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12月05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360课/总第1068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文中子曰:
“闻谤而怒者,谗之由也;
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
绝由去媒,谗佞远矣。”
译文:
文中子说:
“听闻毁谤就怒不可遏,这是谗言产生的缘由;
得到赞誉便喜出望外,这是谄佞近身的媒介。
去除这些缘由和媒介,则谗言和谄佞自会消失。”
感受:
喜怒哀乐爱恶欲
七情笨笨
闻谤而怒,主人出走
见誉而喜,引贼入内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二一附曰:
闻谤而怒,见誉而喜,
谗由佞媒。
绝由去媒,谗佞以远。
忿懥恐惧,好乐忧患,
七情六欲,外贼作主。
心内立住,一切坦然,
衣食住行,风花雪月!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12月04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359课/总第1067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魏徵问君子之辩。
子曰:“君子奚辩?而有时乎为辩,不得已也,其犹兵乎?”
董常闻之曰:“君子有不言之辩,不杀之兵,亦时乎?”
子曰:“诚哉!不知时,无以为君子。”
译文:
魏徵问君子论辨之道。
文中子说:“君子为何要论辩?即便有时与人论辩,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应该就像圣人用兵吧?”
董常听闻说:“君子有不依靠言说的论辩,有不通过杀戮的征伐,应该是懂得顺应时势吧?”
文中子说:“确实如此!不知时势,无法成为君子。”
感受:
君子之辩,辩于中道!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二一附曰:
君子奚辩?
时乎为辩,不得已也,其犹兵乎?
不言之辩,不杀之兵,亦时乎?
不知时,无以为君子。
君子不器
素位初心
以应天地顺民情
行之以为圣贤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12月03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358课/总第1066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张玄素问礼。
子曰:“直尔心,俨尔形,动思恭,静思正。”
问道。
子曰:“礼得而道存矣。”
玄素出,
子曰:“有心乎礼也。夫礼有窃之而成名者,况躬亲哉!”
译文:
张玄素问什么是礼。
文中子说:
“使内心正直,容貌庄重。
动时恭敬,静处心正。”
问什么是道。
文中子说:
“掌握了礼的精髓则道的要义也便蕴藏其中。”
张玄素离开后,
文中子说:
“他实有心于礼。
对于礼,有假外饰而行之尚得以成名的,何况他躬亲践行,等当有所成就!”
感受:
“豊”是“礼”的本字,
字形:上面是两串贵重的玉+下面是有脚架的鼓。
变形:与“豐”(丰)字形相似,于是加“示”(祭桌)旁作“禮”。
本义:通过鼓乐献玉的隆重仪式,向神灵表示虔敬以致福。
引申:为表达敬意而隆重举行的献礼仪式。
礼者,象也,道者,形也。
心直形庄,动恭静正
象得而形凝
礼得而道存
二一附曰:
直心俨形,
动恭静正,
礼得道存。
有心乎礼,躬亲自名!
只言片语,以会其径!
身心躬行,以会其情!
家国天下,以成其功!
生生不息,以成其德!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12月02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357课/总第1065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曰:
“《周礼》其敌于天命乎?
《春秋》,抗王而尊鲁,其以周之所存乎?
《元经》抗帝而尊中国,其以天命之所归乎?”
译文:
文中子说:
“《周礼》,周公典礼与天命齐其久长,故与天命相配;
《春秋》,彰明周王正朔而书于《鲁史》者,因鲁国保存了周王朝的典章制度;
《元经》,彰明帝号且以得中国者为正朔,因此天命归中国。”
感受:
《春秋》褒贬之义,
之于东西二周,义在“尊王政”。
《元经》权变之法,
之于南北两朝,义在“明中国”。
二一附曰:
《周礼》天命!
抗王尊鲁,周之所存!
《元经》抗帝
中国为尊,天命所归!
秉得天地之命
秉承以为誌识
传承天地大道
天地仁间同齐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12月01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356课/总第1064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居家,不暂舍《周礼》。
门人问子。
子曰:“先师以王道极是也,如有用我,则执此以往。
通也宗周之介子,敢忘其礼乎?”
译文:
文中子居于家中,手不释《周礼》。
门生问文中子为何。
文中子说:
“先师孔子认为王道尽在于此,如果重用我,我将携《周礼》前往。
我是传承周朝王道的小辈,怎敢忘记周朝的礼仪制度?”
感受:
斯文在兹: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征召不至,
隐居乡野,
孜孜传圣道,
孜孜行周礼。
二一附曰:
先师《周礼》。
王道之极!
执此往用。
宗周介子,
敢忘其礼?
