷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