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原名高书平,是我们单位食堂的一位大师傅。为人性格开朗,热情好客,做事不拘细节,属豪放派。单位的人都习惯叫他老高或高师傅。
老高一米七几的大个子,长的确实有点儿着急,一头花白的短发,加上稍微有点儿“探肩”(驼背),更显得老成一些。小朋友初次见面打招呼,如不是大人提醒,一准的叫他爷爷。这样的尴尬也不是第一次了,老高早习以为常了。
别看老高整天大大咧咧的,有时也很有领导头脑。没有来局里做饭前,老高曾在一所高中食堂做饭,听说还是炊事班的班长。
刚当上炊事班班长时,老高干劲儿十足,一心想把炊事班带好。可炊事班的老李就是让老高最头疼的一个。老李平时就有爱喝两口儿的毛病,喝酒误事,而且迟到也是家常便饭,在炊事班里影响很不好,大家对老李的意见挺大的。
为此,老高也动了不少脑筋。一天,老高召集炊事班的人开会。会上,老高约法三章,要求大家必须按时上下班,不准迟到早退。不管是谁,如果迟到了,罚款20。罚的钱大家就买菜喝酒。
20块钱,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落在谁身上都会像跟割肉一样疼。大家心里也在犯嘀咕,这样的制度到底能不能执行。既然这么定了,大家还是小心行事为妙。
第二天,炊事班的人都早早的来到了单位,包括平时最爱迟到的老李。但大家发现,一向守规矩的老高却迟到了。
过了上班时间,只见老高姗姗来迟。老高走进食堂,大家都各自忙碌着。
“哎呀,今天我迟到了,认罚”,老高拍着脑门儿大声说。顺手从内衣兜里掏出20块钱,挥了挥,说:“这20块钱充公了。今天晚上咱们买菜喝酒。”
老李见状,笑嘻嘻的说:“班长既然这么说了,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吧。”晚上下班,炊事班拿着老高的罚款搓了一顿。老李喝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接下来的几天,炊事班里的人都能按时上下班。可好景不长,老李迟到的毛病就犯了。前有车后有辙,老李也只好交了罚款。一而再,再而三。老李实在受不了挨罚的痛苦,只得遵规守纪,按时上下班了。罚钱不是目的,老高看到了老李的进步。私底下,老高又拿自己的钱偷偷地给老李补了回去。这让老李颇受感动。到后来,人们才知道,老高的那次迟到是故意的。
老高就是劳碌命,满心思的想着就是多挣钱,以贴补家用。前几年,买了一辆烧汽油的老年代步车。闲暇时,跑起了“黑出租”。还别说,老高嘴甜,会说,能拉关系,自然活儿就比别人多。没多长时间,为了节约成本,又专门买了一辆二手的电动三轮儿。两辆车搭配着跑,长途开代步车,短途开电三轮儿。
吃饭时,老高常常跟大家谈论他跑出租的事。“兄弟,今天我又挣了多少多少,从哪上的车,几个人,又从哪下的,等等”,老高自豪的心情溢于言表。
跑出租的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也大了,活儿越来越难跑了。有时为了拉上活儿,老高也会动一动小心眼儿。
一次,新华广场有个年轻小伙儿准备打车去正定高铁站。见来活儿了,拉活儿的司机们饿虎扑食般地围了上去。
“走吗?去哪里?”司机们七嘴八舌的问。
“高铁站,多少钱?”年轻人问。
“上高铁站,少着也得30,都是这个价儿,上车吧。”年轻人有些心动,准备上车。
老高急忙拽住年轻人,说:“20,坐我的吧,就是车破了点儿。”
其他司机一听20,有些诧异,哪有这么低的价儿,连油钱也不够。
老高不管那些,先抢到活儿再说。年轻人转身坐上了老高的电动三轮儿。老高心里明白,20块钱肯定挣不了钱,怎么也得让年轻人再加点儿,哪怕5块钱,也行。
车开出了一段距离后,老高开始和年轻人搭讪,说:“小伙子,一会儿我回单位给你换成汽车吧,提高一下档次,怎么样?”其实,老高的电动车是跑不到高铁站的,只能换成跑长途专用的老年代步车。
年轻人哪里不知道老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高兴地说:“行。”
转弯,老高就来到单位,开上自己的老年代步车,继续出发。又行驶了一段距离,老高揣着明白装糊涂,问:“小伙子儿,几点的飞机啊?”