人生为一大事而来
得其大旨
以为誌为识
《周礼》者
会通天地之一标识也
善会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11月30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355课/总第1063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御河之役,子闻之曰:“人力尽矣。”
译文:
隋炀帝征伐百姓开凿运河,文中子听闻后说:“民力耗尽了!”
感受:
隋朝统一之后,经过隋文帝的休养生息,国家经济开始逐渐恢复。
至隋炀帝时为了征伐高丽,开始征调河北郡县的民夫一百万开凿永济渠。
永济渠的河道利用了三国时曹操所开凿的白沟、平虏渠。
永济渠开通后,与东西向汴渠、南北向的淮扬运河、江南运河形成了贯通中国的水运干线网络。
由南方的杭州直接可以乘船到达北方的涿郡。
而都城长安则有渭水和黄河水道与洛阳相通。
隋朝大业七年,隋炀帝从扬州乘龙舟到涿郡,一共走了五十五天。
第二年从涿郡出兵至辽东,开始征讨高丽。
这场战争,隋炀帝让所有粮草和士兵都由永济渠转运,前后运输士兵达一百多万,民夫两百万。
船舶首尾相连竟然达上千里。这一次是空前的水路运输。
进攻高句丽的战争,先后动用人力数百万,征调财物无数,大量士兵、民夫死于战场和劳役,由于农村中极度缺乏劳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难以生活下去,引发了大规模隋末农民起义。
二一附曰:
御河之役,人力尽矣。
见微知著,天下尽矣!
炀帝霸王之才
难会圣人之道
夫万教万法
唯生生为务
遂于扬州身死国灭
叹叹叹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11月29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354课/总第1062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董常曰:“执小义妨大权,《春秋》《元经》之所罪与?”
子曰:“斯谓皇之不极。”
译文:
董常说:
“执着于一隅之义而妨碍全局之权,这应该是《春秋》和《元经》所批判的吧?”
文中子说:
“这就叫作 皇而不极。”
感受:
皇,大,高高山顶立,道心惟一,明体内圣
极,中,深深海底行,人心惟精,达用外王
天,天理,全局之权
人,情理,权中时变
地,道理,一隅之义
二一附曰:
执小义,妨大权,……皇之不极。
且在此处
检点八千年来
中华筚路蓝缕来时路
明得生生不息大德心何在!!!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11月28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353课/总第1061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文中子曰:
“《春秋》,一国之书也。其以天下有国,而王室不尊乎?
故约诸侯以尊王政,以明天命之未改,此《春秋》之事也。
《元经》,天下之书也。其以无定国而帝位不明乎?
征天命以正帝位,以明神器之有归,此《元经》之事也。”
译文:
文中子说:
“《春秋》是一方诸侯的史书,其编纂是出于诸侯并起,王室衰微的原因?
因此约束诸侯以尊王道,以此表明天命并未改变,这是《春秋》要义。
《元经》是天下四方的史书,其编纂是出于世道动荡,帝道不明的原因?
因此征引天命以匡正帝道,以此表明帝位已有归属,这是《元经》要义。
感受:
《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二一附曰:
鲁史《春秋》,一国之书。
天下有国,王室不尊!
故约诸侯,以尊王政,
天命未改,《春秋》以明。
师著《元经》,天下之书。
其无定国,帝位不明!
文征天命,以正帝位;
事以明神,器之有归!
《元经》之事,意在此间!!!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11月27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352课/总第1060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文中子曰:
“《元经》有常也:所正以道,于是乎见义。
《元经》有变也:所行有适,于是乎见权。
权义举而皇极立矣。”
董常曰:“夫子《六经》,皇极之能事毕矣。”
译文:
文中子说:
“《元经》有恒常之理,匡正天下遵以正道,因而呈现为义。
《元经》有变化之道,推行政教恰到好处,因而呈现为权。
权与义皆彰明于世则圣王之制便得以建立。”
董常说:“先生《续六经》,详尽阐述了治理天下的准则。”
感受:
天,体,不易,中
人,相,简易,义
地,用,变易,权
二一附曰:
《元经》有常:所正以道,于是见义。
《元经》有变:所行有适,于是见权。
权义并举,皇极以立!!!
执经权变以生生
万古达道如之是!!!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11月26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351课/总第1059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裴嘉有婚会,薛方士预焉。
酒中而乐作,方士非之而出。
子闻之曰:“薛方士知礼矣,然犹在君子之后乎?”
译文:
裴嘉举办婚礼,薛方士前来参加。
酒宴中奏起音乐,薛方士予以批评后离去。
文中子听闻后说:
“薛方士虽知晓礼乐,然其行为有违中道,非君子所为,故不及君子之列。”
感受:
《礼记˙曾子问》
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
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
二一附曰:
知晓礼乐,
行违中道。
君子不为,
为非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