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复杂对话——我的青椒学习之旅

也谈复杂对话——我的青椒学习之旅

又是一个忙碌而充实的四月,在这个四月里,我和成千上万名“青椒”们一起,利用CCTALk的平台走进一位位大师的课堂,学习、思考、交流、提升。在四月的所有课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高益民的课——《复杂对话与学生成长》。

说起这个话题我不由地想到了几年前,我参加一次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活动是遇到的一堂课。授课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还是一所小学的教导主任,据说教学成绩非常出色,使我对她的课充满了期待。但是实际情况却让我大跌眼镜。那节课北师大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一双手》。文本很简单,没有多少令人费解的语句,主题也比较鲜明,稍加引导一般学生不难理解。从教学设计来看,这是第二课时,重点是对那一双手特点和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导入新课之后,简单复习了一下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老师就开始了叫人瞠目结舌的“表演”。

一个个问题像连珠炮式的向学生发射过来。我一一记录了她所提出47个问题。在评课的时候,我帮她算了一笔账,一节课四十分钟,除去导入、课前检测的三分钟和教后检测的六分钟,实际授课时间是三十一分钟,四十七个问题分解在这三十一分钟里面,平均下来每个问题的时间只有四十秒左右。学生的思考时间在哪里?交流的时间在哪里?没有思考和交流的语文课的意义在哪里?从课堂来看,表面上学生反应很活跃,回答问题很积极,师生配合得很默契,貌似一堂好课,但是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是不是、有没有、对不对”一类的问句,或者就是更加简单的“.......是吗”。这些问题几乎是在老师话音刚落,全体学生就脱口而出,毫无疑问,学生的思维在这里没有任何的发展。当时,这位教师似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一时间张口结舌。

应该说老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把所有需要学生知道的知识点、考点都变成这些几乎不用学生思考的“问题”,交由学生简单判断。这样做也许便于学生掌握、背记,进而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但是这样把文本“肢解”的做法未免过于残忍,会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就是背背记记,会失去语文教育的基本价值,语文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最多只能实现一个,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根本无法落实。或许,这位老师的教学成绩优秀就来自这第一个目标的严格落实,但这绝对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我一直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鲜活的、生动的,充满了哲思、情感、才华的交流与碰撞的。课堂上应该以一两个主问题为脉络,由师生一起体味、研究、交流,引起争鸣或者共鸣,最终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者激发下,发现、感悟到语文的美感和魅力,用属于自己的语言并用自己的方式把他们表达出来,和大家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倾听、融合,吐故纳新,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在二十多年的课堂经历中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路子,尽管有时教学成绩不像有的教师“显赫”,但也始终占据着一个比较好的位置,最让我觉得满意的是:每年都会有一些学生在我这里得到改变,改变了他们对文字的感觉、对语文的态度,甚至对情感、人生、世界、宇宙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想,在将来的教育之路上,我还会一直这样走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谈复杂对话——我的青椒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