小伙子说:“我不坐飞机,是高铁,我要去的是高铁站。”
老高猛的一拍脑门儿,说:“哎呀,不是正定机场站啊?是高铁站呀!那20元有点少。你看这事闹的……”老高有点儿自责。
年轻人开始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说清楚。
老高接着说:“小伙子,你看我也这么大岁数了,也不容易。本想用电车拉你去,为了让你坐的舒服点儿,专门回单位给你换成了汽车。本想着去机场站,可现在又成了高铁站,远了十几里路。你看能不能再加点钱?”
年轻人心想,怎么也是坐上车了,再因为不加钱,把自己扔在半路,那就得不偿失了。再看看老高一头的白发,确实这么大年纪,跑个出租也不容易。更何况,电动车换成了小汽车,档次也不一样了。年轻人也算是机灵,说:“没事,师傅,给你加10块,行吗?”
老高笑着说:“行,只要加点儿就行。一看你这小伙子就是爽快人,记上我电话,咱们就是朋友了,下次坐车,直接打电话……”
说着,一脚油门下去,朝着高铁站飞驰……
说起老高做饭的手艺,给我的感觉就是粗放型的,做事很麻利,但总缺少那么一点儿细腻。
老高总是爱自讨没趣。大伙儿都在吃得尽兴之时,老高穿着油渍点点的白围腰,就会兴致冲冲地从操作间来到餐厅,来征求饭菜的意见。
“今天这饭怎么样?对福吧!菜的咸淡还行吗?”就这样,一个个的问。识趣的,就会应和着,说:“行,做的不错,挺好吃的。”
当然,有时也会有不同的声音。“老高,你是不是和卖盐的老娘们儿靠上了,炒的菜太咸了。”崔哥当着大伙儿的面喊道,逗得大伙儿一阵欢笑。你一言我一语,都开始调侃起老高来。
“你这小子,我算是拿你没办法……”老高有些下不了台,两手一摊,笑而无语,转身进了操作间。
既然有了一次下不了台,长个记性也行啊。可老高就是不长记性。又是在大家吃得尽兴的时候,开始征求意见了。他是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却又往往事与愿违。
“老高,菜里哪有肉啊,都是豆腐。你是不是又和卖豆腐老娘们儿靠上了。”崔哥一喊。并不热闹的餐厅,又调侃起来!老高用手使劲儿地挠着头,嘿嘿地说:“你这小子,我算拿你没办法!”两手一摊,悻悻而去……
老高做饭的手艺暂且放一边不说,但嘴很甜,每次都能把吃饭的人打发的高高兴兴。
一进食堂餐厅,老高就会热情主动的打招呼,“哎呀,兄弟,你可也来吃饭了,想死老哥了!”
“哈哈,老高,今天什么饭啊?”
“河捞(饸饹)一碗儿,一碗儿河捞(饸饹)”,接过打饭人的饭盆儿,三下五除二就是两大箸子。
“够了,够了,多了吃不了”,打饭的忙说。
“多吃点儿吧,听老哥的,今天这何老(饸饹)绝对好吃,你再看这卤,四喜卤”,说着,冒尖儿的一饭盆儿何老(饸饹),就递了出来。
老高不仅热情,还知道每个人的饭量,盛饭时,该多时多,该少时少,而且话还赶得上。
有一次,老高问打饭的:“今天是打卤面,你是吃热的还是过凉水的?”
“来热的吧!”打饭的说。
“好嘞,这是刚出锅的,没有过凉水。”说着,挑了两箸子,加了两勺卤,满满一碗递了过去。打饭的高兴的接过面,美滋滋的去吃了。
一会儿,又来一个打饭的。老高同样问:“是吃凉的还是热的?”
打饭的说:“来凉的吧,吃得痛快!”
老高笑着说:“没问题,这是过了凉水的,正好。”接着,又是两箸子下去,添上两勺卤,满满一碗递了出去。
殊不知,老高的操作台上就放着一个盛面的大盆,哪有凉热之分啊!
我们单位对过是两所学校。一所是小学,一所是中学,都是走读学校。单位同事为了接送孩子方便,也就让孩子在单位食堂吃了。老高对孩子们格外关心。孩子们放学迟,他就掐摸着时间做饭,尽可能的让每个孩子都能吃上一口热乎饭。哪个孩子没有来吃饭,就会主动联系家长,问个究竟,直至所有的孩子都吃好了,老高才会落门上锁。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高就好像是营盘一样,送走了一乏(茬)又一乏(茬)的孩子。老高常常炫耀说,吃他做饭的孩子们多的去了,有的考上大学,甚至已经大学毕业了呢,将来有一个当上大官的,我就有名了!
老高也有梦想,见了年轻人的就说:“你们还年轻,好好干,我就等着你们当局长呢,等当上了局长,嫑忘了我,千万别让我做饭了!”
话虽这样说,可老高还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乐此不疲的奔波着……